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的同志提出,正面宣传是表扬,那么,批评揭露是不是就是反面报道,因而根本不能搞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简单地来看问题。判断一篇报道的性质,要看报道的内容,即所报道的事实是什么;也要看报道的形式,即怎样表达事实的。这两个方面都不能忽略。但是,归根到底,是要看作者是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观点来进行报道的。正面的事实,于我有利的事实,一般来说,写出来的是正面报道。但是,是不是全都如此呢?如果立场不同,也不一定。我们以北京解放的报道为例来看看。北京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进驻北京,这是人民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震动世界。新华社报道了解放  相似文献   

2.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学员也许要问:正面报道哪来的负面影响?什么样的正面报道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什么叫正面报道?至今尚未见确切的、科学的、权威的定义。新闻书籍也未见专题叙述。但是,新闻从业人员,从编辑记者到通讯员,倒是把它当作专业术语,常常挂在嘴上,一说,彼此便沟通认识心领神会。通常说的正面报道,其实是报道的角度问题,即从正面报道客观事物(有时简化为报道“好人好事”);引申开来,包含有宣扬新事物,展示光明面,歌颂正义,褒奖先进等等意思。正面报道既然是个报道的角度问题,那么,…  相似文献   

3.
回首自己从事舆论监督报道的经历,我认为,舆论监督报道要想取得较好效果,必须学会在党和政府明令禁止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结合点上做文章,注重用事实说话,不能为轰动而轰动。唯有如此,才能收到较好的监督效果。不能为轰动而轰动——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相似文献   

4.
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如何看待批评报道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的必要性?我以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应该把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与以正面宣传为主时该不该重视批评报道分开;把批评报道的属性与批评报道的作用分开;把宣传报道分类与宣传报道艺术等人为因素分开。《正确的新闻批评也属于正面宣传》(见《新闻战线》1991年第4期)与《批评报道不能列入正面宣传》(同上)两文,从题目来看是对立的,但从内容上看,所引论点、论据却基本相同,只是各自作了不同的发挥。前者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问题就出在没有注意上述三个“分开”。  相似文献   

5.
有的同志认为“正面宣传为主”就是指在数量上占优势,甚至主张正面报道和非正面报道的比例应为二八开或一九开。这样的比例是否妥当,我以为值得研究。特别是当前,一切要从有利于稳定这个大局出发,自然更要慎重。实际上,现在各新闻部门也是非常谨慎的。据有关资料统计,非正面报道大约控制在1%到5%之间。不过,现在读者和听众、观众也有些看法,就是批评性报道少了一点,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新闻报道既不能激化社会矛盾,又不能丢掉批评这个有力的武器,这个“度”要掌握好是不那么  相似文献   

6.
所谓经济信息报道,是通过新闻媒介,利用新闻形式来传递经济信息的报道。那么,它与现存的经济报道是什么关系呢?经济信息与经济新闻,二者有交叉的部分,都报道了一个事实,反映了一个动态,但二者又有质的区别:经济新闻不能超前,是被动的反映,经济信息报道则是为指导生产、经营,要未雨绸缪,要求「超前」,不能放马后炮;经济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越新越好,而  相似文献   

7.
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如何看待批评报道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的必要性?我以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应该把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与以正面宣传为主时该不该重视批评报道分开;把批评报道的属性与批评报道的作用分开;把宣传报道分类与宣传报道艺术等人为因素分开。《正确的新闻批评也属于正面宣传》(见《新闻战线》1991年第4期)与《批评报道不能列入正面宣传》(同上)两文,从  相似文献   

8.
新闻摄影要不要进行深度探索?这在新闻界,甚至在新闻摄影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新闻摄影是运用照相机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拍照、机械记录,还讲什么深度。这种看法阻碍着新闻摄影向深度发展。我认为,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一样,不仅要传播新闻事实本身,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事实表达时代的某种思想与观点,因此必须在报道深度上多下功夫进行研究. 那么,如何增强新闻摄影的深度?我以为应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立意要高。就是说摄影记者选定的报道主题,要紧扣时代脉搏,揭示时代特征,弘扬时代精神.这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同为一旨。从一些报纸上的新闻照片看,有相当多的作者不  相似文献   

9.
赵启正先生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主任,他在2003年12月3日的一次报告中提到了关于怎样看“负面报道”的问题。《新京报》在2003年12月4日报道这则新闻时用字不多,兹照录如下:“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我们需要辨别什么是正面,什么是负面,说我们的不好就是负面消息吗?不是。判定这  相似文献   

10.
有的同志认为“正面宣传为主”就是指在数量上占优势,甚至主张正面报道和非正面报道的比例应为二八开或一九开。这样的比例是否妥当,我以为值得研究。特别是当前,一切要从有利于稳定这个大局出发,自然更要慎重。实际上,现在各新闻部门也是非常谨慎的。据有关资料统计,非正面报道大约控制在1%到5%之间。不过,现在读者和听众、观众也有些看法,就是批评性报道少了一点,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新闻报道既不能激化社会矛盾,又不能丢掉批评这个有力的武器,这个“度”要掌握好是不那么容易的。特别是各新闻媒介的“把关人”,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那种“一朝遭蛇咬,三年怕井绳”,干脆不搞批评报道,免得找麻烦的想法,是可以理解而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正面报道与正面效果新闻应该是有“眼睛”的,否则就不存在我们常说的敏锐与不敏锐了。于是,怎样寻找与发现生活,就成了新闻理论与实践永久性探讨的问题。“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求光明。”诗人可以睁一眼闭一眼,用灵感的“眼睛”去寻求生活;作为记者,感性与理性两只“眼睛”都要睁得大大的。新闻是撰稿人脑、手的副产品,所以,新闻的真实首先依赖于新闻撰稿人的真实。如果一个人虚伪地面对生活事实,通过文字所反映出来的事实也会是虚伪的。  相似文献   

12.
正面报道隐含着的负效应给社会造成的伤害,有的比正面报道所产生的作用要大得多。这类报道的特点,一是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并无主观上的臆造,就报道所涉事实本身而言,真实,准确,文字表达也无明显不妥;二是当读者就新闻事实思考时,即可感到内含着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成份;三是隐蔽性大,危害大,宣传效果差。 为了进一步认识这类报道的特性与危害。我们先分析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13.
报道题材、报道方式与传播效果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题材指的是新闻生产的原材料,报道方式则指报道者将新闻事实示于人的方式。报道题材的正面或负面,是寓于事实或信息之中的内在性质上的区别。而传播效果的正面或负面,则属于新闻经传播以后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的差别。报道题材的正负与传播效果的正负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报道方式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4.
从目前的现状看,各级党报的正面报道总量很大,但就舆论引导水平和质量来说,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很多正面报道没能做成舆论热点、社会亮点、群众关注点。 那么, 如何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报道?中宣部提出了"三个提高",即:提高正面宣传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用新闻手段传递经济信息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闻现象。是随着社会对经济信息的需求而产生的。所谓经济信息报道,是通过新闻媒介,利用新闻形式来传递经济信息的报道。那么,它与现存的经济报道是什么关系呢? 经济信息与经济新闻,二者有交叉的部分,都报道了一个事实,反映了一个动态,但二者又有质的区别:经济新闻不能超前,是被动的反映;经济信息报道则是为指导生产、经营,要未雨绸缪,要求“超前”,不能放马后炮;经济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怎样让正面报道常报常新--关于提升正面报道水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面报道是新闻媒体的"常规武器",新闻界在贯彻正面宣传方针中也取得很大成绩.但在新时期,正面报道遇到新挑战,似乎成了新的"难点".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众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对正面报道的要求更高了,如果媒体充斥平平淡淡、不痛不痒、模式成套的正面报道,受众就不欢迎.因此,创新与突破是当务之急.要创新突破,首先要在正面报道上解放思想,破除一些旧观念、旧框框.我认为,在新闻实践中,正面报道存在以下一些思想误区: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正面宣传?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效果的好坏是检验一种宣传是不是正面宣传的唯一正确标准。”意思是:社会效果好的报道,就是正面宣传,反之,是非正面宣传。还有的人把批评报道也划在正面宣传之内,说什么“把批评性稿件笼统地划在正面报道之外,也是不妥当的”。我认为,正面宣传是指事物好的方面的宣传,也就是指积极的事物的宣传。事物有积极的与消极的,有光明与黑暗的,有成就与缺点、错误,总之,是一  相似文献   

18.
正面报道与报道正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这个标题,不是玩文字游戏,也不是绕口令,从事新闻工作的人,现在对什么是正面报道真是越来越迷惑了。有时候我们报纸一篇批评性报道刚出去,相关部门单位的同志便来电要求:“以正面报道为主啊,少搞负面报道!”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党报工作者,坚持正面报道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的,但是,我们在日常的正面报道过程中,也往往存在报道模式化,人物完美化的问题,很难使受众产生共鸣.因此,我们在进行正面报道的时候要讲究一个"新"字,避免老面孔,努力在创新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外宣节目?国家广电总局徐光春局长曾经指出:外宣节目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以事实为主和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所以我们在确定节目选题时,除了方向性、导向性问题之外,要考虑题材内容是否代表地域特点,是否有事实作依据,是否有正面报道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