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6年上半年,网络视频直播成为一大热词,社交、媒体、电商的APP纷纷进军网络直播,移动直播迎来爆发式增长。整体来看,网络直播正在从以PGC为主导转向以UGC为主导的态势,全民网络视频直播渐成趋势。网络视频直播市场的迅速发展致使其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甚至出现恶意竞争现象,运作模式高度同质化;因技术的限制,网络监管不力,网络视频直播打"擦边球"现象不断,内容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另一方面网络集群行为也潜存于网络直播当中。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极速发展,社交平台也意识到了视频直播对社交诉求的重要性,Meerkat、映客、花椒等实时视频直播APP不断上线,成为具有颠覆意义的传播方式,作为社交媒体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利用实时视频直播进行形式和内容即时传播的方式,越来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潇  刘嘉慧 《东南传播》2021,(10):40-43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社交媒体平台延展到社会各个群体之中,成为信息流通的重要平台.本研究通过研究媒介平台化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分析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分析平台化社交媒体上的多元群体的行为特征,发现现实中多元群体参与平台化治理的困境,从而对今后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化的创新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龚志伟 《新闻战线》2022,(11):75-78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通过对短视频和慢直播等新型传播形态的具象操作,在原有相对严谨、注重导向的生产逻辑基础上,嵌入社交化、人格化、体验感等新媒体基因,探寻区域性主流媒体加速主场平移、推进融合创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继2022年总台"春晚"在微信视频号竖屏直播收获上亿观看人数后,《新闻联播》入驻开通直播也收割了高人气.进军具有移动化、社交化、场景化等特点的微信视频号,是主流媒体在移动端传播的重要探索.本文从传播形式、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三个维度出发,探析微信视频号传播特点及其对主流媒体传播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朱琛 《今传媒》2013,(11):112-114
当前视频网站内容同质化严重,各网站纷纷聚焦差异化定位,但事实上内容仍重叠较多,内容差异化并不明显。在这种背景下,视频网站与社交化媒体合作或视频网站自身进行社交化建设是否是一条突围之路?笔者通过分析国内视频网站,将当前视频网站社交化根据进程不同大致分为三种形态,与社交化媒体合作形态、自身半社交化建设形态和完全社交化形态。社交化程度层层递进。本文以当前市场环境和若干机构的研究结论为切入点,着重墨阐述三种视频网站社交化形态,并且分析每种形态下的典型案例。最终归纳出社交化后的视频网站所具有的六大竞争优势,并且指出未来视频网站在追求“内容为王”进行差异化努力的同时,在渠道上需要同时跟进。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8,(1):35-41
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是传统媒体转型的三条主要路径。移动化不等于媒体客户端,它是媒体产品的一次系统性升级,包括产品形式、产品结构以及支持它们的产品思维等各方面,与移动化相关的视频化生产也需要新思维。媒体的社交化有三个层面,即社交化传播、社交化生产、社交化运营,其核心都是用户角色的升级,社交化意味着用户成为媒体的渠道、生产力和可沉淀资源。智能化驱动了内容生产的新革命,也带来了媒体生态的深层变化。对于媒体转型中出现的"中央厨房"、平台化媒体、内容付费等新实践,需要从障碍因素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的应用日渐普及,新闻传播的视频化、移动化特征日益明显。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网络视频凭借其便捷直观的特性,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智能手机使用率的不断提高,使移动终端迅速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这些都使得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遭遇重大挑战,迎来深刻变革。新闻传播日渐采用视频形式,移动终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9.
网络视频直播适应了媒介样态革新对于场景要素的需要,开始大规模兴起。通过专业化场景内容生产和日常化场景内容生产两种形式,网络视频直播更加高效地进行场景建构,并发展出了新的社交群体与信息生产样态。在网络视频直播中,场景建构与生产即时化,受众不仅获得了场景需求的高效适配,更积极参与场景信息产品的再生产。但也需警惕网络视频直播场景产品同质化与过度个性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技术驱动新兴媒体发展,开启了城市传播的"微时代"。顺应移动化、垂直化、社交化趋势,网络社群应运而生。用户兼具内容生产、传播及消费于一体,城市传播场景更趋复杂。用户生产内容与专业生产内容并进,短视频成为城市传播的"蓝海"。媒体平台社群化运营,为城市传播精准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林心敏 《新闻传播》2024,(6):103-10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短视频成为当今传媒领域中最为流行和受欢迎的媒介形式之一。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以电视节目短视频化的融合传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短视频以其简洁而有趣的特点迅速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成为其快速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首选媒体。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电视节目短视频化的融合传播价值和问题,探讨传播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8-2022年期间,网络视听超过即时通讯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随着新兴技术的深度应用,网络视听产业呈现出全流程覆盖的智慧化特征,显现智能化传播媒介新生态。主流媒体深耕内容科技,打造自主可控的新媒体平台,国家队架构重建,“融媒体+”发展样本成型,主流媒体从深化融合向四级融媒体体系格局建设挺进。商业综合视频平台借AI技术与大数据全面铺陈智慧制作,深度赋能内容生产的全链条变革,提升自制内容生产力与平台品质内容竞争力,影视制作工业化进程加快。长、短视频由竞争态势逐步转向互促共荣。短视频连续三年超越综合视频市场占有率第一,“短视频+”助力多领域数字化转型,成为互联网底层应用。网络直播赋能视听经济,成为支柱样态和产业新增量。互联网行业进入存量竞合时代,开始以嵌入基层社会服务等方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3.
<正>在移动化、社交化传播的时代,视频号俨然已经变成“移动电视台”,为大小屏联动、视听传播的跨屏生态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和场景,让优质内容在跨屏生态中有了更好的延展和扩散,从而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助推器。根植于微信生态,相对于其他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视频号更具媒体属性,而媒体与社交两大属性的叠加,助力媒体打破公域和私域的界限,呈现出其他平台所不具备的新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发展浪潮中,微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微博用户平稳增长、内容生态丰富多元,社交网络效应凸显,移动化全民性的社交平台逐渐形成,呈现出内容产出视频化、运营垂直化、MCN化等特点。同时,微博也面临过度商业化、低俗炒作等问题。未来,微博将朝着内容分发垂直化、垂直领域内容化、视频领域多元化、矩阵式布局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敏 《新闻前哨》2023,(12):38-40
数字时代,网络文化作品兼具传播与价值导向作用,立足于社交媒体平台和视频网站中,具有时代性和新颖性。本文以近两年视频网站垂直类综艺节目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前网络综艺与社交媒体融合创新趋势及情感传递。  相似文献   

16.
彭涛  钱红兵 《传媒》2022,(10):36-37
在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的当下,“短视频+直播”新生态正迅速更新媒体传播和变现模式。特别是媒体直播,在历经电视直播、电脑直播、手机直播的媒体形态后,在头部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带动下,以社交属性实现生态规模几何性增长。面对这种状况,主流媒体创办的新媒体除了渠道上部分依附商业平台,也应不断创新自主可控平台,牢牢掌握信息主动权。在2022年重大主题报道中,地方主流媒体如何以自主可控平台为核心,创新打造传播新生态?本文以掌上春城自主研发“直播云”的系列报道为例,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周谧 《新闻战线》2022,(5):77-79
县域融媒体向视频化转型已经成为布局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平湖市传媒中心乘“视”而上,以正能量本土化的短视频吸引受众,整合内部资源,以虚拟部门提供视频化服务,创新新闻报道角度,以慢直播提升受众体验,打开了新“视”界,为主流媒体注入前行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迭,视频以更高的信息承载量在社交中凸显出传播价值,目前的社交产品中不乏以短视频为载体的内容,正是社交产品视频化的趋势,催生了短视频社交产品。本文对短视频社交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综合考量用户、运营商、广告商的角色,从内容层面、平台层面和经营层面上对短视频社交产品的融合路径展开分析,并就目前短视频社交广阔的前景所蕴藏的危机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迭,视频以更高的信息承载量在社交中凸显出传播价值,目前的社交产品中不乏以短视频为载体的内容,正是社交产品视频化的趋势,催生了短视频社交产品。本文对短视频社交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综合考量用户、运营商、广告商的角色,从内容层面、平台层面和经营层面上对短视频社交产品的融合路径展开分析,并就目前短视频社交广阔的前景所蕴藏的危机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社交媒体环境下,身份焦虑逐渐郁积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基于叙事主体多元化、叙事内容丰富化、叙事方式和渠道多样化、叙事结构非线性化的网络传播叙事模式,社交媒体环境中的身份焦虑呈现出狂欢式的符号表达、非理性的情感倾向、仪式化的群体分享等传播特色。精英崇拜的社会心理、新时代的技术赋权、消费主义下的特殊文本、社交网络中的模因传播模式成为网络传播叙事语境下身份焦虑问题出现的重要动因。我们应多维思考去应对身份焦虑问题:一是了解社交媒体使用对身份焦虑的影响,厘清社交媒体环境下身份焦虑的成因;二是建构社交媒体环境下身份焦虑的评估体系;三是发现应对社交媒体环境下身份焦虑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