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提升地方政府信任度,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是当前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追溯政府信任的本质,发现国家合法性是形成政府信任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合法性越来越体现为国家社会性。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学界关于地方政府信任度提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成果,发现地方政府在治理实践中对其社会性的损耗主要来源于民众的个人感知、地方政府自身和信任环境三个层面。正因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国家就成为提升我国地方政府信任度一股积极的现实力量。因此,提升我国地方政府信任度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大众化话语体系、增强社会民众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同,建设法治政府、推动政府治理日益法治化,要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在地方政府信任建构中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执政党所追求和倡导的意识形态往往体现其对社会价值观的整合方向。如何通过意识形态的变革和创新,实现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的民情民意的凝聚和整合,有效引领和整合各种社会思潮,确立社会共享价值观,是执政党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执政党在社会转型期巩固和优化整合功能所必须予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思潮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领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当深化对意识形态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注重提高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不断增强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导能力、建设能力、批判能力、协同能力,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终结论"是苏东剧变以后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社会思潮。其实质是要用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来代替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批判"意识形态终结论"及其宣扬"普世价值"的虚伪性,另一方面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来加强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道德治理在古代中国是以“礼治”或“德治”的话语方式出现的.在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中,“礼治”或“德治”的理论及其实践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对国家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家治理是在扬弃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概念.但无论是从国家治理体系看,还是从国家治理能力看,道德治理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道德治理是治理主体运用的各种手段和方式中的一种.在国家治理能力中,道德治理是指执政党和政府协同社会组织及全体公民,综合运用各种力量,来克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道德问题,为国家有序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的能力.当前的道德治理应重点处理好正利益与正观念,正法制与正人心,正官德与正民风这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意识形态是以价值观为导向和核心的,不同的意识形态相互区别的本质在于其价值观的不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以其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念的有序存在。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和国家形成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的主导性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促进入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为促进入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创造条件,在这样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必须正确认识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国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八大”报告不仅为我们概括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为我们在积极践行过程中对其做出更深入的探讨提供了“三个倡导”的方法论指导。运用其三分法,我们将进一步回答,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什么,执政党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什么,以及公民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什么,这构成了当代中国三维一体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在国家层面,我们奉行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在执政党层面,我们奉行群众路线、法治政府、道德楷模;在公民层面,我们奉行以互爱为感情纽带的家庭道德、以互助为利益纽带的社会道德、以分工为人缘纽带的职业道德。如果说公民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生活的道德基础,而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那么执政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则是使得我们能够实现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不可逾越的中间环节。这种将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做区分性探讨,无疑具有深远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执政软权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面临着腐败、官民缺乏政治互信、执政党的形象受损、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体系遭到冲击等问题。因此通过提升执政党的执政价值观的认同性,有效治理腐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等途径和对策,加强执政党的软权力建设,以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稳定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义基础,没有公众的道德支撑,社会就不可能达到和谐的理想状态。而行政德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政府行政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对公众正确价值观的确立与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普遍而强大的导向作用。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奠定社会道德基础,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人文社会问题的延续。其根源是整个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失落和信仰危机。在今天它表现为人们对价值、信仰和生存意义的漠视。提升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意识形态的价值观整合和重建价值信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德理想化为现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伦理关系,另一方面是有道德品德的人,即人的品德。 一、社会伦理关系 道德理想化为现实,规范体现在人际关系之间,就成为伦理关系。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讲,主要是仁和义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公正的、正义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爱和信任的关系。这种关系得到增进,得到发展,对社会组织就起了极大的巩固的作用,就具有道德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加强社会凝聚力是执政党巩固政党权威、实现阶级利益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政治权威、经济发展、意识形态教化等社会凝聚力产生的一般路径的研究,给转型时期我党加强社会凝聚力提供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加强社会凝聚力是执政党巩固政党权威、实现阶级利益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政治权威、经济发展、意识形态教化等社会凝聚力产生的一般路径的研究,给转型时期我党加强社会凝聚力提供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危机,合法性危机来自公众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不信任,产生不信任的采源也就是合法性危机的根源。政府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是合法性问题危机的症结。合理的制度设置对解决合法性危机是必要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5.
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其实质上就是公众在信息不完整或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下,对政府这一"抽象系统"自身的能力、政策执行的效果、政府处理公共事件的方法及其效果等所持有的一种合理期待与信心。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一方面要使公众对于政府决策充满信任,"取信于民";另一方面,则要相信公众,积极引导公众群策群力,共同决策。同时,现代政府要将信任规范内化为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从而成为政府自身道德自律的准则。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以法为度,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葆生命力,达到对社会成员道德教化的重要倚靠。对以法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探讨,提出通过健全法制机制,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旨在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灵魂,反映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政府公信力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关注,也是衡量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失去信用,就会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损害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理念、制度和行为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其缺失的原因,并对提高政府公信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是在国家治理中切实把核心价值观用起来,这就要求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领导干部首先要从思想上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的价值所在,激发内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热情和能力。概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治理价值:一是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二是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精神内核,三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冲突,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减弱,党内腐败的滋生和蔓延给中国执政党的权威带来了挑战.新形势下中国执政党应该从加强社会利益的整合、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三个方面人手,增强整个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认同和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巩固其政治权威.  相似文献   

20.
深入探讨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冲突,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缓解社会治理阻力,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价值。本文结合社会治理主体、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从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的辩证统一切入,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冲突。坚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构建科学的意识形态安全法律体系、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将冲突转化为合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