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海西樵镇是广东省教育强镇,现有在职教师约1700人,而近5年新毕业和调入的青年教师约有800人。为了更好地增加教育培训的实效性,西樵镇专门成立了由近年来退休而且具有高级职称的老校长和老教师组成关心教育委员会,简称关教委。关教委的老同志定期每周一次“送教下校”,深入到课堂第一线,手把手地教导,面对面地交流,开展对青年教师的专项培训。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博览》2012,(23):61-61
2012年9月5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最会、中国青年报社、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发起,广东省青少年文化促进中心、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人民政府、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等单位主办,黄金时代杂志社、共青团佛山市南海区委员会等单位协办的“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评选活动,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西樵山白云洞三湖书院举行了新闻发布...  相似文献   

3.
樵北中学创办于1994年9月,因座落在国家级的西樵山风景区北面而得名,毗邻著名的西樵轻纺城,紧接规划中的西樵镇新城区,佛山市一级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95人,其中专任教师193人,学历达标100%,高级职称教师10人,中级职称教师125人,南海区骨干教师7人,西樵镇骨干教师17人;58个教学班,2890名学生。学校规模占地面积150多亩,建筑面积43810平方米,生均占地33.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4.6平方米,达到省定标准。校园建设规范,布局合理,校园内由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三  相似文献   

4.
孔令环 《文教资料》2006,(36):56-57
师陀乡土小说中的“吃人”主题既有对鲁迅小说“吃人”主题的继承,又有自己新的发现,可以说,在师陀手里,“吃人”主题走向泛化和深化。“泛化”表现在他看到“吃人”不仅存在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而且存在于同一阶级内部;“深化”表现在“吃人者”与“被吃者”关系相当复杂,“吃”的方向不仅是统治阶级“吃”被统治阶级,有时恰恰相反,“吃人者”与“被吃者”可以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5.
王亮 《教育革新》2009,(11):26-27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广大语文教育者逐渐认识到“大语文”教育势在必行。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生活化”语文的观念渐人人心,并且取得了一些教研成果。但“生活化”语文不是教学与生活的简单“拼图”与肤浅“联系”,只有根植于当地鲜活的文化之中。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尝试构建“乡土语文”,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粗浅体会与感受。  相似文献   

6.
乡土绍兴     
绍兴风景秀丽,名人辈出, 这里还有独特的乡土风情,最出名的就是乌毡帽、乌篷船、乌干菜了。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你走进这绍兴的“三乌”,去做一回地道的绍兴人吧! 戴一回乌毡帽乌毡帽的传说,可以这样美  相似文献   

7.
彭家煌是“五四”乡土小说作家群中的优秀一员,他以溪镇为自己着力表现的乡土世界。其笔下的乡土世界展示了文化风俗、人性与人的价值并表现出对人物细密的剖析能力以及“悲喜剧”相互交融等创作特色。作者通过对封建传统的批判,显示出小说内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进行古诗创作的实践,是纠偏当下思维方式和语言运用日益庸俗化倾向的策略之一。其施行的难点主要在于当代中学生与古代诗歌的疏离与隔阂。“乡土”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为学生创作古诗提供了自然亲和的内化途径和典雅韵致的外显方式。“乡土”能够更好地养育诗心,而拥有诗心的人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9.
一般人对自己的家乡总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乡情。这种特殊感情决定着我们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时,必须抓“乡”、抓“土”,突出“乡土”味。具体地说就是运用新旧联系、中外对照等方法,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并通过课内外结合等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旧貌,喜看家乡的新颜,展望家乡的前景,并将家乡建设与祖国前途联系在一起,进  相似文献   

10.
研究乡土情结对贾平凹创作有着重要影响,是其乡土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家作品的美学特征之一。形成贾平凹作品乡土情结的因素包括秦文化熏染、“乡下人”意识、“边缘人”身份三个方面。它们构成贾平凹乡土文学创作的审美支点,促使他爆发出一系列创作灵感.取得巨大的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11.
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目前,中、小学校都在探索加强德育教育的新路,对乡土史教学功能的新认识,有助于学校传统德育教育的新思维。杜甫诗曰:“月是故乡明。”每个人对家乡都怀有最美好的感情,中、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首先熟悉的是乡土,也迫切了解乡土。嘉定学生面对候黄  相似文献   

12.
试论淮阴乡土文化对周恩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淮阴的封建“士”文化,是对周恩来产生影响的主体文化层面。淮阴地域性文化“流变”和“积淀”对周恩来产生了主要影响。属“流变”方面的:母亲丧葬的浮费,使童年周恩来经常借贷和出入当铺,周恩来一生俭朴,反对浮费奢华,与他从小身受其害关系至深;淮阴士子倾向和投身革命的大趋势,则对少年周恩来投身革命起到政治上的启蒙作用。属“积淀”方面的:淮阴士子对客籍人士兼容并包、平等相待,充满儒侠精神;淮阴居南北之冲,士子多有文采而不浮,有气节而不野;淮安有“诗城”之誉,诗人们多尊奉儒家诗教,这些都给周恩来以很深的影响。关于地方历史名人对周恩来的影响,除韩信外,清道光年间的大学士、淮安人汪廷珍和周恩来外祖、地方名宦万青选二人,对周恩来也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乡土的篱笆     
钱国宏 《科学启蒙》2015,(Z1):33-34
前几日回老家,看到村南有一段篱笆,拱着身后的家园。于是,关于篱笆的记忆便倏地返青了……小时候,走在村里,随处可见簇新晶亮、泛着金光的篱笆……农家为了阻挡春日的大风、夏日的飞沙、秋日的寒霜和冬日的冰雪,以及村中闲游的畜禽,便用秫秆沿着院子四周夹成一圈“障子”。在乡下,篱笆通常被称作“障子”。夹“障子”大都就地取材。高粱收割后,选出粗壮、笔挺的高粱秆,晒干,搡去叶子,再用柔软的柳条缀上“腰”,秫秆们就连成一片坚  相似文献   

14.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在自己编写的面向中学生的乡土读本《贵州读本》中写道:“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就是失根,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  相似文献   

15.
朱宏秋 《中国教师》2009,(16):62-62
早在先秦的文献典籍中就有了“乡”“土”连用的说法。《列子·天瑞》中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何人哉?世必谓之狂荡之人矣”.这应该是目前所见文献中“乡土”一词的最早记载。“乡土”主要作为“家乡”讲.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它常常指的是某人生活的自然地域.而并不限指其范围大小。  相似文献   

16.
李兰 《作文与考试》2023,(26):20-22
<正>得分点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相似文献   

17.
<正>得分点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创作主体本身入手,通过对彭家煌身世际遇和个性的考察,来分析其创作过程的思维倾向即都市里的“乡村忧郁”,以有效地挖掘彭家煌乡土小说蕴含的悲剧意味;指出其悲剧创作体现为对传统的批判和对人的价值的关注两方面的主题倾向,并对彭家煌独特的审美倾向即果戈理式的“饱含着眼泪的微笑”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与论证。  相似文献   

19.
乡土史教育与德育宣城行署教委陈文誉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一个水恒的主题。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人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我国老一辈教育家、毛泽东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先生认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  相似文献   

20.
寻回“消失的附近”,需要带领学生重新体验人与人、人与置身环境的联结。重视日常生活和特色文化等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规划“借助乡土文化内容,驱动教学目标高效达成;借助多样教学方式,驱动师生主动性持久激发;借助多维载体运用,驱动学习成果交流共享”的“三借三驱”教学路径,并不断完善,形成乡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