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子》(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文章,记述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本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相似文献   

2.
王辉 《考试周刊》2013,(11):30-31
<正>教材简析:《金子》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22课,主要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开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指望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本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但其中蕴含的道理较为深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勤劳致富,而要充分认识到彼得身上所具有的坚持不懈的品质和眼光独到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在课改的不同时期,黄元虎老师先后在区、市、省级赛课或观摩活动中三次执教同一篇课文《金子》,从忠实执行者到合理拓展者,再到大胆创生者,教师的课程角色意识正逐步唤醒,课程实施行为在不断改进。黄老师横跨12年的行与思告诉我们:一个有责任感、有坚持心的反思型实践者,必然会在静悄悄的改变中,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闪光的金子"》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四册中,一篇记述上海市水电修理工徐虎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文质兼美的课文。"闪光的金子",是人们对徐虎高贵品质、奉献精神的评价和赞美,有积极的导向意义。然而,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一个女孩举手发问:"老师,徐虎为大家服务要不要钱啊?"石击起千层浪!很显然,这一疑问是孩子对课文浅层的浮光掠影的理解,是孩子价值意识的一种萌动,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在孩子头脑中的折射。这个问题不是以简单自勺"要"与"不要"所能回答的。解疑的最佳途径是回归文本,引导学生阅读探究。  相似文献   

5.
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基本矛盾之一。本文在解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认为学生独特体验应建立在文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这需要教师的灵心、慧眼,更需要教师通过平等对话、争议思辩等策略引导学生走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学定位想象力是构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文本、诵读文本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在关键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体味作品的内容、情感、道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就《金子》这一课而言,熟读了文本后,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彼得能找到“金子”,而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我们要抓关键处,展开想象,引领着学生一起去探寻答案。  相似文献   

7.
韩少功的《月夜》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让人心向往之。文章首先围绕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对《月夜》展开解读,其中,分析艺术特色是从清新隽永的语言、精巧的构思、鲜明的对比修辞手法三方面入手。然后基于课标的学段目标、学生学情,文体价值以及单元编排的要求,提出《月夜》的教学价值为掌握对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喧闹的城市生活的厌倦及对平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最后推荐《月夜》编入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这一要求,结合农村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本课设计试图突出预设,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注重提升朗读、感悟的层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中产生年代最早、孕育时间最长的一个故事。课文根据叶圣陶先生的《牛郎织女》改写,既保留了传统民间故事的基本元素和框架,又融入了作家创作,还体现了编者意图。民间故事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适合"讲"是这类文本的特质。顺着"讲"的思路去解读课文,感悟一代代劳动人民用什么方式讲故事、如何把故事讲清楚及用故事传达了什么,就能准确把握这类文本的特质与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信客》选自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同时也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但对于其教学价值一直在不断探究。因而,从文中的细微处见城乡的隔膜、矛盾处见信客职业的凶险来解读文本,从而发现新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六年级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曹敬庄以独特的视角、生动而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描绘了湖南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景致,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野。教学中,我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学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尽情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之美,并从中体  相似文献   

12.
李海林先生的语文学科理论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认可——文本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或传达一种事实的信息,或传达一种思想情感的信息,即文本的"原生价值"。文本进入教材之后,在"原生价值"的基础上,又产生出了"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就是"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言语  相似文献   

13.
拜读陶建老师的《拿来主义》(鲁迅)教学设计,印象深刻的有如下几点:其一,思路清晰,不枝不蔓。解读文章犹如解剖麻雀,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教学一篇文章却不能面面俱到,否则就会淹没教学重点,各篇教学无所侧重,这是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该教学设计从文章思路入手,不枝不蔓,一以贯之,层层剥笋。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备课的重要环节,文本解读为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最大可能。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为追求教学的精彩,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一味求新、求深,导致对文本的偏读、误读。建立在这种解读基础上的教学,必然会走向歧路,甚至与课程目标背道而驰。我们认为,文本提供了基本的框架,这就为所有的解读行为设置了基本的价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不甘心”、“发现”、“若有所悟”、“全部精力”、“不无骄傲”、“真金”等词语,在体验彼得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提高对词句的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找准切入点,使文本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显得尤为重要。何谓切入点?切入点就是突破口,是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文本的最佳着力点,可以使课堂教学由浅入深,凸显出文本的教学价值。以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金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讲了一个叫彼得?弗雷特的人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涵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对学生进行理解、感悟、想象及朗读能力训练的好材料。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注意重点词句和标点符号,展开想象,深入文本进行感受和体验性阅读,在朗读中感悟到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所谓真金,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一些优秀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时,要能够从专业阅读的角度出发,不仅要关注文本自身的价值,更要聚焦文本的教学价值.文章以《散步》为例,分析了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时应如何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和教学价值.语文教师只有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相似文献   

19.
一、“知道羞耻。不是坏人!” 【教学内容】《林冲捧打洪教头》 师:洪教头是坏人吗?如果不是,请说明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在于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平台,当师生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往互动而实现有效探究时,语文教学将会达到以文本解读为基础、以问题探究为向导、以提高能力为抓手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深入研读文本,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文字,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语文素养。笔者认为,在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