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人文精神"其精髓是"以人为本",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达到解放人、发展人、提升人的目的。如何充分认识人文精神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热爱 相似文献
2.
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也就是说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其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而终极目的是培养人。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了。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师更应在语文课堂中努力探究、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那么,在语文课堂中该如何贯 相似文献
3.
一.缘起一位朋友要上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客气地对我说,这文章该怎么上呢。对呀,该怎么上呢?以前,我总觉得这篇文章较浅,没有什么深度,人物形象一目了然,几乎就是什么脸谱式的,情节也很简单,几乎没什么跌宕起伏,讲什么呢?苦想之后,一无所得。走进教室,只见两位同学在为一道数学题争得面红耳赤,这样理解不对,不能离开原题目,走,问老师去。我们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对,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不能离开原题目。那就让学生自己没有禁忌地读,没有预设地走进文本,没有羁绊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吧。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想]1.本板块的话题是精神支点,在主人公贝尔曼的身上闪耀着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性的光辉,成为生命延续的精神支点。引导学生感受贝尔曼震撼人心的人性之美,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人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怀,就是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对自身生活得更幸福、美好、自由的文化关切。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容本身就是传播人文知识,教育过程也是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塑造,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当前的语文教学仍然问题多多,其中比较严重的是人文精神的流失。有些老师把最具人性之美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僵化的应试教育,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它应 相似文献
7.
选进教材的文章本来作为公众读物,自身具有特定的文学价值,一旦被编者选进教材后,即被赋予了一定的教学价值。这些文本的归类编排、文本教学价值的确定,体现了编者依托教材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建立阶段性语文学习体系的意图。作为教者,要做到系统审视整套教材、准确理解编者意图,对整套教材语文能力建构体系熟稔于心。因此,教者拿到一篇文章后要思考几个问题:这篇文章凭 相似文献
8.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课标明确指出了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求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青少年学生在接触社会、经历人生的过程中,也逐渐体悟、认识了人生,逐渐懂得了什么是善恶、美丑、真假,初步学会了对社会上的人和事作出价值判断,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也有所设想。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对学校教育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生命的教学,它本身就栖居着烂漫和诗意,作者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体现出人文的精神,那么,它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学。人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从小净化孩子们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务之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伪"导"之殇近来听了省城教学能手评选的四节竞赛课,共同特点是,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说,老师尽量少说或不说,授课教师力图通过自己的"导"来彰显学生这一"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看上去这些老师的动机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一堂课下来,清点学生收获的时候,却发现老师给学生的寥寥无几,学生生成的东西更是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1.
汉语作为母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而且是在其中积淀了民族的睿智、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的精神的特殊载体。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材是人文教育的载体,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使他们真正成为有思想、有道德修养的人。 相似文献
12.
常晋芳 《中小学作文教学(小学版)》2011,(19)
早在上个世纪,叶圣陶就说过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必不可缺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可见语文在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语文学科具有基础的全面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走语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文知识分子的语文教师对人文精神的价值具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他们呼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尊重人的情感需要,弘扬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捍卫人的尊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培养完美的人格,使人文精神充分地张扬起来。 相似文献
14.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省推进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在语文课程教材中,外国小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分别是必修二中的美国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苏联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德国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3篇,必修三中的英国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以及必修四中的法国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除了必修教材(苏教版)中有5篇外国小说之外,还有一本人教社的《外国小说欣赏》被浙江省高中新课改确定为选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向纵深方面,改革中所探索的国内外大量的课程理论和课程建设,无疑对中学语文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教师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 相似文献
17.
<正>我总在思考:残忍是否是人性中固有的?是否我们的教育缺少关于爱的教育?缺少关于爱他人、爱动物、爱自然的教育?丢掉了对他人对世界的真正的关爱,我们容易变得狭隘、自私;只知道人类的生命宝贵,不知道动物,特别是弱小的生命也同样宝贵。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关善待生命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因为"语文代表一个国家的精神、思想、人文底蕴",唯其如此,语文教师应更多地注重在学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学生,以形象唤起美感,叩击学生的心弦,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语文教学应以"以人文教育为本位",这是当前我 相似文献
18.
钱国芬 《中小学作文教学(小学版)》2011,(18)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掘人文因素,渗透人文思想,把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即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陶冶性情,发展思维;让学生在人类历史文化传统中感受人文精神,丰富文化积累;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认识美、创造美。简单地说,就是在注重学 相似文献
20.
祝娜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8,(10)
常常听到家长、同事们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育了.对此,在我看来,语文老师要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究其根源,应该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倾向决定的,尤其是情感美育方面.我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