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家长的一般都有体会,幼儿的早餐是最难对付的。有的幼儿早晨要赖床,弄不好还要发睥气。而家长的上班时间一般早于幼儿园的进园时间,本来就象打仗一样匆忙的早晨,加上孩子的不听话,就增添了更多的烦恼。“管他吃多吃少,送走拉倒。”“不吃饿他自己。”“早餐马虎点,晚餐补回来。”日常生活中,“早餐应付”的现象是极普遍的。早餐马虎不得。幼儿生长发育快,让幼儿吃得好,吃得饱,这是促进他们身体发育健康、正常的重要因素而早餐又是关键。那么怎样改善呢?除了有条件的幼儿园安排早餐或供应早点  相似文献   

2.
盛晓阳 《父母必读》2022,(9):100-105
<正>一日之计在于晨。一份美味营养的早餐,可以唤醒人体,维持全天的活力。吃好早餐,一直被作为健康饮食习惯的推荐重点。对处于快速生长期、学习紧张的孩子来说,吃好早餐更显重要。针对学龄期的儿童,2022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地指出要“吃好早餐”。相对于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学龄期儿童常因为要赶着去上学,早晨时间匆忙而忽略吃早餐这件事,不好好吃早餐甚至不吃早餐,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对孩子的学习、情绪等都会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侠 《大学生》2015,(6):28-29
早晨,当你习惯蓬头垢面出门,用小三轮载着准备上学的孩子途经王姐的早点摊,陡然发现,昔日闹哄哄排的长队没了,众人低头在冷风里吸溜吸溜吃豆腐脑的声响也没了,再一看,门上贴了条,字是手写的,“早点回家过年!”饿肚子的孩子笑,觉得此句不通,又有歧义,指正:“是早点摊的主人回家过年,不是早点回家过年。”你也跟着笑,才意识到又是一年回家时,年关到了,这“早点回家”陆续拉开一系列村子里其他行业的回家大幕,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你不能再偷懒,三四块就能打发的全家早餐没了,你每天至少得早起四十分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营养学会理事长、南京医大教授马凤楼认为,在孩子吃早饭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少误区,因此应加强对孩子吃早餐的科学引导。马教授介绍说,早餐要“吃饱、  相似文献   

5.
我国素有“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说法,这是饮食的科学总结。但是,却有不少家长与儿童对吃好早餐不大重视。认为:“早点,早点,一点一点,不饿就行。”有的儿童甚至根本不吃早餐,这种习惯很不好,将会影响健康。  相似文献   

6.
<正>爸爸妈妈都知道早餐对孩子有多重要,可偏偏孩子早上胃口最差,爸爸妈妈又急着去上班,哪有很多时间精心准备早餐呢。其实爸爸妈妈为孩子准备美味早餐并不需要太多时问,您不妨学习以下的早餐做法——  相似文献   

7.
早餐有益     
马塞诸塞综合医院的心理医师米歇尔·墨菲及其同事证明吃早点对孩子确有好处。墨菲大夫与他的同事,在三所学校主持过一项免费早餐计划:不论家庭经济情况好坏,向全校学生提供免费早餐,以便弄清楚吃早餐究竟会有什么好处。在实施这项计划前,墨菲等研究人员抽样会见了三所学校平均年龄十岁出头的上百名学生,同时还采访了这些学生的家长和老师,了解每个孩子是情绪饱满,活泼向上,还是无精打彩,烦恼苦闷。研究人员还调查这些孩子上学、迟到。学习成绩和吃早餐的情况。经调查研究人员发现,早餐至少多吃20%为准,饭量大增的孩子,学习成…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中的重要角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而且是终身教师。这终身教师的讲台不只是“三尺”了 ,可以是“一日三餐”的桌上 ,是倾家旅行的途中 ,还可以是每天休息、聊天等时候。可以说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所不在的。很多父母只认为与孩子坐下来严肃谈话或因听到对孩子不利消息时对孩子大打出手就叫家庭教育。其实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分一秒都无时不在影响教育你的孩子 ,若将平时那些平淡、无奈、低极趣味的内容改变一下 ,利用和注重对孩子能进行正面教育的内容 ,那将会取…  相似文献   

9.
早点来接我     
赵月华 《学前教育》2011,(12):47-47
每在幼儿园门口晨间接待,总能听到孩子叮嘱父母“早点来接我”、“第一个来接我”、“别忘了第一个来接我”。这些话的意思都是“我要早点回家”。在幼儿园工作多年,我对这类话早已习以为常,甚至有时还想“这孩子真哕嗉”、“这孩子好粘人”。  相似文献   

10.
教你有商量     
一位访澳归来的同志,著文介绍澳大利亚一个传统的家教方法,就是“蹲下来同孩子说话”。澳国的朋友告诉他:“我们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同我们讲话的。孩子也是人,也是独立的人,只因为他们比我们矮一些,我们就应当蹲下来同他们说话。”该同志认为:在同一个高度上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的事情或问题的认真关切的态度,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尊的人格云云。我想,这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我们未必能够学到。这并非我们缺乏对孩子的爱,而是缺乏一种平等的意识。只看老祖宗留下的“教育”二字便知。…  相似文献   

11.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世上最好的教育,希望让他(或她)成人或成才。但教育孩子不可能像雕刻石像那样,有预定“轨道”。因为孩子是有思想意识的人,我们只要抓住平时的点点滴滴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即使孩子不能“成龙成凤”,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灿烂天地。教育孩子,“批评”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手段,但本人认为家长们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时存在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2.
务本 《幼儿教育》2000,(2):39-39
许多父母常用“不”来回答孩子提出的要求,这是爱孩子、对孩子负责的表现。常用“不”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伤害孩子,对孩子不常用“不”也并不意味着溺爱孩子。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钱国宏 《家长》2013,(10):17-18
孩子六七岁了,还赖在妈妈的床上不肯独自睡觉;孩子都上学了,穿衣洗脸还得大人帮忙……相信很多年轻的家长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诸如此类的难题。我的做法是:狠下心来,早点对孩子进行“分离教育”,使之早日进入角色,学会自强自立。  相似文献   

14.
吃法一:“回味早餐” 早餐内容:剩饭莱,或剩饭菜炒饭、剩饭菜煮面条等等。 受欢迎原因:不少家庭“煮妇”都会在做晚饭时多做一些,第二天早上给孩子和家人做炒饭,或者把剩下的饭菜热一下。这样的早餐制作方便,内容丰富,基本与正餐无异,通常被认为营养全面。  相似文献   

15.
孩子开学就上六年级了。5年来,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前几天到学校开家长会,我竟沾了孩子的光,一起开会的家长说我“教子有方”,非要我谈谈是怎样辅导孩子学习的。这真叫我犯难了。我并非“保守”,而是确实没有那么“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除了遵照老师的要求,按时给孩子的作业或试卷“签字”外,恐怕极少对孩子说过这道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家庭对如何开展游戏并在游戏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开展家庭游戏的意义及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家长认为游戏不过是孩子的兴趣活动,可有可无;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热衷于游戏是贪玩,浪费时间;有的甚至对孩子说:“好孩子是不玩的。”殊不知由于家长长期忽视孩子“要游戏”这一基本要求,会影响孩子运动能力、认识能力、社会性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对孩子应亲切和蔼,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怯生”的标签,这点特别重要。大量事例证明,贴上“怯生”标签的孩子日后真的会更怯生。二、切勿嘲笑或责怪孩子,因为这会使孩子怯生心理加重。家长应鼓励孩子接触陌生人。三、引导孩子从小多与人交往,爱周围的人,爱同龄小伙伴。家中来了客人,可让孩子给客人送糖果,  相似文献   

18.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的一点不足或在某方面显得迟钝些,就认为孩子是“朽木不可雕”,也有的父母看到孩子能画几笔或能唱歌跳舞,就认定孩子具有艺术“天赋”。父母对孩子认识上的片面性,一方面会限制孩子的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家长有针对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9.
“天下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我总觉得,现在对孩子“抠”一点有好处。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忽视了对孩子的“寒教”。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决不能让孩子吃苦;有的家长认为;我就这根独苗,挣的钱就是给孩子花报。他们对孩子百依百顺,娇惯溺爱,使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花钱如流水的坏习们,结果是留了孩子,白了父母。”寥数”,是国商以来就认国了的数目6人的‘自请”;现实更活中就青许分卖到的“寒数”事例。委法自纠亏政长鲁董建华之父乃“担民住大部五*一,因调自国改国…  相似文献   

20.
在讲究教育 艺术的今天,一个忙碌的父母最具挑战的就是对孩子说出恰当的“好话”。专家认为赞美孩子、鼓励孩子,说一些令孩子振奋的话,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以下是家庭生活教育家查尔斯·史密斯总结的一些优秀父母常对孩子说的100句话。这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