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超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4):15-16,8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功夫电影这一社会现象。分析了观众在明知电影功夫是虚幻的武术时,却依然对功夫电影趋之若鹜的原因。究其原因是,功夫电影提供了展示功夫能力的幻想,使“本我”得到释放与心灵得到满足。“我能”在现实世界中受到限制,却在功夫电影世界中得到完美展示。  相似文献   

2.
李苹 《精武》2009,(7):6-8
2008年9月的一天,同事手拿一本武术杂志问我:“李苹,你看这篇文章里写的太极功夫是不是真的?里面还有一个叫李苹的和你重名。”我接过杂志一看,原来是恩师李驻军先生写的《在交手实验中诠释“什么是太极功夫?”》一文,就对同事说里面提到的李苹就是我,这是我老师写的文章,功夫当然是真的,因为当时我在现场。  相似文献   

3.
七月,我在怀柔《太极宗师》的油摄现场见到吴京,着实吃了一惊:盖夏毒辣辣的太阳使这个白皙的“功夫小子”变成了一个小黑人。吴京6岁便开始在什刹海体校习练武术,13岁时被选入北京武术试,在全国武术锦标赛中曾有过不斐的战绩。九三年,吴彬重新执掌北京武术队后,对其关爱有加。当曾起用李连杰、影片《少林寺》的香港导寅张鑫炎为《功夫小子闯情关》挑选男主角时,吴京便被总教练吴彬推到了张导面前。吴京很幸运,初涉影坛便出演了一号男主角,并且与其配戏的胡慧中、钟缇在港台影视圈里都是大大有名的“腕级”明星。然而,用《太极宗…  相似文献   

4.
武友沙龙     
我的武术情缘陈炜 浙江新昌中学高三(5)班 我家有武术的渊源。我的太外公是村里有名的拳师,他师承何处,已无从考证了,只听外婆说过,他功夫了得。虽说他个子不高,但每逢正月舞狮或遭旱灾时“请龙取水”,反正要打拳时,就一定会叫上他。 太外公忙时种田,闲下来就和村里一帮人打拳练武,一跺脚能踩下去很深一个坑。他还有一手发飞弹的功夫。据说,在一个下着雨的深夜,太外公起来上厕所,忽然听得山路上有人走过,还有牛的声音。太外公知道深夜牵牛必是偷牛贼无疑,就喝道“站住”,可那人走得更快了。大外公对着依稀的背影发出一弹…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散手、推手的溯源与释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武术,古称“武艺”,素有“十八般武艺”之说。1947年版《辞海》说:“我国近称国内原有之武艺日‘国术’,亦称‘国技’,所以别于外来之武术而言。其研究技击之机关有国术馆”。解放后,始又统称“武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民间,俗称武术技艺为“功夫”。因之,“功夫”也就成了武术的别名。现在世界各国也往往称中国武术为“功夫”。近几年国外新版的英、法、德、日文辞典,都相继收入  相似文献   

6.
近代著名武术家孙禄堂在其《拳意述真》一书中,曾提到能达到“不见不闻”武术上乘功夫境界的,形意拳有李洛能、八卦掌有董海川、太极拳则有杨禄禅。 所谓“不见不闻”,就是当遭受敌人的突然攻击时,虽目未见到,耳未听闻,亦能本能地避开,不受攻击。李、董、杨三人是否真的具有如此功能,不得而知。但是,“可见可闻”的功夫,亦即只要目能看到,身能听到,就可以本能地作出正确的反应,克敌制胜。这在近代甚至当代的著名武术家中,是大有人在的。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这是对武术已达上乘功夫的写真。具有这种功夫的武术家,在对敌  相似文献   

7.
乔汉 《武当》2014,(2):36-37
很长时间以来,在中国武术文化界存在着武术去“武”化的两种现象,一种是文的,说文解字把“武”字解释为“止戈”;一种是实践,把武术作为一种健身操,虚练套路,追求动作高、美、难,亦或是像京剧中的武打比划,谈起武术的实战性,只言我们追求的是养生,现在不是冷兵器时代,或者是我师父、我师爷当年功夫如何如何,而内家拳派习练者,常挂在口头上的是张三丰创太极拳,“欲令天下众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击之末技”。  相似文献   

8.
提到武术.我的精神就要为之一振,就要想到功夫,中国功夫。这些年,中国的电影没少在国际上拿奖,但是真正打入国际影坛、令好莱坞都难以抗拒的却是中国的功夫片。中国的功夫片之所以所向披靡,是因为中国的武术招法甚多,不似“老外”仅只三拳两脚。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目前美国境内教授武术的学校、馆、堂达8300余所,此行业的年营业额有9亿多美元,而与武术相关附带产品的销售额也近5亿美元。 武术在美国民间被通俗地称为“功夫”。联邦众议员书恩·吉尔斯特说:“‘功夫’传授给了年轻人严谨的修养和优雅的风度,这是一种美与技能的运动。”美国总统克  相似文献   

10.
要学练好武术,必须在姿势、方法、身法、步法、手法、眼法、精神、劲力、呼吸、节奏这十个方面下功夫。这十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协调一致的。它是衡量练武者技术水平高低、功夫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学练武术要高度重视这方面的训练,使之达到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境界,真正地练出武术应有的味道。(一)姿势一般来说姿势是指在武术运动时的手、跟、身法、步的变化和静止时的造型。打拳时的一招一式都应该姿势正确,这是练好武术的先决条件。俗话说:“把式把式,全凭架式”,这里的架式主要是指动作的姿势。在武术比赛中,满分为10  相似文献   

11.
马原年 《武当》2005,(7):14-15
太极拳的老祖师张三丰说过,“欲大成者化功也,欲小成者武事也”。这里的“化功”,我的理解是走化上的功夫,“武事”是指主动进攻的功夫。武术是打人的功夫,但这位老祖师却认为从走化上下功夫,才能达到大成,而从进攻入手,只能达到小成。  相似文献   

12.
武术真功夫真如功夫片中那和以神奇吗?太极大师杨禄禅、八卦宗师董海川、形意巨匠郭云深.他们是人还是神?王芗斋能否“打人如挂画”?当今武林中还有高人吗?什么是武术的真功夫?历史传说中那些一代宗师、武林盟主的功夫真是高深莫测,赛过神仙,还是有些夸大失实?当今的武林中,还有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高人?武术真功何处寻?……这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在武术界争论不休。对那些初涉武术的小武迷们,这些问题更是一个迷,使他们困惑,使他们疑虑。那么,什么是武术真功夫?记者采访了各方人士。一个青年妇女说:我平时不关心武术…  相似文献   

13.
李奇光 《精武》2009,(9):66-66
我自幼喜欢武术,能练成一身高深的武功是我的梦想。因此,我经常买些武术书刊来阅读,借以了解武术知识。十几年前,我被《精武》杂志上的传奇人物“东北神力王”李春苓先生和李氏形意太极拳的介绍文章所吸引。看到李春苓先生以枯瘦病弱之躯竞能练出如此高深的内家功夫让我感到震撼。  相似文献   

14.
李小龙是中国功夫的传奇人物,其志气、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养成是他坚定前行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武术精神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和思想资源。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李小龙志气、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意涵进行梳理与凝练。研究指出:李小龙“志气”的武术精神意涵,体现在形塑阳刚身体的志气、攀登武学巅峰的志气和传播中华功夫的志气;“骨气”的武术精神意涵,体现在坚强刚毅的爱国骨气、尚武自强的侠义骨气和正义暴力的民族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意涵,体现在无限超越的技术底气、以武入哲的功夫底气和武之大者的文化底气。李小龙志气、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蕴含着一种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与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当代中国培育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青少年,可以从李小龙的武术精神意涵中汲取智慧以作为培养国人血性人格的精神滋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振奋人心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今晚在玉兰大剧院看了大型功夫舞台剧《功夫传奇》,我是忍着腰腿疼看完的,真的很棒,很多外国人在场,他们一定很喜欢,因为把中华武术、气功、绝活的精髓搬上舞台,以前这些是很难在剧院里看到的。”这是《功夫传奇》在广东演出散场后,观众在新浪微博写的留言。这样的感言还有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6.
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但他在武术上的成就和影视上的非凡业绩让很多人望尘莫及。他不仅是一位才华卓著的武术家,更是一位哲人,对中国的武术和传统文化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他的伟大之处在于用西方的理念解读了古老的中国武术,也让西方的牛津词典里多了一个“功夫”的词汇,代表了东方文化的尊严。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中武术教学"七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又称“国术”、“功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健体防身,娱乐表演,修身养性和防病治病等功能,是全民健身锻炼的重要内容,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武术运动广泛开展,促进全民健身,学校体育中的武术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武术教学教法及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中国功夫”叫得很响,就连正在打劫的强盗,只要听到有人用中国话喊一声“中国功夫”,便会落荒而逃。提起“中国功夫学院”更是名闻遐迩,威震四方。中国功夫学院的院长、总教练就是河南籍旅美武术大师张宏超先生。张先生原籍河南省兰考县,1989年移居美国传授中华武术,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可依然乡音未改,对故乡依然一往情深。 张先生自幼喜爱武术,启蒙老师是当地的拳师吴年生。张先生随着吴老师练了五六年大洪拳、小洪拳等少林武术套路,走上了习武之路,从小练就了强壮的身体。尊师重  相似文献   

19.
博文 《中华武术》2000,(1):15-15
李小龙武术功夫的卓越成就,在武术界无与伦比,追随者甚多。在进入 2000年的时刻,李小龙的功夫、电影、研究、书本等又将昂然踏进21世纪。 在深切怀念李小龙逝世20周年的时候,香港武术界、牙买加太极拳协会及李小龙俱乐部,共同举办“21世纪李小龙功夫武术大赛”,旨在让学习李小龙武术功夫的年轻运动员能一展所长,以认真的态度互相学习、切磋武艺同场竞技。大赛于1999年12月 17日,在香港李小龙俱乐部举行。大赛设最佳李小龙功夫武术运动员奖、最佳武术指导将、最佳两节棍奖、最佳散手组合奖及最佳形态奖。21世纪李…  相似文献   

20.
功夫网络游戏与武术文化为双向互赢模式,一方面,底蕴深厚的武术文化是功夫网游创作与升级的内驱力,另一方面,功夫网游是武术文化得以表达和传播的有效平台。玩家通过功夫网游这一文化传递的"信使"可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人们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武术思维。基于科技造成武术文化流失的大背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功夫网络游戏对于武术文化的表达与传播功能做了分析,结果认为功夫网游对于武术文化的表达、传播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其表达主要通过古代器物、服饰、建筑等武术元素以及亦幻亦真游戏情境的设置;其主要传播功能包括传播武技、传承武术精神、传播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