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前报纸中一个不大正常的趋势,应该引起报业同仁的注意,这就是报纸的杂志化倾向。笔者认为,报纸不应该朝着杂志化方向发展;换句话说,报纸的杂志化倾向是应该避免的。 什么是报纸的杂志化?简言之,就是报纸越来越像杂志了。 杂志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是:版面越来越多、文章越来越长而信息量却越来越小;服务性、趣味性、可读性专栏增多,非新闻性文章比重增大,大量版面与新闻不搭界;大量赏心悦目但毫无新闻性、毫无信息量的图片充斥版面;刊登新闻所占的版面不到整个报纸的一半甚至还要少。 报纸为什么不应该杂志化 有人说:“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2.
朱末 《新闻三昧》2004,(6):34-36
近年来,关于提高报纸的可读性研究章已耳闻目睹了许多,但人们研究时,往往着重于考虑章的写作技巧和新闻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等方面,却在研究报纸的版面上用功不足。其实一张报纸的版面、尤其是报纸的一版,即要闻版版面的编排、设计得如何,对吸引读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版面是报纸内容的整体表现形式,是采访、编辑工作的最终产品,与可读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谢智  陈边 《新闻前哨》2001,(8):36-37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际新闻报道成为各报争夺读者的“王牌”之一。纵观当今国内主流报纸,国际新闻报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的报纸每天的国际新闻达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版面空间,有的报纸重大国际新闻安排上一版成为常态,使报纸的信息量增加,可读性增强。应该说,由于稿源渠道相对增多,办报人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各报对国际新闻报道的热情空前高涨,使得目前的报纸国际新闻报道之及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为读者所喜闻乐见。但毋庸讳言的是,在目前国际新闻报道热热闹闹的背后,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隐忧,有些报纸、有些报…  相似文献   

4.
我国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报纸不断出现,报纸的信息量日益加大。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报纸的文艺副刊——报纸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一些报纸所忽视。许多报纸文艺副刊地位下降,版面变得很少,功能萎缩。有的报纸甚至已经取消了文艺副刊,代之以文化娱乐版、生活版,等等。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赵振贵 《新闻界》2003,(4):49-49,55
近些年来,一些报纸特别是一些专业报、行业报(即所谓的小报)上的新闻数量越来越少,绝大部分版面被专稿、特稿、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稿件所占领,顶多在一版上刊登一点新闻,而刊登出的新闻质量也差,要么要素不全,时效很差,要么长篇通讯、调查多,消息少,要么领导活动、会议消息、领导讲话、机关文件多。其原因是办报人或淡忘了报纸的新闻属性,把报纸单纯当成商品去经营,当成赚钱的工具去使用;或淡忘了报纸是为谁服务的,搞成了谁管我就为谁服务,谁给钱就为谁服务。小报为什么也要重视新闻?一、报纸的性质决定的。报纸也叫新闻纸。既然是新闻…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报纸媒体的改革发展也日新月异,对版面、内容以及宣传方式的革新与变化,自然是报纸适应形势参与竞争的最主要的手段和途径。而作为报纸上具有特殊功能、特殊卖点的文摘版,也正在全新的背景下表现出新的特征。一如今,文摘版的地位已远不如前些年那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性。一方面,在许多报纸上,“文摘版”这个名字不见了,似乎它已越来越远离了我们的视线;而另一方面,属于文摘范畴的内容却又似乎无处不在地嫁接于各色报纸版面,甚至已成为某些报纸内容的主要来源。一些有新闻价值或可读性较强的稿件往…  相似文献   

7.
时事版作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新闻性强、报道面宽、信息量大,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受到读者的关注。然而,由于时事新闻的稿件主要来自新华社,对各家报纸来说,要将时事版办得具有个性和特色,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时事编辑牢固树立新闻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以增强时事版的可读性为目的,在选稿、编稿和排版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让新闻在版面上“唱主角” 新华社每天发稿近百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对时事编辑来说,选用哪些稿件上版面,选择哪条稿件上头条必须反复斟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往往…  相似文献   

8.
论"无效信息"与"泡沫版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巍 《新闻知识》2002,(4):12-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需求。报纸的版面越办越厚,电视的新闻类节目播出的时间越来越多,就是顺应这一需求的有力证明。在报纸一浪又一浪的扩版潮中,有些报纸的版面已多达七、八十个版。可是,让人遗憾的是,许多报纸的“含金量”并没有随着版面的增多,而成正比的增加。不少读者反映,有些报纸厚厚的一摞,可翻来翻去,也没有多少可看的东西,常常三五分钟,就把几十个版看完了。放下报纸,也没有什么能记住的东西。长期以来,报人都把增加报纸的信息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认为信息量的多少是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如今,不少报纸的周刊上,动态简讯的编排处于“弱势”。周刊上少则一两篇、多则四五篇深度专题报道,再配两张图片就装满了一个版,动态简讯很难挤进去。有的周刊在版面的一角留有刊发简讯的空间,但内容往往不为读者关心,或是一些产品、会议发布会的消息,信息量不大,“面目可憎”。这使得读者对周刊上的简讯,要么留不下什么印象,要么没有什么好印象。无疑,报纸周刊上主要的新闻品种是深度报道、专题报道,深入分析和多角度透视新闻事件,篇幅较长。但周刊上也应该有一些动态简讯。其一,周刊往往侧重某一个专业、领域、行业,如汽车周刊、教育周刊…  相似文献   

10.
报纸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进入了“厚报”时代,且不说南方的广州诸如《南方都市报》,本地发行超过百版。就是在大连本地,六七十以上的版面也属常态,由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版面在引导读者,利于在报摊上抢眼的作用。翻翻都市类报纸,一版已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要闻版了,如今人们习惯称一版为封面版。不仅是一版成为封面版,伴随着厚报,新闻以其不同的内容或版组形成的分叠也同样在其打头的版面以导读形式,强化、扩张最重要、最主要或最可读的内容。版面有助可读性实现应该说,报纸版面的变化是随报纸的变化而变化,报纸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信息量急剧扩张,承…  相似文献   

11.
陈边  陈雯 《新闻前哨》2005,(1):39-40
连版是将报纸的两个版打通使用,使版面形态更加大气,容量大为增加,从而更好地体现编辑意图,服务新闻报道。 连版属于专版的衍生形态,是专版版面的一种,但连版版面的设计同常规专版版面设计又有很大不同: 1.报纸正常的版面形态为垂直矩形,连版版面形态则变为横向矩形,版面结构、视觉重点、阅读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带来设计上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如今“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的倾向和潮流中,“特稿”在报纸新闻中的地位日渐彰显,它占据了报刊杂志的主要版面。因为它的故事性、可读性,它对问题触及的深度,它在表现手法上的文学元素,都凸显出它那独特的魅力,并深深地吸引着、感动着读者。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新闻摄影的采编实践中,现实地存在着三种偏向:一是盲目求多,而不求精。有的报纸版面密密麻麻地全是照片,完全背离了运用图片来增强版面冲击力的本义。二是盲目求大,缺乏信息量,有的报纸版面,一个半版或整版就一张照片,画面单薄,可读性不强,不耐看;三  相似文献   

14.
提高生活类报纸的可读性,一定要重视版面质量,版面的设计直接体现编辑的水平和报纸的品质。如今对报纸的版面,也无不用比较"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和评判。所以我们说一张好报纸,一定是"好版面"与"好文章"的完美结合,必定有很强的贴近性与可读性。浏览国内一些成功的都市类报纸的版面,我们发现这些"好版面"既有亲近读者的"外秀",更有贴近读者的"内美"。笔者认为,生活类报纸版面的可读性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报纸的可读性,已为多数人所接受。但人们在研究可读性时,往往多于考虑文章的写作技巧,考虑新闻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很少来研究报纸版面。其实,一张报纸的版面如何,编排的好坏,对吸引读者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报纸的版面也有可读性。报社记者和编辑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最终都体现在报纸的版面上。记者的思想,编辑的意图都是通过版面来影响读者的,一个赏心悦目的版面能使报纸增色不少,也能使  相似文献   

16.
版 面编排作为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报纸的门面 ,是引导读者阅读的先导。它的编排如何 ,往往体现着编辑部的办报方针、报道思想。一张报纸是否可读 ,是否引人入胜 ,内容的精湛固然是根本 ,但读者最先接触的却不是内容 ,而是版面。一个恰当、完美的表现新闻内容的版面 ,能极大地增强新闻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一个编排杂乱 ,对新闻内容表现不贴切的版面 ,就会使之骤然减色 ,甚至受到歪曲。可以说 ,版面编排是一个思想性、政策性与技术性结合的问题 ,是一门“美”的艺术。版面的参差美所谓参差美 ,是就变化而言的 ,它是通过交替使用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版面于报纸,就像人的仪表于人,是美丽端庄、仪态万方,还是邋遏零乱,无精打采呢?这主要取决于其内涵和外表形象两个方面及二者的协调。报纸版面的内涵包括深刻的主题思想、版面所拥有的丰富内容等;版面的外表,包括版面的版式、特征、栏目的设置、标题的制作、网线及图片的配合运用等。如何使报纸版面的内涵深厚,外在布局又赏心说目,是我们报纸编辑策划组合版面的指导思想。 立主题。随着报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报纸已由原先的4开小报扩大为对开大报,8版、16版、32版等,报纸越变越厚。那么,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生…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张对开四版的地市级报纸来说,第二版常常被俗称为“补充版”。一般说,这是一张报纸中最没特色的版面。该版面的一些稿件多为一厂一店一村之类的报道,既无多大指导性,也无多少新闻性、可读性。从今年开始,我们嘉兴日报对二版作了些小改革,在增强新闻性包括时效性、扩大信息量、提高可读性上下功夫。通过八九个月的实践,读者反应良好,收到了一定实效。 我们的做法概括起来说,就是三个字,即“新”、“深”、“软”。  相似文献   

19.
王泰筌  高丽红 《新闻传播》2009,(7):47-47,49
现在,平面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新闻资源有限、报业发展形态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平面媒体对报纸版面做了调整.各类报纸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周刊抢夺读者眼球。周刊在现代报纸版面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很多读者评判扩版的报纸质量,往往将周刊的水准作为衡量的标尺之一。周刊与传统的专刊相比,都是每周与读者见面,但周刊都是一次最少以四块版有规模地出现,并且在周刊的一版都带有相对独立的报头。周刊兼顾新闻性和服务性.立足报纸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陈楠 《青年记者》2005,(10):57-58
版面语言是报纸编辑学中的术语,报纸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虽然版面语言只是一种辅助性语言,它不能脱离报纸的主要传播符号——字和图像而独立存在。但版面语言可以给字和图像以附加信息,从而加强或削弱甚至置换它们本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