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在流传过程中形成多种版本,其中有优劣之分。清程余庆著《史记集说》是《史记》诸版本中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善本。不管是在校勘、断句,还是在注释、点评上,它都具有精确凝炼,文字优美的特点。将其同中华书局本对照,更能显示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聊斋》遣词用句常有出典,小说涉及的人名、地名也多非虚构,注释《聊斋》不能想当然或望文生义。小说中一些看似信手拈来的词语,实际上蕴涵深刻,读者只有明白它们的出处,才能够充分涵泳体味其中的雅趣,获得深层次的审美愉悦。今人注释《聊斋》从解析词语出典到深度诠释,应当全面细致,指出作者写作中可能有所疏漏的地方,也许这才有助于读者深入细致地阅读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3.
高校通用的《古代汉语》教材(王力主编,以下简称“教材”),对通假字的注释,大都是言之有据、明确切当的。但由于各种原因,虽经修订,至今尚存在不少问题,给教学带来一些麻烦。笔者用此教材多年。谨将其不足之处列出,并略陈愚见,以就教于该书健在编者与同行、专家。 据初步统计,教材第一、二册巳注明和未注明的通假字共227个(重复出现者只计一次),经逐一考察,其注释无误、前后统一者仅一百三十余字,其余通假字的注释,都有值得商讨之处。概括起来,有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数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工程数学《复变函数》一书,是一本影响大,发行量大,目前己被印刷十七次以上,并且被教育部评为优秀教材的一本大学工科《复变函数》教材,它在高等理工科院校中被广泛使用。下面以2004年出版的第四版十七次印刷的最新版本为准,谈一谈笔者对该书的看法。(以下简称该书为《复变函数》)作为一本使用如此广泛的教材,它的优点自不必说,下面笔者来指出它的不足之处。第一类错误:使用不规范或不正确的概念1、参见《复变函数》p5第十四行:以正实轴为始边,以表示z的向量op终边的角的弧度数θ称为z…  相似文献   

5.
《西厢记》语词的研究,远可上溯到明代。但明人的注释往往未尽惬当,失考之处尚不在少。今人王季思先生校注《西厢记》,方法缜密,断义严谨,创获尤多。祝肇年、蔡运长编著的《<西厢记>通俗注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以下简称《通俗注释》)注意借鉴、吸取古今注家的研究成果,并时有新见,大多数释文也很见功力。与王季思、吴晓铃诸家注本相比较,该书有两大特色值得称道:一是在释词、阐义方面不事征引考辨,而力求浅  相似文献   

6.
这篇文章提出讨论的问题,有的是针对大学古典文学教材对《左传》的选注;也有的是针对今人对左传全书注释的某一条。我觉得注释不确,便提出自己的看法来。 一、为什么“汉水以为池”的“水”是衍文。 《左传》多次用单音词“汉”表示汉水,但现在较通行的版本于僖公四年的传文作“汉水以为池”。这个“水”是否多余?除《释文》说水是衍文,还有王引之根据臧琳的说法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传文是“汉以为池”应该不成问题了。但今人杨伯峻的注本说王说“其实不  相似文献   

7.
《小说神髓》是日本近代文学萌芽时期具有开创意义的小说理论著作,它提出的写实主义文学主张直接推动了日本近代文学的形成。这部理论著作中还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提出作者应该运用文学技巧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迎合低级趣味,而是应该正确引导读者。从现代接受美学和叙事理论对《小说神髓》中关于作者—文本—读者三者进行的分析能够发现该书具有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典籍外译是构建国家文化安全体系的重要手段。国家文化安全视野下,典籍翻译者要树立强烈的文化安全使命感,在翻译方法上,既要关注顺应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顺畅,也要注重灵活采取注释、音译等策略,传达中国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的版本十分繁杂,由于版本的差异造成了其叙事意义的时代性芜杂。《水浒传》不同的版本,不仅文本叙事、文本构成方面存在差异,而且主题意旨、人物形象也有差别。再加上不同历史时代的读者各自的问题视域不同、对小说文本的解读也不相同,它们与文本中的视野产生视域融合,从而生成了各具时代特色的而又五彩缤纷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0.
今人注释古籍,由于看到的参考材料较多,能够择善而从,所以一般胜过前人.但是也有前人说解不误,今人另作新解,反而龃龉难通的.如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现在最通行的《论语》新注本,注释比较精审,译文比较通达,为广大文史教学工作者和一般读者所欢迎.但是也有对前人研究的成果取舍不当,因而译注不够精审的地方.如译注“以杖荷蓧”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使用由王力先生主编、由许嘉璐等五同志执笔修订的《古代汉语》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文选中对某些姓氏的注释似乎不够妥当。为了进一步完善教材,精益求精。力求注释的准确和严密,本文仅就第一单元《左传》文选中有关姓氏的注释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用汉语注释、英语注释和英汉注释三种方式对同一篇文章中的生词加以注释,考察注释方式对高中生在阅读中附带习得生词并保持有关记忆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语言学家、哥伦比亚大学英语教授George Philip Krapp所著The Knowledge of English(《英语知识》)一书,共580页,内容相当广泛,介绍了英语多方面的知识,并且都有自己的见解。该书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所以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其他许多国家也拥有颇为广大的读者。尽管该书有关英语知识的论述本身有许多优点,但该书作者在语言起源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却是必须予以批判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公文选》(方春容先生编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教材,该书因选文精当,注释简要,译文流畅,很受师生欢迎。笔者在讲授该书时,发现其中有些句子,如"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西塞江源,望祀岷山","舍耒场圃,奉笔兔园","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官有俸禄,何故继富"等的译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文学3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作家用独特的视角写出了各种版本的"美国梦"故事。文章首先分析了美国梦的含义。其次,根据时间顺序来分析了美国的发展历程,希望这些分析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蜃楼志》译者韩南以添加副文本为途径显性干预翻译叙事,利用序言解释作品成长主题、情节主线与互文特质,彰显原作文学价值,利用注释解释相关时空概念、人物典故与风俗制度,再现原作文化价值.解释性叙事干预是译者声音的体现,有助于深化读者理解、建构民族形象、丰富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的,现在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版本是印行于1608年的四开本.后来莎士比亚的同团演员搜集了36个剧本于1632年出版了被称为第一对开本的戏剧集.尽管莎剧编辑者们利用这两个版本互相参照,互相纠正补充,产生了一系列的混合本,但是现代西方学者开始强调应该把<李尔王>的四开本和对开本作为两个不同的版本都收入莎士比亚全集.本文拟对收录于<新编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中的两个版本在内容上的几个主要不同之处作一简单的比较分析,以使读者对这两个不同的版本有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不少人在谈论《创业史》受极左思想的影响问题。搞清这一问题,不仅可以对这部小说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而且会影响其他同类题材作品的评价和整个农村题材的创作。这里谈点个人的想法,以求教于读者和专家。(一)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种有所不同的《创业史》版本。要正确认识《创业史》是否受极左思想的影响,首先必须把这两种有所不同的《创业史》版本加以区别。因为在我看来,原版《创业史》没有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传播学的视角下,对《周易》两个最有代表性的理雅各与卫礼贤两个翻译版本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卫本在传播效果上优于理本,但都未能传达神秘深邃的深层含义,因此丧失了诸多学科的研究价值。故翻译《易经》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应由文、理学者合作,综合运用阐译、注释及其他多种译法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20.
由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选文严格,解题精当,注释简明。作为高等学校古典文学教材,自1962年出版以来,深受高校广大师生的欢迎,一版再版,其功甚巨。但无庸讳言,在众多的作品注释中,也偶有几处不甚严密。笔者在阅读这部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注释中有不够妥当者,随手记之,凡得数条。不揆梼昧,为之辨正,以求教于前辈、识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