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经历了1949年各自为政的学校单独招生、1950年同一地区一些高等学校联合招生、1951年以大行政区为范围的统一招生,到1952年过渡到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统一计划、统一领导、统一命题、统一报考、统一录取的统一高考制度建立后,鉴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教学大纲没有颁布、教科书不统一、参加高考的学生生源结构复杂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高考同时具备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育人价值是高考的本体价值,也是高考改革的应然价值选择。高考的本体价值可以通过其评价理念、育人功能和人本取向来体现与表达。长期以来,高考改革试图寻求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平衡,在工具理性的僭越下,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启了价值理性的复归,主要表现为:新高考制度设计从教育评价的理念高度,超越了过去单纯依靠考试测量的局限;新高考寻求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协调平衡发展,更加注重育人功能的理性回归;新高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更加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大致经历了生产劳动、素质育人、全面育人三大价值取向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我国劳动教育逐渐由简单模仿他国转向本土化研究;劳动教育目标由关注社会效益转向个体和社会双维度发展;劳动教育内容在横、纵双向进行深化;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由工具性为主转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渐进统一。未来劳动教育更要以人为本,以应对时代挑战;以生命教育为根,以获得全人发展;区校差异为准,以求得扬长补短;理论研究为导,以促进科学长效。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价值取向从选拔取向转向到选择取向,体现了从社会需求到人的自由发展的旨归和从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实现.然而由于选择取向的单一主导,致使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在育人理念、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和评价制度等方面遇到了新困境.基于哈耶克社会秩序分类学的相关观点,应进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价值取向的路径构设,即实现普通高中育人方式选拔取向和选择取向的融合,并构建基于选择的选拔价值取向,确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以探索教劳结合为中心的政策萌芽起步阶段、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政策发展初期阶段、偏向政治化的政策偏执发展阶段、促进经济建设的政策转变阶段、体现个体价值的政策发展阶段。呈现出以社会需求为主要推手的劳动教育政策形成机制、以兼顾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为导向的劳动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政策形成机制、以育人为主继续倡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共存的政策价值取向、加强资源开发与师资建设的政策过程保障、民众参与的政策话语规则,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价值选择,经历了从以社会为本到以人为本、从坚持公平到追求均衡、从注重数量到重视质量、从强调一致到关注差异的演变。纵观整个演变历程,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呈现出三个特点:从注重间接价值向注重直接价值的转变、从注重实然价值到注重应然价值的转变、从注重显性价值到注重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相统一的转变。无论是何种转向,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始终没有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这些价值取向体现出民族教育政策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既是民族教育政策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标,也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价值取向历经从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向、从注重数量到关注质量的转变、从效率优先到教育公平的回归的演进路径,彰显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追求充足、致力保障”的基本特征。展望未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应以保障相对贫困学生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重要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创新、改进与完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也应成为高考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高考制度创新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才群体结构优化,构建和谐社会;育人的全面要求与特定时段人的发展的有效集成应相互衔接。改革高考制度的过程中要注重:重塑共性;方式多样;降低难度;评鉴多元;衔接课改,促进育人。  相似文献   

9.
美国高校招生的公平与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与效率是各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对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理解决定了高校招生录取标准采用同一尺度还是多元尺度.美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导向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体现了公平的价值取向;而高校追求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选拔效率.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发展的经验可以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承载着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而高校招生政策在其中扮演了桥梁性角色。价值取向是高校招生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招生政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嬗变而不断变化,经历了几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从公共政策属性分析、招生政策价值取向分类、不同时期价值取向等多个角度分析,得出扩招背景下我国高校招生政策价值取向的内涵界定,公平与效率是高校招生政策最重要的价值选择向度。  相似文献   

11.
高考招生向来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大学选才的标准,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从文化的视角分析,美国实行的多元招生制度是与美国的教育分权制度分不开的。我国的高考招生改革在借鉴美国的多元招生体制时一定要考虑中国的文化传统,处理好身份取向的"人情味"与契约取向的相对冷漠、学而优则仕的惟一取向与实用主义的多元取向、道德诚信与法律约束等等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成为在全国执掌政权的党。中共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高度重视党内思想教育,切实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整顿党风,从严治党,在自身思想、政治、组织建设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为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一条最基本、最成功的经验,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与时俱进地对民主党派的政治价值做出科学精准的定位。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到"参政党"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对民主党派科学的价值定位,极大地提升了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发挥了民主党派的政治功能。实践表明,只有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科学地定位民主党派的政治价值,彰显民主党派的政治价值,才能顺利推进我国政党制度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高考改革策略或政策都是一定价值选择的结果。"效率与公平"是建国后我国高考改革政策演变的核心价值选择,在高考改革政策价值取向上主要经历了从关注考试本身的效率逐渐走向关注人才选拔方面的效率;从关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逐步走向关注"尊重差异下的公平"的演变。针对目前中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现状,未来的高考改革政策应当体现出关注个体发展的价值取向,使高考功能定位实现从"选拔性考试"向"适应性考试"转变;在高考内容上强调"素质立意";在招考形式上建立"一主多元"的招生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自主招生为选拔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严重的缺陷,民国时期的自主招生也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是由学校"自由招生",也有一些"成法",应正确认识自主招生的正面与侧面。对于现行自主招生存在的自主招生权有限、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性等问题,可适当吸收民国时期做法,适当降低自主招生的高考门槛,强调自主招生须以教育家办学、社会经济发展为条件,并设立自主招生委员会,统筹不同行政区之间、政校之间的招生事宜,同时兼顾统一高考与自主招生,使其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经历了从单独招考——联合招考——统一招考的过渡。高考制度具有计划性和统一性两个特点,高考制度的建立是当时特定社会政治背景下的产物。1952年的高考是今天高考制度的起始,它形成了高考制度的基本框架,开启了中国的高考时代,在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具有开创之功,是我们不应忘却的一个重要创造。  相似文献   

17.
陈睦富 《贺州学院学报》2010,26(1):17-21,4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开国领袖的奠基杰作,是在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国家与政党学说的伟大创举,是当今世界形态各异的政党制度中的奇葩。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开国领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份厚重的政治历史遗产,作为一个有着成功经验和沉重教训的世纪课题,对它的探索与完善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招生优先保障工农子女受教育权利,强调对考生的政治质量的考查;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高校招生强调效率优先、择优录取,高考政策的公平性更多体现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程序公平;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公平公正成为我国高校招生的首要价值导向,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基础上多渠道促进实质公平,重视对弱势群体的补偿。高考政策公平性的价值变迁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结构变迁、党和国家的政治策略和政治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新时期的高考改革应继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公平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共享发展为导向促进学生入学机会的城乡、区域公平,构建多元利益群体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保障程序公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艰苦奋斗的最终选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以来,各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都不尽相同。我党的土地政策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她集中民智、重视民生,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经济吁求。更重要的是,党的土地政策史为我们现在和将来分析、处理“三农”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同时,土地政策的演进史也反映了党的经济政策日臻成熟、完善。因此,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期纷纷效仿和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