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反腐文学的创作中,湖南作家王跃文和山西作家张平的作品虽风格各异却影响深远,前者以揭示官场中诸关系、规则见长,而后者重在歌颂正气、为民代言。文章通过比较《国家干部》(张平)和《国画》(王跃文)来探析二位作家在反映现实生活、挖掘腐败根源等方面的异同,认为:无论是被称为"官场小说"的《国画》,还是被称为"反腐小说"的《国家干部》,它们都立足于现实,及时反映现实问题,对现实进行了有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跃文一直被称为官场小说第一人,其实是一种误读王跃文的小说创作既包括官场小说,也有乡土小说.尤其是近期中短篇小说集《漫水》的出版,更显示出王跃文乡土小说创作的实绩、就官场小说来说,王跃文的创作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审美艺术均明显高于时下流行的其它官场小说,并且达到优秀政治小说的高度《漫水》则承接五四以来乡土文学的传统,以鲜明的现代意识与忧患意识对现代文明是如何破坏和影响传统乡村文明进行了深刻揭示.尤其是对乡亲们的美好人性的书写以及对压抑人性破坏人性的时代、政治、历史、文化等等作出了有力批判。因此,对王跃文及其小说创作进行全面认识与把握,不仅可以避免对其误读,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一定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时期官场小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王跃文,其官场小说作品以其曾经熟悉的环境——官场生活为素材,注重对办公室、会议室和酒席、家庭等特定场景进行描绘,突显了官场世界权、圈、钱等潜规则;关注官场中各色官员灰色生活的表演,艺术地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王跃文以一个作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来审视和剖析他所熟知的生活,展示了中国在行政转型时期一副多侧面、日常化与世俗化的官场图景,使读者得以走入官场,审视官场,品味官场。  相似文献   

4.
关隐达:在文人情怀和官场规则之间求索与徘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夕小说》是王跃文的一部反映官场生活,表现官场人物的长篇新作。作者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塑造了官场中各色人等鲜明饱满的形象,立体地表现了他们纷繁复杂的思想与性格,关隐达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他置身其中的特殊环境和他内心深处积淀深厚的文人气质推动着他在文人情怀与官场规则之间不断地求索与徘徊,自觉不自觉地在权力场中延续着人类良知与道义的薪火。  相似文献   

5.
《文学教育(上)》2010,(9):159-159
被称为“官场小说第一人”的王跃文,不久前携再版的《国画》等五部重量级作品亮相全国书博会。自1999年面世后,《国画》受到了太多的关注和争议,也遭遇了疯狂的盗版。此次,《国画》在停印十年后重版,让王跃文禁不住热泪盈眶。“书中的人和事,常常撩拨起我心中的火焰。书犹如人,  相似文献   

6.
从《国画》到《苍黄》谈王跃文官场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王跃文蛰伏十年磨一剑的长篇小说《苍黄》出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当下官场小说的领军人物,王跃文有着深刻的忧患意识和现实主义情怀,比较十年前的《国画》,新作《苍黄》又呈现出不同的创作倾向,本文分析了小说的种种变化并探讨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5,(26)
1999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一部长篇小说《国画》.这部洋洋50万字的著作,因为对中国官场乃至世相百态的精微描写,被誉为“呈现了一代人的精神漫画”.《国画》出版两个多月就重印了五次;十多年来,据说仅盗版书就超过500万册.这在中国出版史上,应当是一个很难被破掉的纪录.由此,作者王跃文得到了“中国官场小说第一人”的称呼.  相似文献   

8.
《国画》的话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以《国画》等为代表的“官场”小说,已成为中国当代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一大小说类型,然而对于“官场”小说的研究和批评,大多还流于浅表。文章以文本社会学、意识形态分析等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小说《国画》这一文本的话语深层进行分析并指出:与其说《国画》是对“官场”的批判。还不如说是对某些“官场规则”的抱怨,及对借助“市场规则”(交易)获取“权力”的跃跃欲试。它不仅没有质疑权力,反而凸显了权力。权力仍在迷宫般的灯火阑珊处招手……在某种共同的渴望中,《国画》既是一种“公共的梦”,又不失为某种“仕途宝典”和“升官指南”。  相似文献   

9.
《文学教育(上)》2014,(23):159-159
王跃文日前携新作《爱历元年》在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举办首发。这次他跳出官场,改写情感。“人们对我有某种标签化、符号化的误读。”王跃文说,其实自己各种题材的小说都写过。《爱历元年》是一部情感小说,讲述的是人到中年的情感危机。小说通过描摹一对夫妻的情感婚姻生活轨迹,回望中国人过去三十年间的精神走向、情感形态。  相似文献   

10.
与陆天明的《苍天在上》、张平的《抉择》等主流色彩浓厚的反腐小说不同,新时期描写官场的小说多转向新写实,这类小说更注重描写原生态的官场。作家用可堪玩味的态度把“场中人”的无奈一一呈现。小说从对官场的关注上升到对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关注,深刻揭示了在金钱、权力等欲望中生存的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和信仰危机。其中,作家们对古典精神沦落的叹惋,对整个社会人生的关注,对人性的探索构成了小说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1.
王跃文的官场小说可谓是世纪之交小说创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王跃文以敏锐的洞察力,犀利的笔触对宦海沉浮、权力争斗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性状作了极其深刻的灵魂审视和道德评判,而且从湖湘文化、官场文化、佛教文化等方面对其蕴含的文化意味和存在的文化根源进行了深层的发掘与思考,既写出了社会的官场,也写出了文化的官场,显示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热潮的历史文化缘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形成了一股“官场小说”的热潮。从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进行考察,“官场小说”可以说是百年文学中官场叙事传统在新的时代境遇中的延续和发展。一方面,权力异化而导致的官场腐败与自由宽松的话语氛围为它的兴盛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另一方面,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官场小说”是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对自身角色的确证,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批判与建构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3.
《Tao杌闲评》前绍《金瓶梅》,后启《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是明清世情小说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链条。它对《金瓶梅》的继承主要表现在立意和多层次塑造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它对《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的影响主要表现对官场黑幕的暴露和笔法上的痛快淋漓的谴责两个方面。抒情写意性则是《Tao杌闲评》体现出来的新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14.
短篇小说《苍蝇》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横光利一的成名作之一。作品以崭新的表现技巧以及充满活力和新鲜感的语言冲击了当时文坛。作家巧妙地应用“陌生化”手法,使《苍蝇》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效果。本文拟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从叙述视角、小说语言两方面浅析《苍蝇》的“陌生化”技巧,从而探讨该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湘南学院学报》2019,(1):52-57
王跃文的小说以"官场"为触发点,描摹出了以权力意志和权力话语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生态,自觉地与市场经济所形成的新文化语境保持一致,在对官场中人生存状态的关心和书写中,始终洋溢着一股浓郁的人道主义气息。对永恒人性的不懈追求,让王跃文的小说超越了通俗文学的限制,从"畅销"走入"常销"。  相似文献   

16.
《大清相国》,王跃文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定价:38.00元王跃文的《大清相国》是一部被形容为"充满正能量"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写的是清代名臣陈廷敬(原名陈敬)为官的一生,他从一个正义感尚存的青年举子,逐步成长为胸有城府、极具官场智慧的官僚,反映了他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在官场上所做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抉择。小说集中选取了这样几个事件来刻画陈廷敬:一是科举舞弊案,二是到山东、山西、云南查验,三是  相似文献   

17.
《文学教育(上)》2014,(19):158-158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结果日前在北京揭晓,“中国官场文学第一人”、湖南著名作家王跃文的中篇小说《漫水》以8票涉险过关,引发不小的关注。此次上海书展,王跃文带来了新作《爱历元年》。王跃文把获奖归结于写作的踏实,过去写机关材料也是认认真真,后来文学创作也是踏踏实实,必须逼出自己的能力极限。“我上有老下有小,我能够用我的一支笔把家养好,这是我的小得意。”  相似文献   

18.
张炜的小说《九月寓言》深受西方现代派中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影响,作家创作时一方面难逃“经典阴影”对其的潜移默化,另一方面童年印象也深深影响着小说的创作和作家对精神家园的寻找。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的官场小说一方面因创作实践而在文坛日渐兴盛,另一方面也因对于定义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没有得到一致的确认而显得芜杂凌乱。女性作家书写的官场小说有别于同时期的男性作家,而显得独放异彩。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女性作家的作品,分别是铁凝的《无雨之城》和邵丽的《我的生活质量》展开文本分析,探视其新时期在主题和叙事上发生的延展与新变,进而透析女性作家官场小说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晚清作家李伯元,生平以创辟游戏类型的小报和创作长篇现实小说著称。其以“南亭亭长”为笔名发表的《官场现形记》即为一例。后复同时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各事均开风气之先,为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