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丰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者、经济学家,曾任《人民日报》编委、经济部生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组委会主任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他曾获我国新闻记者最高奖──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所著《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获我国社会科学最高奖──首届“吴玉章奖金”。应暨南大学新闻系的邀请, 2000年 11月 28日,艾丰先生来到暨南园,以记者的经济理论素养与新闻工作为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现根据录音,将艾丰先生的讲学内容扼要整理如下。综合、超脱、主动:记者学习经济理论的优势 艾丰在许多场合强调过,…  相似文献   

2.
6月 26日,我们在首都经济日报社就记者成才问题采访了艾丰。   问:您认为您出成果最多的时期是在人生求索的哪 一个阶段,为什么会是这个阶段?   答:我这个人可能有一点特殊性。我毕业是 1961年,大家承认我、知道我是在 80年代、 90年代。也就是说,我真正出成果是在 40到 60岁。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文化大革命”。“文化革命”开始时我 28岁,到结束时我已 38岁,这个时代使新闻工作者难以有所施展,这是一个时代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岗位原因。我的个性是愿意研究些问题, 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招考研究生,我就从北京人民广播…  相似文献   

3.
艾丰是谁? 前些年,他发表过揭露黑龙江大贪污犯王守信的通讯《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后来又发表介绍我国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通讯《已是山花烂漫时》,介绍引滦入津工程的通讯《背水之战》,反映襄樊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经验性通讯《现代化的觉悟》。他的学术专著《新闻采访方法论》以及与人合著、合译的《记者的素养和技巧》、《新闻报道与写作》,都在读者中获得较好的评价。今年以来,他又发表系列述评《菜篮子引起的思考》和《葛洲坝的启示》等。读了这些作品,感到它们气宇恢宏,立意高远,耐人咀嚼。他如何做到这一步的呢?我早就想能探索其中的奧妙。  相似文献   

4.
记者有多种类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杨润时以风格作为分类依据,把新闻记者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记者”。艾丰在一篇文章里,认同这种分法,同时也谦虚地承认自己算学者型记者:“有人把我归入第三类。我感到很光荣,不过同时觉得不甚够格。”艾丰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学者型记者”论题作过进一步阐述:“学者型记者又可分两种:一种,注意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的结合,着力于新闻学的研究,是记者兼新闻学者;一种,注意研究所报道领域的问题,着力于某个专业的研究,是记者兼专业学者。学者的直接表现,就在于他有这…  相似文献   

5.
6.
辛华  梁瑜虹 《传媒》2003,(4):18-19
艾丰是中国首批高级记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首届“吴玉章奖金”、“全国质量工作卓越领导者”奖章获得者,历任人民日报社编委、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等职务。40多年来,他一直作为编辑、记者活跃在中国新闻工作的第一线,写过大量有影响的新闻报道。主要作品收进他的新闻作品集《思考的笔》和《经济述评自析集》。近日,笔者在经济日报社就传媒界感兴趣的诸多问题采访了艾丰先生,其中他对传媒人成才的一些看法,使我们得到了一种理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7.
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新闻工作者怎样才能担当起经济宣传的历史重任? 答:新闻工作者首先应学点经济理论,因为新闻报道的本身,一是要掌握被报道事物的规律;二是要掌握新闻手段的规律,然后把这两个规律结合起来,才能搞好新闻报道。经济工作本身很复杂,记者、编辑如果没有经济理论,往往对一些经济现象看不清楚,看不明白,当然也看不深刻。我们国家经济处在变革时代,整个经济体制、运行机制是在变革的,如果没有理论指导,容易迷失方向,出现差错。目前,我们新闻工作者队伍中,有相当多的同志,没有学过经济理论,也没有做过经济工  相似文献   

8.
与年轻记者谈"成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在新华社一个培训班上与年轻记者座谈,就新闻本源、年轻记者成才和搞好批评报道等问题回答了大家的提问,并从学习、积累、思考、实践等方面对年轻记者提出了希望和要求。现将整理出的几段文字刊登出来,供年轻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6月26日,笔者在经济日报社就新闻学术界的许多热点问题采访艾丰。访谈中,艾丰对探讨、分析当下的“新闻策划”热尤其有兴趣,提出了一些新鲜、独到的见解。 一、新闻策划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 艾丰认为,新闻策划实质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所谓“宣传性现象”,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情况下,由于宣传和传播的影响和干扰而产生的或者是为满足某种宣传目的而人为制造的一类现象”。 访谈中,艾丰强调;“我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叫《论宣传性现象》。我认为,宣传性现象就是策划产生的。我那时候没用这个词,但我…  相似文献   

10.
陈新华 《新闻界》2001,(6):15-16
记者类型有多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杨润时以风格作为分类依据,把新闻记者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记者”。艾丰在他的文章里,也谦虚地承认自己算学者型记者。比照艾丰辉煌的新闻实践,我们会发现艾丰不仅在记者和学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且做“全”了学者型记者。在长达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他把记者的强烈的新闻敏感、拥有调查研究之便和学者的缜密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突破了单纯学者式的论证和思辨,弥补了记者忙于采编业务、无暇思考的欠缺,不仅做成功了新闻学学者,而且做成功了经济学学者。他在新闻学方…  相似文献   

11.
湖北日报编辑部专题召开见习记者座谈会,听你们谈体会,说认识,提建议。你们充满朝气,思想活跃。你们选择了走记者这条路,毅然决然,正像刚才有年轻同志讲的,要以此为荣,乐此不疲。我也作个发言,主要与大家讨论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你读过新闻著作《新闻采访方法论》《记者的素养和技巧》吗?一定会被书中所作的某些新探索所吸引吧!这是人民日报记者艾丰从事新闻工作的宝贵经验谈,也是他的主要著作。这些新闻理论指导他进行了新闻述评写作的实践,他的作品受到了读者好评。艾丰是河北省玉田县人,生于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曾在广播电台工作过较长时间,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毕业后获硕士学位,分配到人民日报当记者。他常常感慨万分地回忆自己在求知  相似文献   

13.
吃苦精神的培养和造就,这对我国老一代新闻记者来说,并不是什么新提法。而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曾为新闻工作者当作基本功、必修课的老传统,如今却成了一些记者的新问题。由于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作为“第一传媒”的社会地位日益显现,一些记者往自己头上套的光环也逐渐膨胀起来。他们的自我感觉过分良好,自觉不自觉地陷入“电话中来,请帖上去,车轮中来,酒席上去”的怪圈。他们对“脚板子底下出新闻”、“淘尽泥沙始得金”之类的新闻格言似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那么,在“有人便有大哥大,有路必有小轿车”这样交通通讯非常发达的今天…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许多新闻媒体正在实施激励机制,鼓励新闻工作者到基层去。因为基层是记者成才的沃土。每位新闻工作者,新闻报道工作的作为大与小,同他们深入生活的深与浅是紧密相关的,采访的深度,决定写作的厚度。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一指导思想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适用的。我们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业绩来丰富充实新闻报道内容。新闻界的有识之士,都是把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看作是记者  相似文献   

16.
韬奋是一代名记者,他的通讯和言论唤醒了一代青年走上民族解放斗争的道路。不仅如此,在长期的新闻斗争与实践中,在反复的比较和选择中,韬奋还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终跨入了马克思主义者行列。韬奋与他领导的新闻事业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研究韬奋,探寻其成才内因,对于当代青年记者的成长应当说是不无启迪的。自觉的思想改造  相似文献   

17.
南振中同志的《与年轻记者谈成才》,又一次引起我对“成才”问题的思考。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我热切地期待年轻记者早日成才。成才的人愈多,党的新闻事业就愈有希望。“成才”是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话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年轻记者成才的先决条件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人是第一位的,成才是第二位的。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成才!即使成了“才”,也是“歪才”。我这一生中碰到过各种各样的人物,有些人的确是“才华横溢”,可惜最终未能成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做人的问题上没有过关。年轻记者在做人的问题上,必须…  相似文献   

18.
旅行报道出佳作,旅行采访出人才。这一神奇现象近年来又引起我国新闻界的普遍关注,并在更大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旅行采访热。八十年代初,首先由首都新闻单位发起组织过《长江行》《滇西万里行》《边疆万里行》《今日长征行》等,随后省报、省台也接连跟上,山东大众日报搞过《三千里海岸线调查》、云南日报搞过《金沙江行》、辽宁辽阳台有过《边界村庄见闻》、四川日报有过《长江漂流》、四川电视台有过《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纪实》等等。毫无疑问,旅行报道已成为新闻宣传中的重型武器,旅行采访已成为记者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现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旅行采访缘何能如此有效地培育、发掘出新闻人才?其催才效应背后的动因是什么? 应当承认,旅行报道这种特殊形式本身就易引起读者共鸣共振,并在社会各界引起轰动效应。“广大读者特  相似文献   

19.
《河北广播》2006,(3):27-27
当前,广播媒体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各种媒体之间的受众竞争。要加快广播事业的发展,在竞争中抢得先机,关键在于提高广播的核心竞争力。而要提高广播的核心竞争力,人是第一位的,必须打造一只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  相似文献   

20.
艾丰小传     
艾丰,河北省玉田县人,1938年生。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先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作编辑、记者,后在人民日报作编辑、记者。现任人民日报编委、经济部主任,高级记者。是我国首届吴玉章奖金和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