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面对买方市场:中国的传播业已进入“营销时代” 仅仅在十年前,市场之于新闻传播的作用对于绝大多数中国新闻业者来说,还是一种另类的学术概念;仅仅在五年前,我们的理论家们还在那里审慎...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中国的文化市场和媒介资讯中,各种“传统文化”正显现出“复活”、“复兴”之势。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概念强调了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中作为“意见领袖”的作用。而“传统文化”若要进入现代中国受众的视野,并让他们接受,亟需“两级传播”的中介功能和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仅仅在十年多前,市场之于传媒的作用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传媒业者来说还是一种另类的学术概念;仅仅在五六年前,我们的理论家们还在那里审慎地探讨“市场”这个概念该不该引入或在多大程度上引入新闻传播领域的务虚性问题,而在今天,几乎每一个传媒中人都在关心和议论媒介如何在激烈竞争的传播市场上抢滩占位、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操作性问题了。  相似文献   

4.
巩晓珂 《今传媒》2023,(4):120-123
“仪式感营销”是在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概念上发展起来的。2022年“樱花季”,各大品牌将“仪式感”运用到营销策略中,结合跨界营销、社媒营销、小众营销、视觉营销和文创营销等方式打造了营销界的“春天”。除了将“仪式感”运用到营销策略中,品牌还需深耕中国文化基因、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增强品牌活力、注重“游戏性+体验感”,才能在下一个“季节限定”中脱颖而出,使品牌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田  许杰 《新闻实践》2012,(1):13-15
三年前,集团开始了以全媒体生产、全介质传播、全方位营销为特征的全媒体运营,在中国传媒界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我们那时的心情是战战兢兢,三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战战兢兢。上一次的“战战兢兢”是因为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心中有点后怕;这一次的“战战兢兢”,却是担心跟不上全媒体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有效的传播能够激发和提升营销效果,通过对具体营销案例的分析,加深对于图书馆营销的认识。[方法/过程] 以2020年端午期间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事件为例,还原整个事件的传播过程,指出行业媒体在图书馆营销传播中的重要性,并借鉴传播学“议程设置”概念探讨图书馆和行业媒体如何通过传播议题设置及内容策划开展常态化营销工作。[结果/结论] 图书馆的专业能力是图书馆营销的基本前提,行业媒体传播内容的系统性策划是引导公众关注图书馆的有效途径,同行聚力是实现营销效果最大化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媒体告别了短缺传播之后的今天,中国的传播业进入了“营销时代”。例如浙江杭州仅省市电视媒体就多达11家,电视用户加装机顶盒后.杭州观众可以收到的电视频道多达100套以上。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受传者选择余地也自然愈来愈大,传播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营销成了电视媒体确保自己的竞争活力而必须采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周丽娟 《编辑学刊》2023,(1):101-105
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方式主要是图书商品输出和图书版权输出,然而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实体图书出口数量近年来呈下降态势,且无论是图书商品输出还是版权输出,贸易逆差依然较大,中国图书国际传播状况有待改善。海外P O D可以实现海外本地化印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成本和库存成本,同时又可以利用其全球化的营销渠道,快速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有利于创新中国图书“走出去”模式,提升中国图书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9.
王梅 《声屏世界》2007,(11):52-53
从非理性到理性,央视标王带给市场的震撼已经远不如13年前,有专业人士不同意继续使用“标王”的说法。但无论如何,央视标王一直是广告营销中的一桩样板事件。不同标王的命运变化演绎着中国广告经营环境变化的轨迹。本文以此为主线,从行业和微观角度上分析中国广告经营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张文倩 《青年记者》2016,(30):34-35
“娱乐产品”作为国家形象营销的新载体 互联网时代,受众接收信息的主动性增强,传者应采取以认知主体为中心的服务式传播和对话式传播,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从“宣传”到“营销”,正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阅听模式和传受关系对传播者提出的要求. 就国家形象的传播而言,从“宣传”到“营销”实质是将传播行为从政府体系向市场体系转移.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国家形象的传播是将国家形象作为一种特殊信息进行输出,对于受众来说是一次以时间、情感和意识为货币的信息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1.
整合传播:媒体争夺眼球的杀手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朝华 《新闻记者》2002,(10):16-18
“整合传播”风起云涌“整合传播”概念源自美国营销界 ,从1998年开始在国内流传 ,如今已成为营销广告企划界进行项目策划品牌推广的主要手段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那些“新闻炒作”与“媒体公关” ,就是广告企划部门在为广告主服务时利用传媒的一种方式。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 ,如何有效抢夺消费者的“注意力资源” ,是广告公司获取广告主信任的不二法门 ,因此 ,在广告界“整合传播”几乎成了一门显学。依据广告人的说法 ,整合传播的目标是致力于经营品牌关系 ,以此获得顾客的信赖和忠诚 ,达到积累强大品牌资产的目的 ;“整合传播”…  相似文献   

12.
企业“事件营销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不断涌现,信息呈海量增长,各种企业资讯铺天盖地、无孔不人,使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因此,企业为获得更高的利润,更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的新的营销传播策略以获得市场关注。“事件营销传播”就是企业所采取的新型营销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广告传播及事件营销的概念入手,阐述事件营销对广告传播的重要意义,提出广告传播中运用事件营销的四大策略:公益活动,企业品牌、产品特性与营销事件之间的连接点,制造有“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和积极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14.
高菲  陆地 《现代传播》2005,(6):90-91
一、倾斜的“二元”媒介市场中国和西方有不少学者在研究中国的时候,都曾提出过“二元”的概念。在这些研究中,有的是从社会结构着眼,有的是从经济结构入手,有的是从文化结构分析,有的是从地理结构探求,内涵不尽相同,但是,学者们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国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城市中国”,一个是“乡村中国”。其实,如果从媒介传播的角度去研究,中国的这种“二元”结构更典型。由于城市经济发达,市民收入高,文化传播机构也主要分布在城市,所以,城市理所当然地就成了一切文化媒介关注的焦点和传播的主要市场;人口更多、地…  相似文献   

15.
刘兵兄,要讨论霍金,你自然是“当仁不让”了——你是为霍金著作在中国的传播立下过汗马功劳的。10年前你为霍金《时间简史》中译本策划的广告语“阅读霍金,懂与不懂都是收获”,至今仍被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用在《大设计》中译本的营销上。  相似文献   

16.
国际传播学界关于来源国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以往的研究证明了来源国效应的存在,但关于中国的相关研究就非常有限,加之2007年7月以来,“中国制造”经历了一波“信任危机”,使得在中国市场上开展的针对外国消费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来源国效应研究变得尤为迫切。本文即采用实验法来探究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外国消费者如何看待“中国制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对中国品牌建设有怎样的影响,中国品牌的对外营销该如何改进等等。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也为我国针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对外营销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Uber作为一款打车软件自进军中国市场以来不断成为话题中心,但用户量却在争议声中不断上涨,迅猛发展的速度让它升级为近年来的一种现象级企业,引发了各行各业对于其带来的新的传播现象的热议。本文通过分析Uber在国内进行营销的典型案例,研究了Uber在中国市场的传播模式,深入思考了Uber自身的传播思想和优势,并探讨Uber传播模式能够在国内迅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仅仅在十多年前,市场之于传媒的作用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传媒业者来说还是一种另类的学术概念;仅仅在五六年前,我们的理论家们还在那里审慎地探讨“市场”这个概念该不该引入或在多大程度上引入新闻传播领域的务虚型问题,而在今天,几乎每一个传媒中人都在关心和议论媒介如何在激烈竞争的传播市场上抢滩占位、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操作性问题了。 事实上,近20年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单一报种时期”,这一时期,不但报业现模小,而且从品种上看几乎清一色地都是机关报;继而是改革…  相似文献   

19.
来源: 这是曹扬先生在《营销编辑——最缺乏的工种》一文中提出的名词概念(全文载于《出版广角》2003年第一期)。 内涵: 营销编辑是在“策划编辑”的基础上分化出来,但又有别于“策划编辑”的概念。从业人员要具有很强的市场综合判  相似文献   

20.
美国营销战略家、“定位”理论之父杰克·特劳特在《定位》一书中说:“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一言以蔽之,就是‘定位’。”①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报纸定位问题也越来越重要。定位,既是名词,又是动词。作为名词,“定位”是报纸所在的位置;作为动词,“定位”是根据客户需求确定自身的位置。所以,定位,不仅仅是对报纸所处位置的认识和判断,不仅仅是一种寻求恰当市场空间的策略,它更是一个全方位的办报过程,应该全程管理和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