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用典     
<正>典故这个名称,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通俗地讲,所谓典故,就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或句子。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  相似文献   

3.
漫说成语     
  相似文献   

4.
漫说成语     
  相似文献   

5.
传奇漫说     
“传奇”一词在明清之际已不再是小说的称谓了,而是作为由“南曲戏文”发展而来的一种戏剧的名称。“南典戏文”又称南戏,产生于北宋时期,由于它产生在浙江温州一带,也叫“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徐渭《南词叙录》称“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又说“或云宣和间己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由此  相似文献   

6.
漫说温度计     
最早的温度计:最早的温度计是利用空气来测量温度的.1593年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中发现了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提出能否用气体的这种特性来测量温度呢?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验,伽利略终于制造出了空气温度计.这是一件简单的仪器:用一根长的玻璃管,一头开口,另一头加热吹大,做成球形,在玻璃管中灌进带颜色的水,把它倒放在一盆水里,管里留一段空气.  相似文献   

7.
用典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善于用典也是何采词的一大特色。何采是清初词坛的杰出大家,他在归隐之后,戒诗文,创作出大量的词。他的词不仅风格多样,而且用典繁复。文章主要从何采词中的事典和语典进行分析,探究其用典的方式的变化,以及用典所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用典小议     
关于用典,在《程史稼轩论词》中曾经有这么一段记载:据说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每次举行宴会,一定要歌女唱他所作的词.有一次,他写好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置  相似文献   

9.
用典种种     
在古籍中,尤其是在诗词曲赋中,古人用典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古人用典的几种情况。古人用典主要有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借用、化用等六种。  相似文献   

10.
漫说成语     
  相似文献   

11.
漫说陶俑     
俑,是我国古代墓葬中模仿生人形象而制作的一种陪葬品,一般是木雕或陶雕,也有少数是石雕的。它用来代替我国奴隶制社会盛行的残酷的人殉。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俑,主要是从东周时期的墓中出土的。这时我国正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逐渐确立的巨大的社会变革时期。俑的出现就是这种社会变革在墓葬制方面的重要反映。在战国时比较普遍,秦汉和唐代尤为盛行,宋代以后,因为墓葬制中流行用纸冥器,木俑和陶俑在一般的墓葬中逐渐减少。所以,俑最多,艺术水平也最高的是秦汉和唐代,其中尤以陶俑的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有人可能会问,俑显然是封建迷…  相似文献   

12.
漫说成语     
  相似文献   

13.
漫说成语     
  相似文献   

14.
漫说成语     
  相似文献   

15.
漫说成语     
  相似文献   

16.
漫说成语     
  相似文献   

17.
漫说考试     
冒金彬:提起考试,有些老师就心中有气,似乎考试成了素质教育的“罪魁”,好像就是因为它的存在而延缓了素质教育的进程。其实,素质教育与考试之间并不矛盾,而且在现在尚无很好的“替代产品”出现之前,考试还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也无力改变这一状况。今天我想请大家就如何改革考试,比如说考试的内容、考试的形式、试题难易度的把握以及做好考后文章(诸如对师生的评价)等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期通过我们积极的思考,探寻出一条适合我校的考试改革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8.
漫说写字     
谢觉哉同志在给子女的信中说过:“字,写得清楚,人家容易看;写得美,人家喜欢看。常常有些来信或文稿,不只潦草而且怪形怪状,看起来是灾难。是我已老得成了‘文盲’,还是他们写的是‘天书’?我们是人,绝不能写‘天书’。”  相似文献   

19.
稀土元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第ⅢB族的钪、钇及镧系的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钛、铒、铥、镱、镥共计十七种元素。这十七种金属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极相似。含稀土元素的矿物有250种,最主要的稀土矿是独居石矿,我国内蒙古的百云鄂博有世界上最大的独居石矿。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储量的五汾之四以上。稀土金属在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电子工业中得到普遍应用。在冶金工业上常将稀土元素加  相似文献   

20.
学会用典     
用典在古诗文中是常见的,似乎是古人的专利。其实现代人说话写文章也时常用典,因为这样做能够言简意赅,以少胜多,增强表现力。为了鼓舞革命人民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讲了“寓公移山”这个古代寓言,并且把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称为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把共产党称为决心挖山的愚公,而把中国的人民大众称为被感动而帮助移山的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