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炜 《黑河教育》2014,(11):66-66
正教学内容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沙漠里的"船"》。教学目标1.按要求默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2.了解骆驼的生理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教学难点理解课题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播放儿歌《骆驼》)听了这首好听的儿歌,同学们对沙漠是不是更加向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3课《沙漠里的"船"》。(板书课题:沙漠里的"船")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然后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2.
笔者前一段在给学生讲光的全反射现象时,列举了海面上和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现象做例证。但有学生马上提出,电影《海市蜃楼》是发生在沙漠里的故事,那姑娘的蜃景怎么是正立在空中的呢?对此,笔者认为影片中该段画面有违常识。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全反射而产生的。它可以发生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空,也可发生在无风的沙漠里,且多在炎热的夏日。海面上的蜃景  相似文献   

3.
《沙漠里的船》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它主要介绍了骆驼为什幺能成为沙漠里的交通工具的原因,以及骆驼的“特点、本领、用途”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教学中,应着重指导学生注意下列问题:(1)弄清为什么把骆驼叫做沙漠里的船,认识事物之间普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可时下有这样一种奇怪现象:不管什么学科,要进行教学的是什么内容,如果参加评比、展示、学习、检查,要是不用多媒体就一票否决,仿佛不用计算机就不是现代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哇啦哇啦报》消息,信不信由你:奇怪,奇怪,真奇怪,沙漠里竟然长出了一个超大的蘑菇!你看,下面一根细细的“脖子”,上面顶着一个“大脑袋”,那不是蘑菇,还会是什么?只不过经过几百万年的风吹日晒,这个大蘑菇已经变成了坚硬的蘑菇化石了。【动脑筋,猜猜看】1.这肯定是蘑菇化石。北京猿人的头盖骨都变成  相似文献   

6.
《沙漠里的船》(人教版六年制第六册)主要讲了骆驼的生理特征和适应自然环境的特殊能力,说明它为什么被称为“沙漠里的船”。教学这篇课文应针对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抓住事物特点”和课文特点,抓好重点段(第1自然段)的教学。 第1自然段紧扣“骆驼能生活在沙漠里”,通过句子之间一因一果的关系,层层说明它在特定环境下的生  相似文献   

7.
备课,是教学的常规工作,也是以往常说常写的旧话题。传统的备课,只注重教学前的备课,对教学中、教学后的备课,往往重视不够,没有形成一以贯之、追踪始终的备课理念。面对当前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语文教师应注意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尤其要注重“五级备课”,落实好“五个抓”,以此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是一级备课,即个人预案。这也是传统教学工作中最注重的一个环节。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平台。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课的教学,有教师设计为三步:1.用15分钟…  相似文献   

8.
魔法棒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大叔发现了和《哈利·波特》里的魔法棒一样不可思议的奇怪现象,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大叔一起开始今天的研究吧!  相似文献   

9.
《回声》讲的是一只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它奇怪地问妈妈,青蛙妈妈以石击水,以水波作比,使它明白了那声音就是回声。课文用童话的形式,生动地解释了回声这一自然现象。在教学中,我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借助电教手段直观形象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回声这一熟悉而难懂的现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投放幻灯片,让学生感知回声产生的环境。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讲的是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了奇怪的声音。这部分是课文的一个侧重点,  相似文献   

10.
《少年科学》2007,(11):4-5
沙漠里的旅行者经常看见一种叫"海市蜃楼"的奇怪景象。这种景象出现时,地面上方的空气温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11.
日记一则     
今天吃午饭,妈妈吃黄鱼头,竟吃出一粒石头,妈妈说,这是正常现象。我觉得很奇怪。吃完饭,我就查阅《十万个为什么》,终于在动物这一栏里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2.
说明文一般来说总是着重平实准确的说明,文章只要求简明、周密、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说清楚。因此这类文章就给教学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贯常认为说明文枯燥平淡乏味,没有可讲性;学生读起来如喝白开水,不肯下功夫研读。然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却不同,它以精巧的构思,有趣的画面赢得了读者的兴味。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以他那清晰的科学头脑,广博深入的实地考查经历,趣闻多见的材料,娴熟精炼运用语言的能力,将这篇说明文写得富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真不愧为大家手笔。  相似文献   

13.
一、课文简析及训练目标《沙漠里的船》是一篇说明文,文章通过对骆驼的生理特点及其适应沙漠环境特殊能力的介绍,说明它适宜于做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此文段落分明,条理清楚,句与句、段与段、段与篇联系紧密。课文分两段,两段为因果关系,第一段先交代骆驼生活在沙漠里,接着讲骆驼的生理特点及其作用。这部分大多采用因果句式,把骆驼的生理特点和作用的关系讲得很清楚。第二段讲骆驼在沙漠里的特殊本领,这一段先讲在沙漠里行动的困难,再讲骆驼的本领,句与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突出了骆驼的特殊本领。课文特别注意了骆驼与沙漠的内在联…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10,(10):9-10
温柔的王妈妈说,奇怪奇怪真奇怪,平日里的"超级无敌淘气大王"王奕涵只要一拿到新鲜出炉的《新作文》,总会像变了个人似的,突然安静起来,认认真真地读起书来。妈妈说,家里的淘气小子是《新作文》的忠实粉丝呢。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备课札记《沙漠里的船》(五年制六册第18课,六年制六册第8课)学贵有疑。教学本课时可采用“步步设疑,探究寻因”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简述如下:一、课前设疑。了解沙漠特点是理解课文的前提条件。为此,课前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沙漠是什么样子?它有什么...  相似文献   

16.
时光穿梭机出现了故障,卡丁意外地被困在了沙漠里。本以为神秘骆驼的出现会带来转机,没想到,卡丁突然晕了,醒来时竟然身处森林之中。奇怪的事不断发生:大树开口说话,巨蛇看守着五兄弟,老树精竟然变成了蜥蜴……在这片沙漠里的神秘森林中,到底有多少奇怪的事在等着卡丁?卡丁能否安全地离开这片魔幻之地?  相似文献   

17.
【总体阅读思考】这是一篇解说事理的说明文。作者是卓越的自然科学家竺可桢,以他深厚的学识,准确、生动的语言,对沙漠里的种种奇怪现象,作了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学习本文,一方面使我们获得一些光学、声学以及其它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同时从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体会到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极  相似文献   

18.
在适时教学模式里,学生能够自主地吸收信息技术知识,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本文以《文件的下载》一课为例分析了适时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教学陷入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教师拼命讲、学生依旧犯老错误,教与学在一个非常繁重的环节里艰难前行.关键是教师没能找到学生解题为什么总是犯那些犯过错误的原因,这也是教师教学需要反省之处.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缘起在多年教学外国小说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怪问题:《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凭一个人为什么可以影响甚至钳制全校乃至全城所有人的思想?高尔基的《丹柯》为什么那么像民间故事?《娜塔莎》中的犯花痴少女要跟人私奔,为什么说她是托尔斯泰笔下最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