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传统纹样是装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一种美术语言。在中国,纹样装饰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砖、石,隋唐时期的敦煌壁画、藻井图案,宋代的瓷器、漆  相似文献   

2.
传统装饰纹样中运用部分艺术元素,是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文章以传统装饰纹样在美育资源开发方面发挥的作用为核心,针对传统装饰纹样艺术特点及美育教育开发需求进行分析,明确新时期传统装饰纹样中美育资源开发倾向,并提出部分传统装饰纹样中美育资源运用建议。通过探究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艺术审美教育培养中发挥的作用,为未来阶段加强传统纹样在美育教育中的运用提供教育参考。  相似文献   

3.
宋代始有官窑烧制瓷器,由此,宋代瓷器生产形成了官窑与民窑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两种不同风格的瓷器,实则是宋代雅、俗文化的折射。以“定、汝、钧、官”为代表的官窑瓷器,装饰风格主要追求釉色的变化,其思想实则反映了宋代文人“道法自然”的审美标准;其器形追求秀美小巧,兼实用和欣赏两用,尤其是清供器、茶器、陈设器的大量出现,表明了宋代休闲雅文化中“玩物适情”的审美要求。而民窑器则更具有宋人休闲文化的世俗特征,其装饰风格多样,体现了南北迥异的审美趣味;其装饰题材多为世俗生活,折射出传统儒家以“仁、义、孝、悌”为基础的家国观念的休闲意识。  相似文献   

4.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陶瓷器皿承袭于晚唐五代,造型、纹饰更加多样,植物花鸟纹是这一时期装饰的主要题材,纹样风格趋于简洁雅致。元代陶瓷纹样题材主要有动植物纹、人物故事纹等,受到阿拉伯和草原文化影响,或纹饰繁密,或疏朗奔放,精者极精,粗者甚粗。通过选取宋元时期传世陶瓷代表纹样,多角度对其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整体上来说,这一时期的陶瓷装饰艺术具有构图完整、形象自然、线条有度、主次分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敦煌图案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印度文化、华夏文化、西域文化装饰纹样的造型、色彩构成特征以及特定象征涵义,呈现出本土化和多元化的装饰风格.北凉、北魏作为敦煌石窟艺术的初创阶段,石窟图案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纹样造型、装饰特征和装饰风格.此期纹样图案对中国纹样装饰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纹样装饰历史研究中不容错过、忽视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日本和服手绘纹样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和服纹样的题材及装饰形式散发出华美而精巧的艺术魅力。本文以和服手绘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些特有的审美对象去思考凝练在手工艺人心目中的审美情趣,认为日本和服手绘纹样所表现出的技艺之美、象征之美、装饰之美,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白地黑绘(亦称白地黑花)是磁州窑最具特色的装饰方法。它将中国传统书法、绘画技法与制瓷工艺相结合,创造了新的综合艺术,开拓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这一装饰技法是在宋代书法、绘画艺术繁荣、普及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并受文人画的影响而成熟、发展起来的。正是文人书画家的广泛参与,提升了磁州窑艺术的高度,开拓了磁州窑文化的深度。同时,它又以多方面的创造及广泛传播,深刻影响和促进了我国彩绘瓷器及文人书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敦煌与阿姆河流派美术图案纹样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艺术中的装饰纹样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和几何纹样三大类。本文通过对敦煌联珠纹、忍冬纹、棕■纹、莨苕纹、桃形纹、北魏刺绣以及立兽等图像和阿姆河流派艺术的比较,讨论了敦煌美术装饰图案中的外来影响问题。敦煌的装饰和纹样,无论从外部传人,或者从中原流出,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卷草纹样是一种传统的装饰纹样,它被广泛应用于一些装饰作品中,不仅表现为一些简单的个体形象,而且能够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达到整体视觉审美的艺术效果.本文以陶瓷装饰为例,主要从发展、艺术效果以及作用和意义上来说明卷草纹在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从古至今,传统装饰纹样一直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塑造着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展示了人们对美的丰富性的追求。在传统纹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卷草纹作为植物装饰纹样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面貌和它体现出的审美理想,呈现出艺术效果,满足着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成为最重要的装饰纹样之一。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与之相适的陶瓷也在前代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得到迅速发展,其质地与纹饰逐渐趋向艺术化,而这种转变都直接或间接受作用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喜好,因而本文将透过宋代瓷器的艺术化装饰来一探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2.
钧台窑作为官窑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少量传世器物及近年来出土的窑址残器,还是让世人了解了在造型和装饰上趋于完美的钧瓷艺术。宋代官钧的美学内涵和美学价值体现在本真之美、釉质之美、色彩之美和造型、线条之美四个方面。宋代钧瓷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当世和后世贡献和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3.
宋代既是中国"瓷的时代",又是中国禅宗的鼎盛时期。文章运用禅宗美学的独特视角对宋代青白瓷的釉色、造型、装饰等方面进行解读,认为禅宗的现象"空"观、"顿悟"、"自性"、"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闻声悟道,见色明心"等思想是形成宋代青白瓷空灵挺秀、清丽淡雅、含蓄隽永的独特风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若把中国封建社会视为一个有机生命,那么,宋代文化已是人到中年,明显呈现出生命成熟期的诸多特征.这影响到附着其上的文学思想,也表现出人到中年之后的圆熟、厚重、内倾、尚理等各种成熟型智慧特色.宋人的智慧类型可归纳为内省型智慧,其艺术思维方式也表现为内倾观照的倾向,与此相对应,从整体上看,宋人审美趣味的主流追求也呈现出一种中年之后圆润淡朴的成熟色调.简要来说,有老成之美,平淡之美,清空及清旷之美,三者互有联系,又可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5.
戴复古的山水诗不仅注重抒写胸中丰富的情理世界,在审美艺术上也取得不凡的成就。总体上看,戴诗不作一般的敷彩设色,而是表现出较强的写意艺术,扩大诗的审美内涵;在审美空白艺术方面也有着过人之处,追求虚静空灵的审美意境,句清意新,极富美的张力。审美空白艺术到唐人手中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美学规范,宋代以后得以深化和完善,戴复古在其间也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张欣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1):145-149
平淡美是宋代的主流艺术审美思想,是宋人自觉追求的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审美理想风格。宋人在文、诗、书、画等不同艺术门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态度上,都使平淡在美学境界追求上有了突出的表现,同时又都具有了统一的内涵,体现了整个时代的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7.
:“文人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形式 ,或者一种绘画美学思想 ,自宋代以后在中国传统画坛一直操执牛耳 ,充当盟主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价值取向 ,本文通过从审美创造和艺术风格入手的“逸”到转变和扩展为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层面的“逸”的分析 ,着重阐述了“文人画”审美价值取向的主调——“逸格”境层的创构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8.
钧瓷有民钧和官钧之分,民钧创烧于北宋早期,在北宋末年,质量上乘窑变奇特向宫廷供奉的花器称为官钧.由于同时代文献记载的缺失,官钧的始烧年代始终成为争议的焦点.从文献资料、钧瓷的审美特征、考古发掘资料等方面研究,官钧金代说、元代说、明代说都回避了民窑的“器皿类钧瓷”,只对所谓“官钧”的陈设类器皿质疑猜测,以偏盖全,忽视了民钧和官钧的关系问题,相对而言,北宋说仍然比较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景德镇是驰名天下的瓷都,其瓷上绘画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元代青花瓷画雄浑壮美,开创了白瓷彩绘的新时代。明清瓷上绘画繁荣发展,百花齐放,绚丽斑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鸦片战争以后,瓷艺仿古之风和俗艳之气大盛,但仍有一批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回归艺术的本真,推陈出新,使传统瓷画艺术重焕生机,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20.
"文气"说是古文论中一个较重要的批评范畴,其美学价值在于倡导文学中旺盛的生命力、强调艺术与生命的联系.其内涵及理论演变,反映看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性格与文化品味.唐宋诗风之不同,从"气"的角度看,正是"情气"与"理气"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