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称呼     
在英语国度里,称呼颇有讲究。1.怎样称呼陌生人为表示尊敬,对成年男性称sir(对两位以上的称gentlemen),对中年以上的妇女称madam,对青年妇女称miss,也可用lady或ladies作为对女性的客气的称呼。年长者对青年小孩可用young man,man,son,boy,kid等。2.怎样称呼长辈、上级,或不十分熟悉的人对成年男性用“Mr 姓氏”;对已婚妇女用“Mrs 姓氏(丈夫姓氏)”;对未婚妇女用“Miss 姓氏”;对婚姻状况不明的妇女或不喜欢别人用Miss/Mrs相称呼的,用Ms。3.朋友之间怎样称呼朋友之间常互以“名字”相称,以示亲密无间,如:Hi,Bil(你好,比尔。)有时用名字…  相似文献   

2.
有一些书永远走不上我的案头 : 我对它们的抵触绝不是意气用事 , 而是我看穿了它们的本来面目。虽然它们时不时地变换包装堂而皇之地登上各种各样的排行榜 , 但我知道 , 它们不会长久。有人以“畅销书”来称呼它们 , 而我也相信它们在一定时期内确实有一定的销量。不过 , 我给它们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垃圾畅销书。 这类书林林总总 , 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是所谓美女作家、少年作家的书籍。既以“美女”或“少年”自居 , 又用写作为卖点 , 但还是底气不足。有些写书的人 , 说她们是作家 , 我可以捏着鼻子承认 ( 反正作家也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阅读立场指读者对阅读材料的不同反应。这些立场不是进行的技巧.也并非各自独立。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读者反应的综合性、彻底性以及阅读材料的难度。任何年龄水平的读者都会用到它们。以下是四种阅读态度: 初步理解:指对阅读材料大致的初步理解,包括对文章标题、主题或中心思想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4.
古人在对话或写信时多用谦称和敬称。了解这些称呼以及它们的来源有助于阅读古汉语。现把它们分别简介于后。一、谦称为了对对方表示谦虚,在自称时使用谦称。△臣“臣”本为对男性奴隶之称呼。西周时把奴隶分作三类,第一类专供贵族家庭内各项役使,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体育教师,能否叫出自己任课班级所有学生的名字,有人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其实不然。倘若一个体育教师上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课,只能叫出几位班干部或体育骨干的名字,而大部分学生的名字都叫不上来,用“这位学生”、“那位学生”、“前排第五名”、“后排排尾”等来称呼或呼唤学生,势必在师生感情和师生关系上投下一道阴影。当学生的名字被其他“代名词”所代替时,他们必然会强烈地感到:“老师还不认识我哩!当然不可能注意和关心我”、“老师就是偏爱干部和骨干”,甚至有些调皮的学生或体育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由此产生与教师对立的情绪,对…  相似文献   

6.
称呼学生的名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很寻常,每个老师每天都要称呼学生的名字。正因为寻常,一些老师才不注意。其实称呼好学生的名字,是很有讲究的。第一、初识学生,要尽可能快而准确地称呼出学生的名字。接到一个新班级,接触一批新的学生,老师要做好学生名字的备课。最好先找来学生名单,把学生名字中不认识的字查一查、问一问,做到对学生的名和姓都不会念错。现在家长都重视给孩子取名,有的家长还喜欢用生僻的字。一个班级中,总会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中考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和要求有较大变化。明确各类材料作文的特征并掌握其审题方法,很有必要。一、定向型材料作文。这类命题所提供的材料是考生提炼观点或叙事记人的依据,考生阅读这些材料,必须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其本质含义。如果考生的审题立意偏离材料所定之向,则会造成偏题。这类材料作文相对来说限制较多,考生发挥空间较小。例如2005年苏州题所提供的材料“: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该题提出的要求是:“根据上…  相似文献   

8.
2006—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均采用材料作文命题方式,即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此类作文,有人称之为“新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系统树(文化树)?在科学著作中,作者常常用树枝(或树根,或一棵树)的图表显示同类事物之间的系统关系,这种图表叫系统树。运用系统树的形式来检测考生现代文的阅读能力,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较新的题型。例如,一九八六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考的语文试卷中,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所提供的阅读材料画出加德  相似文献   

10.
小龟其实原名不叫小龟,只是因为做事慢,便被班里的女生叫成小龟。小龟虽然心里认为这称呼不怎么好。但是有人这么叫,他还是会答应的。其实,我觉得小龟这名字挺可爱的,于是我也就这么称呼他了。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上,人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人所以要起个名字,就是为了便于称呼,便于人与人之间的区別。可以说,名字是一个人的称呼记号,它是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所需要的产物。试想,人若没有名字,人们相互交往岂不造成困难,造成混乱?所以说,就名字本身而言,并没有高低贵贱、大小辈份之分。孩子在特定情况下喊爸爸或妈妈的名字,或是在正常情况下有时喊了爸爸或妈妈的名字,这  相似文献   

12.
唐惠忠 《高中生》2011,(7):22-23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性问题,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反复思考而又没有取得共识的问题。人性问题,也苦恼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例如.面对他人的失败或不幸,大多数人会产生同情或恻隐之心,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分省命题后,高考作文不再是一种类型一统天下的格局。前几年一度时髦的话题作文的提法好像在有意识地被淡化,多年不用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重现高考试卷,有人还在它们名字前加一个“新”字。而话题作文的“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三自原则中的部分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同志,最近陆续来信反映,在阅读和教学外国文学作品时,经常碰到一个难题,就是感到人物的名字冗长,变化多端,搞不清哪是名,哪是姓。有时甚至会张冠李戴,把一个人物的几种称呼,误认为是几个不同人的名字,直接妨碍了我们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为了扫除这一障碍,给初学外国作品的读者提供方便,现将外国人名称呼的一些通常的结构形式和基本常识,摘要介绍于后,供阅读和教学外国文学作品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NMET阅读理解部分要求考生能够读懂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话题 方面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一般性话题 的短文材料。在阅读英语材料这类真实语言活动过程中,遇到生词本属正 常,但我们并不是每次遇到生词就一定要去查词典。正确理解、掌握所读 材料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选 材、背景以及上下文等线索推测生词词义也是真实语言活动中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6.
美国科学家发现,宽吻海豚能够通过口哨般的声音相互称呼“名字”,这使得它们成为目前已知的、除人类之外唯一一种能够识别此种身份信息的动物。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文言文中,不少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往往将古人的名字、号及其他一些称呼弄不清楚。例如:《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中的“陈康肃公尧咨”,《隆中对》“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中的“徐庶元直”等等。学生在自译时感到很棘手,因此,有必要谈谈古人的署名和称呼。现代与古代称呼人的名字是不相同的。现代一般是指人的姓名,而古人的名和字则各是一个称呼。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史记·陈涉世家》)这里的  相似文献   

18.
古代文书避讳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雯 《文教资料》2007,(12):107-108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现象,它要求封建王朝的臣民对当代、历代君主,及本朝所尊重的圣人,家族中的长者的名字,不得直接称呼或者使用,要在口头上或文字上用其它方法表述。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二千多年,其产生之初仅表现为臣民口头言语表达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七大方面着手,探讨了中英文称呼方面的差异.中文有一套严谨的称呼体系,不同辈份、不同职位、亲属之间以及陌生人之间的称呼必须符合彼此之间的辈份、身份和地位.而英文的称呼相对来说条条框框比较少,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直呼对方的名字,无视对方的年龄、身份或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我认真地阅读了李镇匹老师的一些著作,也在网上登陆了他的博客。他的一个教育艺术理念就是:尤为注重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对学生的称呼。最令我难忘的是,李老师称呼学生时的高超“艺术”。 李老师在与学生的书信交流巾,开始的称呼都是亲切地称呼学生的名字,如:在给雷雨龙同学的一封信巾他对雷雨龙同学的称呼是雨龙同学;落款总是你的朋友:李镇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