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劳动是重复劳动,把教学中的"亮点"和"败笔"以"教后"的形式记下来,日积月累,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吸纳和扬弃,是让重复教学常教常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机遇,有助于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具体而言,回归家园,让劳动意识渗入日常生活;扎根校园,守住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守望田园,从小课堂劳育走向大社会劳育。  相似文献   

3.
洪丽君 《福建教育》2020,(35):57-58
<正>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发现,从三个渠道入手,推进"四融"活动,能让劳动教育更扎实地推进。三个渠道是指家庭教育渠道、学校劳动实践渠道、阅读感受渠道。"四融"活动是指劳动内容与"情""趣""活""动"相融,即让内容有"情",提升学生的荣誉感;让内容有"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内容够"活",联系现实生活,触发学生的思考力;让内容有"动",学生更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内容让劳动教育更富有人文性、情感性、活动性、生活性。  相似文献   

4.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从生活教育思想的角度看,劳动是真实生活的必备要素,完备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劳动。要让幼儿获得关键经验,就应创设劳动项目,引导幼儿亲历劳动过程。大班幼儿处于入学准备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更要引导幼儿通过劳动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我园在创设劳动项目时,强调要融入童趣,让幼儿趣玩劳作,体验劳作给生活带来的喜悦。结合劳动教育的规律和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我们以"种植"为着眼点创设劳动项目。  相似文献   

5.
七里香     
此文载体新颖。用"七里香"承载"辛苦劳动"的主旨,让"辛苦劳动"有了独特的意象;用"七里香"针砭"好逸恶劳"的罪恶,让"辛苦劳动"成为"反腐倡廉"的武器。  相似文献   

6.
对于城市学校来说,劳动教育课程的条件性资源与素材性资源均比较匮乏,文章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立足区域实际,实施"幸福教育",探索了新时期地理劳动教育的途径、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体系的构建,强调:加强学科融合,让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成为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孵化器;注重文化契合,让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新阵地;突出主...  相似文献   

7.
劳动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和基础性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实践,同时又广泛地应用于客观实际。从"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和劳动实践回归于生活"两个方面,阐述了在课堂上应用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些劳动技术,让学生体会实践的乐趣的教学体会;和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积累一些劳动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来促进劳技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通过身体而充盈"内心灵魂",劳动实践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获得自由和幸福的必要手段。有人说,德育让人明理、智育启迪人的智慧、体育使人拥有健康、美育让人赏心悦目,而劳动教育可以给予以上的一切。在我看来,劳动教育就是"五育"并举中的那座桥。建好这座桥,我们可以抵达"五育"的彼岸。劳动桥敦厚牢固,坚实的根基正好与基础教育属性相通;劳动桥姿态万千,与教育提供"适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也进行了走向市场的公司制改造,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内的劳动关系由以行政型为主向以契约型为主转变。契约型劳动关系有以下特征:企业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正处于由"主人翁"向"劳动者"的转变中;企业劳动关系由利益一体型向利益冲突型转变。这种契约型的劳动关系不利于初次分配中公平的实现,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集体谈判制度等改革措施构建新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劳动+生活"课程体系的建设以生活为抓手,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依托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和大数据教育评价系统,能够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让劳动教育成为全面育人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丰富学生对人生的理解,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增进智慧,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以学校近万平方米的"自然实践园"为依托,在"实践育人"教育理念引领下,设计了富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让每一个身处城市的学生拥有充分的劳动体验和经历,成为兼具农夫身手、科学家头脑和改造社会精神的"城市小农夫"。  相似文献   

12.
昨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 劳动是伟大的,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是美丽的,劳动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畅,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舒适!我们赞美劳动者,从心底尊敬各行各业的劳动  相似文献   

13.
张红梅 《福建教育》2020,(23):13-15
<正>在学校,劳动教育只有落实在课程中才能实现其目的。事实上,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发力"不仅依赖国家规定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而且包括更为广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一、校本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独特优势1.校本课程的综合性便于挖掘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劳动教育不只是让学生"动动手、出出力、流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08,(15)
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多月后,依然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有的企业积极贯彻实施,以提升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的企业仍在"抗议",试图以"强势的声音"使修改法律纳入议事日程;有的企业却在观望,期待《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5.
"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文章分析劳动与技术教学的意义,探讨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措施:改变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的认识;改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以劳育人"是具有时代性的教育命题.马克思主义对劳动概念的阐述为"以劳育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从人的实践视角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劳动;从人的交往视角出发论述了人类在劳动中所缔结的交往与联系;从人类解放视角出发论证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劳动.与此相应,"以劳育人"的三个维度具体表现为:历史维度劳动使人的发展得以明确和坚定;实践维度劳动使人的品格得以塑造和丰满;价值维度劳动使人的价值得以彰显和实现.新形势下,需要廓清劳动教育的范围界定,不断阐释"以劳育人"的丰富内涵;应对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深入发掘"以劳育人"的独特优势;结合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始终坚持"以劳育人"的教育原则,方能凸显"以劳育人"的理论价值及现实关切.  相似文献   

17.
"以学为中心"依据学情设计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构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样态:我尝试、我提问、我出题等新的话语方式体现了课堂自主权的转移;问题式导学、拼图式合作、指导式发现、自主式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新的课堂结构,实现学生自主地学、主动地学、创造地学。建构"以学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新样态,要以学的基础定教的起点,让教学过程更高效;以学的目标定教的活动,让教学路径更准确;以学的规律定教的内容,让教学资源更优化;以学的需要定教的策略,让教与学更和谐。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所涵括的时空重构、群体互惠与"产消合一"为人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日益凸显数字劳动、创造性劳动之于个体生命成长的价值。面对信息时代人的生存困境与大众对劳动的认知偏误,亟待构建以"成事成人"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劳动教育,从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的关系、劳动教育的意义三个方面重构劳动教育的内涵。在实践路径上,信息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在三个层面进行突破与创新:形成由"割裂"走向"融合"的劳动教育思维,生成由"重复"走向"反思"的劳动教育过程,构建由"体验"走向"创造"的劳动教育实践机制,切实让劳动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任平 《人民教育》2020,(11):71-74
<正>工业4.0背景下,新一轮以"广义现代职业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改革使得德国传统的劳动课程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德国作为欧洲劳动教育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积累了丰富的学校实践经验。德国学校劳动教育的一些具体经验可以为我国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有益借鉴。德国劳动教育的学科发展与时代挑战德国劳动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初期,由于现代化发展迅速,工业、制造业急需学校教育为德国社会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借以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将传统的国民学校改造成为"劳作学校",  相似文献   

20.
正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幼儿、新的家长、新的班级组合、新的环境……一切都是新的。作为小班的老师,此时此刻,我们在想,家长最关心是:孩子是否能够在这个新的集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会独立生活,学会与人合作……所以,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一、明确一种思想幼儿园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任务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是为家长参与社会劳动而服务。所以,"早出晚归,延长服务"是我们职业的奉献;"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