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富于灵活性、变通性、独创性.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时,通常取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类比等方法.  相似文献   

2.
郑松华 《考试周刊》2014,(26):71-72
发散思维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新课标条件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以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为抓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既是可为的又是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通过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探索性、灵活性、独创性,让学生在变化、联系中寻求规律,掌握解题技巧,实现对中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的完美统一.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来分析其引导过程与方法.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体会,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运用一题多变,突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思维定势容易形成误导,要从根本上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必须从不同角度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为此,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题组进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巧妙地选择典型例题,寻求一题多解,不失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和广阔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发散性思维从思维方向上看,指的是在一个问题面前从多种方向、各个角度去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本文就平面几何教学中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做法谈笔者的若干认识.  相似文献   

7.
赵晓伟 《学周刊C版》2011,(7):164-16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常说发散思维,何为发散思维呢?从理论上说,发散性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也就是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生物题的一题多解能激发思维,增强解题能力。生物讲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应用题教学中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 ,不仅可使学生解题思路开阔 ,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意识。所以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 ,展开想象 ,敢于标新立异。教师要善于启发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尝试 ,寻求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1 一题多问一题多问是根据题目的条件 ,提出不同的问题 ,促使学生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 ,展开联想 ,使学生的思维多方向、多层次地进行发散。例如 ,在复习“工程问题”时 ,我出示了以下…  相似文献   

10.
毛金华 《考试周刊》2010,(39):181-183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与一题多探的习题教学,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品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立足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变式艺术,培养学生具有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方法以用最少时间、最少题量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积贵 《甘肃教育》2007,(9X):49-49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重组、加工和再发现,合理、协调地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寻求变化,使有关信息有序化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有益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一种思考方法转换到另一种思考方法,以一题多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题中的条件、问题等进行变换,让学生在变化多样的情境中,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用相同的已知条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进行审视分析,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以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4.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一种极好的形式,它对沟通数学各科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对培养多方向、多角度、多渠道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是颇为有益的.在数学教学中,需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得的训练,使学生注意对知识和方法从正向、逆向、纵向、横向多方面进行发散,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所给问题的条件,从多个方面分析、探索,以求得大量新颖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论述了与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就一道医来说,学生不应该就题沦题,而应由此及彼,从一题想到多题,将自己的思维发散开来。这样既锻炼了自己,又掌握了一题多解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下面就举几个例子加以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克分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钻研教材,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研究和反思,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雏、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1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概率统计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从不同角度,发掘新奇思路,新见解,进行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思维从单一性向多维性发展,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甲、乙两射手独  相似文献   

19.
熊韬 《物理教学》2013,(1):41-42
本文提出在习题教学中,要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激发学生思维发散跃迁。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拓型的创造性思维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