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很爱读新闻方面的报刊,尤爱读诸如“通讯员园地”之类的栏目。每当我读了那些耕耘者的写作心得时,我都有所感悟。然而,有时读了一些通讯员的“现身说法”,又陷入了一种困惑。比如一位通讯员说他10年间发表2200篇(条)稿件。看了这些辉煌的天文数字着实让人犯晕。我不  相似文献   

2.
读者之声     
《新闻与写作》是我的良师益友,我连续两年自费订阅了这个刊物。我认为它的文风朴实,内容实而广,对业余通讯员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学习价值。特别是“新闻来稿评析”、“当好通讯员浅谈”、“新闻写作的语言、技巧”、“现场短新闻漫谈”等栏目我最喜欢读,受益非浅。即有好稿评介,又有教训之谈。我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美副教授在《新闻  相似文献   

3.
动态性消息,是时间上的“易碎品”,要想保持它的新鲜性,就必须讲究时间性,而时效性则是讲究时间性的最基本途径。这个途径主要通过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素养、政治嗅觉和预见性来实现。对于一个从工人通讯员队伍中走上新闻战线才两年多的笔者来说,要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性,除了向老同志请教,向书本学习,还要稿稿留心。去年四月十二日,某乡的一位新通讯员打电话告诉我,他们乡的一位农村青年上午接到  相似文献   

4.
“大报稿难上!”这是通讯员们的普遍反映。但是,1989年7月份,我却在《陕西日报》头版重要位置发了一篇并不算小的稿子。许多通讯员问我有什么窍?我总结了一下,认为“花红还靠绿叶扶”。首先,我的那篇稿子好就好在找到了新闻的“绿叶”,即新闻背景,这是重要的。早在那天收麦时,我的堂兄就告诉我,他今年准备缴售万斤粮。听了这话,我心里暗暗攒劲,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条“活鱼”。7月1日清晨,当绚丽的朝霞点燃东方天  相似文献   

5.
如今通讯员采写稿件越来越难了,特别是企业通讯员采写的企业内部新闻,可以说很难在报刊上寻觅到一小块“栖身之地”。究其原因,笔者也作过深入的研究,原因如下:1.媒介大力寻找“卖点”,以求生存,是企业上稿难的主要原因。如今的新闻媒介除了极少数有国家拨款的外,绝大多数报刊属自找饭吃,自己要生存、要发展,就得在报刊上追求“卖点”新闻,吸引更多的读者,赢得众多的广告客户。为此,企业内部新闻与报刊追求“卖点”新闻就形成了一对矛盾,上稿当然难了。2.企业内部的“老三篇”新闻,如“四季歌”、‘”颂扬曲”、“总结调”…  相似文献   

6.
《新疆新闻界》编辑室为了把杂志办得更好,给每个读者发了一张《读者意见征询调查表》,虽然我也填了这张表,但感到仍有未尽之意,再谈点看法。我今年54岁,是一名业余通讯员,在克拉玛依油田写了几十年的新闻稿件。每当我订阅的《新疆新闻界》杂志一来,总要先阅读“通讯员之页”这个栏目的文章。我还重点阅读“新闻与写作”、“新闻知识专题讲座”、“采写体会”、“新闻和语言”、“好稿评介”等栏目的作品。每期都要从头至尾看一遍,有的文章还要读多遍。1991年第二期“通讯员之页”栏目中胡四海的《投稿杂  相似文献   

7.
新闻图片是通讯员常用的发稿形式。随着照相机的日益普及。通讯员进行新闻图片的创作活动和发稿量也相应增加。如何提高图片在报刊的刊用率,是通讯员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这里我谈点自己的体会。不言而喻,搞新闻摄影创作的目的就是要在报刊上发表,就是要通过报刊这一传播媒介宣传自己所拍摄的新闻事实。要在高手如林的摄影队伍中,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争得报刊一席之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然,只要掌握了要领,也并非四面楚歌。首先要注重图片的质量。一幅好的新闻照片是新闻价值、艺术性和视觉效果三者的有机结合,把握住这3个因素对于提高图片的刊稿率是很重要的。有的同志认为图片较文字上稿容易而忽略图片  相似文献   

8.
李文同志 :  你好。来信收到。你在来信中说,看了我上次给你的信,增强了你当一名好通讯员的信心。但是,你看到许多通讯员采写的新闻稿件源源不断地在报、台发表,自己却为“没有什么可写”而烦恼。这是初涉新闻报道的通讯员大都会遇到的事,这封信打算从怎样获得新闻信息和如何以“土”制胜谈谈自己的体会,供你参考。   通讯员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呢 ?我是通过采访活动广交朋友来实现的。不少新闻同行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社会上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个耳目,也就多开辟了一条新闻信息的来源。通讯员交朋友,首先要放下架子,…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信息     
一位通讯员来信询问:怎样写好“信息新闻”?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我想,“信息新闻”如果是新闻家族的一员,它的兄弟之中必有“非信息新闻”。那么,没有信息的“新闻”是否也能叫做新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新闻,新闻和信息究竟是什么关系。书本上关于什么是信息的说法,不下数十种。从许多说法中可以看出,信息的含义是极为广泛的。不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信息。你听见雷鸣知道天要下雨;你看见亮红  相似文献   

10.
“盘点”去年刊稿的数量,令自己也惊讶:在省、市以上新闻单位刊稿138篇,其中中央级新闻单位21篇。分别被《人民铁道》评为百佳通讯员,被《中国企业报》、《经济早报》聘为特约通讯员,被江苏《党的生活》杂志聘为特约评刊员。你要我对投稿“招数”实话实说,那就是要树立通讯员投稿的“负责观”。对事实负责。这是对通讯员最重  相似文献   

11.
新闻姓“新”.一是新闻的内容要新;二是新闻的时间要新。有的通讯员.光想着快.要么忽略了新闻内容的新.要么忽略了新闻时间的新,不能使二者紧密结合,所以才导致上稿率低。笔者将日常一些通讯员只图快不求新的主要表现列举如下:①一味的快、很少考虑“新”。单位开一个会,开展一项活动,不管有无特色,内容是否新,主题思想是否新,事例是否新,递着就写。②盲目的快.根本不考虑“新”。大事小事,事无巨细;六路八方.方方面面;不分主次重点,不问青红皂白全揽到筐里,发走了之。3超前的快.离奇的“新”。今后工作设想、来年宏…  相似文献   

12.
通讯员要做好改革中的宣传报道工作,通讯员本身首先要强化竞争意识,随时随地把自己摆在竞争位置,主动出击,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得知宜昌市电台与东升织布厂联合举办“社会新闻十周大赛”,我积极行动起来,每星期天早晨5点左右,就到社会上捕捉新闻.9月11日,星期天,早晨5点我就赶到集贸市场。不一会,看见  相似文献   

13.
在基层,和一些通讯员朋友交谈,常常听到基层单位“塘小水浅没鱼抓”的叹息声。其实,这只是片面性看法。我以为:“有价值的新闻多发生在基层”,这就看通讯员会不会“找”。 ①写自己最清楚的事情。我从事新闻工作至今,觉得“写自己最清楚的事情”至关重要。基层通讯员工作、生活在基层,对身边的人和事比较熟悉,相对来说比报社记者来采访要容易得多。报社记者来采访有时也会遇到困难,诸如某种专业不懂等。而基层通讯员却不同,最起码对身旁的同志一些专业知道一点。这关键在于,通讯员对“知道最清楚的事情”判断是否是新闻的准确性,这也就给通讯员提出一个问题,加强新闻敏感性。去年元月份,我回家到马嵬坡火车站,到养路工区好朋友陈团团和黄恩惠那去了一趟,这两人我较熟,一个自学无线电、一个自学中医学,且都有成绩,于是顺势我采写了《养路工区的“小字辈”》一稿,被《中原铁道》3月10日采用,《西铁信息》也采用了我拍摄的图片。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金融系统的业余通讯员,学写通讯报道起初是因为爱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迷上了,也取得了一点成绩,这些只缘认识了她《新闻通讯》。前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一本《新闻通讯》杂志,马上就被其内容所吸引,从此“一见钟情”地“恋”上了她。从她那里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特别是“新闻学步讲座”和“通讯员促膝谈”等栏目办得很有  相似文献   

15.
我初学写稿时,认为写长稿,才能说明问题,才有份量,但事与愿违,长稿登得少。后来参加县委宣传部通讯员培训班,编辑同志一再向我们讲要多写短新闻,即被人们称作“豆腐块”的小文章。我把这一经验当作座佑铭,坚持多写“豆腐块”,获得好效益。1986年初,我发现农村调整产业结构时,有的地方大砍粮食种植面积,我立即写400宇的短新闻“调整产业结构,决不可放松粮食生产”,便于2,月17日登在《湖北日报》二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新闻改革中,强调首先要抓好新闻观念的更新。近来不断接到各地一些编辑、记者和通讯员来信询问如何正确认识“新闻观念更新”的问题。我只就个人粗略理解,谈些浅见,供同行们参考。所谓观念更新或  相似文献   

17.
秦兴梅 《新闻知识》2005,(11):72-73
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了“开门办报”的习惯,非常重视与读的互动,也非常欢迎通讯员的报料和来稿。当然,稿件需要择优。但通讯员的新闻素质参差不齐,写稿动机不一。记如何帮助通讯员,尤其是基层通讯员提高来稿的见报率,培养新闻源,不仅是许多新入行记的困惑,也是通讯员自身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报刊、电台要多出精品.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有源源不断的好搞。好稿从哪里来?除了专门从事新闻工作的编辑、记者以外.长期生活在基层的通讯员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通讯员怎样才能写出新闻精品呢?我认为,要把握六个要点:一是要有精品意识。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相比,通讯员出精品的难度会大些。但是,通讯员写好稿出精品,也并不是完全办不到。听听广播、翻翻报纸,看看各种好新闻评比.有许多好新闻就出自通讯员之手。实践证明.只要树立起精品意识.再下上~番苦功夫,通讯员照样可以写出好稿和精品来。要树立精品意识,首先要认…  相似文献   

19.
拜读了何仁老师在《新闻与写作》(1992年第6期)上发表的《编者要拥有一批作者》的文章,很受教益和启发。我想从通讯员的角度谈一谈通讯员同编辑的联系。通讯员与编辑打交道,主要体现在稿件的供需关系上。我认为从投稿的形式上就应抱有坦诚的态度。一是勿一稿多投,或只送稿不寄稿。一些通讯员之所以采取一稿多投和稿件只送不寄的方式,我  相似文献   

20.
通讯员来稿是企业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来稿中有不少很出色,但也有相当部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此影响了中稿率。下面,我想结合自己从事编辑工作的经验,对现在通讯员来稿中的弊端谈一点看法,希望能对各位通讯员、特别是年轻通讯员有所启示。主题不鲜明,价值判断不准确。新闻的“新”不仅是事实的鲜活,还体现在文章主题的时代色彩上。适合时代特点的新闻主题,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动脑筋。一是抓决策性、方向性的问题。企业在年初都要至少开一次以上的职代会,企业领导总要对新的一年或半年的企业经营向职工作一个说明。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