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智哲学认为语言认知的基础是心智的认知。语言的使用总是直接体现意向性,近义介词的区分可以在意向态度上寻求解释。感受质是心理状态的经验属性,说话人和听话人分享相同的感受质,为近义介词的语义区分提供另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2.
吉丽君 《考试周刊》2011,(20):24-25
语言的意义问题一直是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考察语言哲学的大致演进历程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哲学家们对它所采取的研究角度、方法,以及所得的结论都各有特点。本文简要回顾了语言哲学家们尤其是传统语义学家们对语言的意义问题所进行的一些研究,并重点围绕约翰·塞尔的意向性—意义理论进行论述,阐述了塞尔通过分析心灵哲学—语言哲学这一研究进路以阐释意向性在语言意义的产生过程中的机制特征。  相似文献   

3.
秦峰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352-353
反讽是唯一的以攻击论题为目的的修辞手段。以反讽手段构成的反讽话语,集中反映了意识和意向在话语涌现中的重要作用,是人性的典型弱点自私性和懦弱性在话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成语微观对偶是指发生在四言成语内部的两个音步之间的对称排列。从语义上分,成语微观对偶可以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举例对比说明的方法,该文将从成语语义类别的转移、成语语义范围的变化、成语语义的褒贬转化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汉语成语语义的发展特征,以求对成语的复杂语义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韩玉  刘景霞 《海外英语》2014,(7):236-237,241
文章通过"感知符号系统"这一心智哲学理论来解释说明指类句这一句式的感知基础并分别从意向性和多模态感知来揭示指类句的生成原理。认为感知经验对语言的意义构建理解依赖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指类句的生成是心智活动的反映,是多模态感知和感知信息相加工所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源语表达的意义在目的语中的再现过程.心智哲学语言研究以语言反映人的心智为基本假设,为解释语言表达的意义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实体隐喻是以具体有形的实体或物质表达抽象事件、活动与情感的隐喻类型.按照心智哲学的观点,实体隐喻是心智以一物理解另一物过程的语言表征,实体隐喻喻体表达的意义需要追溯到实体隐喻构建的心智活动方能确定.本文以心智哲学的意向性理论为框架分析了产生实体隐喻的心智活动过程及其喻体的语义结构,并基于意义取向的翻译观探讨了实体隐喻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贺红霞 《英语辅导》2011,(1):175-178
汉语成语凝练、精辟,不仅是汉语之精髓,且大都富含隐喻意义。对于这样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语言,要把它成功地翻译成英语,进行两种文化语迹间的相互转化,需借助隐喻理论对成语内涵及建构的把握。理解成语是翻译之关键和前提,在此基础上的翻译或直译或意译视具体成语而定。  相似文献   

9.
英国华裔女作家郭小橹的首部英文小说《恋人版中英词典》讲述了一位中国女孩在跨文化语境中所历经的一系列"中国故事"。小说凸显了叙事结构的独具匠心以及语言运用的良苦用心。在心智哲学的框架下,从意向性、心身随附性审视小说独有的跨文化书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者在跨文化语境下创作的意图、意向性等潜在的心智活动及涉及的心智因素,而且为后续文学语篇的跨文化研究以及中国文化的跨文化认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翻译伦理视域下的汉语成语英译,通过阐述芬兰学者切斯特曼提出的翻译伦理五大主要模式,即服务伦理、再现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和责任伦理,举例分析在汉语成语英译中翻译伦理视角下文化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汉语成语语义演变是社会及语言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由于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同时,由于字词义的发展变化,人们所具有的形象思维的方式、求异创新的心理,以及语言的经济性原则,都导致了汉语成语语义的演变。当然,人们在语用中客观实际的需要是成语语义演变最根本的原因。深入探究汉语成语语义演变的方式及原因,对于正确认识成语语义的用变及其规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在把汉语成语翻译成俄语时,觉得非常困难。实际上运用中学所学过的语法和语言知识,稍加思考,就能够翻译出许多成语来。下面是一些汉语成语的俄语翻译,希望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3.
施事属于语义平面,它是语义结构中由动作动词作动核所联系着的表示动作行为主体的动元。施事具有下列特点:在语义上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存在于施动结构中;总是和动作动词相联系;一般是由名词性的词语充当;和主语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施事在形式上表现出以下特征:有动作动词出现;有特定的语序;有特定的介词标记;兼语句、连动句、复动句、存现句、供使句等句式通常有助于确定施事  相似文献   

14.
汉语成语色彩语义场的类型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色彩语义场是语义特征都与色彩有关的一组成语的聚合,包括大量含有颜色词且意义与色彩有关的成语和少数不含颜色词但是意义却与色彩有关的成语。客观事物的系统性以及词义的概括性的要求成语色彩语义场具有多层次的结构特点,同时反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封建制度文化和民俗等民族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蒋阳芬 《考试周刊》2011,(10):34-35
本文基于翻译中的语境观,通过对中国文学名著中的汉语成语英译的实例分析,探讨汉语成语英译的具体方法:直译、套译、意译、补译,其中补译可分为直译加注释、意译加注释。文学语境下的汉语成语英译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尽可能保留原成语的文化内涵,使目的语读者和源语读者之间达到认知对等或接近,保全原文的风格,尽量使译文简洁、流畅,再现原作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幽默是一种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语言及社会文化现象。语义中的词汇意义在言语交际以及言语幽默的形成和理解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幽默实质上反映了语言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语言之间的相互磨合,即个体。语言与社会语言的相互适应过程,语义表达和理解的矛盾是幽默存在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俄语中的修饰性成语主要描写评价人或物的特征或性质,是俄语中最具评价意义的语言单位之一。本文拟就修饰性成语的形态结构和语义特征做一分析,以期对俄语成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张瑛 《华章》2010,(17)
谚语是一种熟语.是语言的精髓,智慧的火花.恰如其分地运用英语谚语,能够在中英文化交流中起到点晴的作用.我们中国的俗成语也来自于人民的生活、劳动,是沉淀了几千年的智慧的结晶.把英语的谚语翻译成对应的汉语成语,能够把两种不同的文化对应起来,对于学习语言的人来说,它就好像是文化的桥梁,起到链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方芳  许迎春 《巢湖学院学报》2012,(4):131-134,139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外形相似或意义相近的表达式,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常会混淆它们,或者用简单熟悉的表达式代替复杂陌生的表达式,从而回避使用某个表达式或者出现使用错误。本文在汉语中近似结构的实例基础上,对近似结构进行定义和分类,并结合留学生的习得偏误,构建近似结构的基本语义模式,再回归到教学中,制定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0.
心智哲学视角下的汉语成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智哲学的视角来审视,成语的心理属性来自于物理属性,即将物理属性在感受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涌现为心理属性.整个过程都是在意向性的统制下进行的.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之间不同于一般的因果关系,心理属性随附于物理属性.心理属性由物理属性决定,但又有其自主性,心理属性对物理属性具有下向因果力.使用成语在特定的情景下对某一事件作出与语境一致的表征是一个认知加工的过程,是物理属性涌现为心理属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