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敏感也是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或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笔者有幸连续两年参加了2002、2003年度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颁奖会,学习观摩了众多获奖佳作,并聆听了众多领导和专家对获奖作品的分析评价,对照自己的工作体会,笔者认为,有许多新闻事件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中缺乏"新闻敏感"这双"慧眼"而错失了良机.  相似文献   

2.
王喜民 《青年记者》2007,(15):38-40
有耕耘就有收获。王喜民有12篇作品被评为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国家级政府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些作品,多是在险境中采到的。年轻的记者:鼓足勇气吧,勇敢地到险境中去经受锻炼吧!那里有无限风光![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4.
受第二十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委会的委托,我有幸第三次担任新闻评论作品的评委。这次共收到评论作品366篇.经过初评,评出一等奖18篇,占4%,二等奖145篇,占39%,三等奖94篇,占25%。我总的感觉是:这次新闻评论作品的质量,比前两次有了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那么,如何改进和加强中国地市报的新闻评论工作?结合这次评选工作,我的主要体会和思考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张泽勇 《新闻前哨》2003,(12):57-57
第十七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选共收到言论作品169篇,其中一等奖15篇,二等奖57篇,三等奖47篇,这次获奖的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题材重大。如申办奥运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召开党的十六大等。许多新闻单位围绕重大题材,开掘精品。因此,这次获奖言论作品中,重大题材占了不小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2004,(12):67-67
2003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11月4日在云南昆明举行颁奖仪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湾零距离》、《站在耕地边缘》,《首例机器人异地遥控操作手术》、《杨利伟:21小时的太空之旅》等22个节目获奖.《新闻和报纸摘要》获首届中国广播十佳新闻栏目奖,《空中之友》,《英语之夜》获首届中国广播十佳公共栏目奖,另有两篇专稿获报刊新闻专稿奖。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广大新闻工作者纷纷走出办公室,身入基层.心贴群众.采写出了一大批透着泥土芳香的新闻作品。那些记者亲历式的稿件因文风朴实、简短鲜活、紧贴基层,深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许多战士说:叶艮纸上刊登的这些新闻,就像发生在我们单位一样!”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探索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新闻界的新闻理念、价值追求与报道特色。  相似文献   

9.
特写这一文体,一是肇始于电影学术语,强调截取新闻事件的一个精彩片段,重要的横断面,另外一种是美国五十年代兴盛特写文体,强调主观与客观事例的新闻旨趣。作为特写要在报道里张扬个性,体现一种风格。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就是一种突破。《洛杉矶时报》在5月11日刊登了卡罗琳·科尔一篇文章《从一个神圣而又破败的地方向外看》(摘自《参考消息》2002.5.13),这是一则亲身体验形式的特写,从中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0.
同质竞争或叫同源竞争,是目前大多数新闻媒体特别是缺乏前方采访记的国际新闻版组面临的共同课题。各家的稿件来源基本相同,即新华社、国际电台和国外媒体的网络版。即便各自有一些社外作群,但他们基本上也都依赖互联网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竞争的态势就显得非常残酷:你有我也有,大家的竞争战场,似乎只能集中在编辑手段这个狭窄的领域里了。那么,同样的原料,怎样烧出色香味更胜一筹的好饭菜呢?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新闻中,舆论监督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新闻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新闻相结合,运用到实践中,从而产生了很多获奖的舆论监督作品,有利于实现新闻市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本文通过对新闻专业和舆论监督的介绍,对中国电视新闻获奖舆论监督作品做了简单的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南京政院上海分院政治部新闻干事宋忠伟,自1996年发表“处女作”以来,凭着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满腔执和热爱之情,已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国50多家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300余篇;先后50余次获得全军、上海市各类新闻奖和征奖;年年被新闻单位评为优秀特约记、优秀特约通讯员;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并被评为学院“十佳青年”和“学习成才标兵”。  相似文献   

13.
《军事记者》2007,(11):61-62
《解放军报》2007年9月份好新闻作品评选近日揭晓,共有文字稿件53篇、好版面2个、好专栏2个、好图片4幅、好策划2个、特别奖3篇获奖。  相似文献   

14.
优秀人品和精品新闻,这是党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毕生努力追求的目标。在报业事业蓬勃发展、新闻从业人员竞争激烈的今天,作为地市党报的新闻记者,如何在坚持党性的前提下,写出读者心目中可读可亲、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新闻作品,着眼点应该是强化记者的人品修养,实施新闻精品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文娱新闻中不乏批评稿件,但多是所谓的曝光,某某和女明星开房了,某某明星又离婚了。看这类稿件多了,业内都以为文娱新闻没有批评报道,只有捕风捉影的猜测。在这种氛围中,文娱新闻需要有建树的严肃批评,获得齐鲁新闻奖的《山东曲艺有三大遗憾》,就是这样一篇严肃的文娱批评新闻。  相似文献   

16.
刘畅 《记者摇篮》2005,(9):46-47
作者送来两篇稿子,一篇“大”的。一篇“小”的,编者留下了这篇“小”的,“忍痛”把那篇“大”的退了回去——提了修改意见,请作者重新写来。很显然,编者退稿之所以“忍痛”,是深感作者为了那篇洋洋几千字的“大”稿肯定费了不少心血——为作者的“吃力”而“痛”。但在编者看来,写这样的“大”稿虽“吃力”却“不讨好”,原因是编者认为它有些“言之无物”。相比之下,这篇《提倡写“羊尾巴”新闻》的“一得”,却很新颖实在,绝无“无病呻吟”之嫌,读来有些味道。由此看来,写论文虽不是“纪实”,但要求文章“实在”却是“通例”。我们在本刊改版时特意设了一个“编采一得”的栏目。就是想让编辑记者把在新闻实践中的“一得”记下来,从实践的“一得”中悟出“多得”来。  相似文献   

17.
18.
李长春同志指出:“要看到文化产品在本系统自身内循环就是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这个体制要坚决改掉。要清理奖项,增强奖项的公正性、权威性,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为根本评价依据。”确实,当前新闻评奖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世界》2013,(5):72-72
2012年度安徽新闻奖(新闻论文)作品评选已于日前揭晓,本次评选共有10篇作品获得2012年度安徽新闻奖(新闻论文)一等奖,10篇作品获得二等奖,12篇作品获得三等奖。  相似文献   

20.
刘建平  王坤 《新闻传播》2007,(10):65-65,67
新闻采访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即反常事物中往往蕴含着重要的新闻。深挖一些反常事物或现象,往往可以发现、进而创作出好的新闻作品。笔者采制的获得黑龙江新闻奖二等奖的短消息《三十二家商店为啥同时关门》,就是取材于反常事物的作品。本文试图通过这条消息的采写过程及创作体会,结合其他一些优秀作品,谈一下如何从反常事物中发掘好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