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中中,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既遭到过严重挫折,又取得了举世眠目的巨大成就。无论是成就还是失误,都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获得的和发生的。正确地总结这些成就与失语,经验与教训,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都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经验总结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分析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的基础上,决心寻找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化观,明确了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位置,科学地揭示了经济建设与化建设的关系,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将二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贯彻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共识,然而在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把握上却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其中,“新时期党的工作中心是什么”的问题在理论界争论很多,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是我们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教育如何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尽快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党中央根据我国国情,制定了适台我国国情发展教育的方针——在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在我国十二亿人口中,受过各类高、中等专业教育的人所占比例很小,在职人员中,中、小学程度、甚至盲、半盲为数不少,他们需要学习,需要专业知识的再教育、需要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7.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是进入90年代的一次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大事件。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今后10年的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十分具体的奋斗目标。全会充分肯定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高度评价了十三届四中全会到现在近两年时间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各项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为突出代表的我党第二代领导人所倡导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同时还证明了我们的党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执政党;她完全有能力将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向正确的成功道路。改革开放的十多年里,全党和全国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实行以经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观,明确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位置,科学地揭示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多方面的任务,但必须明确,第一位的任务是发展经济。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为在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有人认为邓小平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过时了,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否定。但是,事实上两种发展观并不是完全相背离的,而是有着紧密的联系。认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我们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价值规律是现阶段唯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它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相容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要不要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在于社会主义可由自身的优越性使价值规律得到落实,使“原则和事实不再互相矛盾”。  相似文献   

12.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形态中的新阶段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含义。进入新的世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深化了对小康社会的认识。江泽民指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了许多深刻的经济理论观点,论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在总结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对经济工作中的诸多复杂关系作了系统阐述,推动了陕甘宁边区和其他各抗日根据地生产的迅速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经济理论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集中论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其论过程中,始终坚持从我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出发,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展开对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战略部署、改革实质,经济体制选择和 展等问题的阐述,形成了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经济理论,为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仅就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客观要求;三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五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发展经济解决问题”是其治国思维方式的两个基本取向,而以抓经济,讲政治,用物质利益原则,责任制,“实行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等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是其治国方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非公有制经济之所以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因为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 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是邓小平立足于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深刻认识和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它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谓指出:“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是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