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日本列岛处于优越的自然环境中,植物种类繁多,四季景观各异.生活在得天独厚环境中的日本人,深深热爱大自然,并逐渐形成了崇尚自然和顺从自然的原始自然现.从文化艺术到宗教信仰,从建筑风情到庭园设计,处处渗透和闪现着日本人热爱自然和崇尚自然的思想.本文主要从日本庭园艺术构思的两个流派的庭园设计特色中分别探讨日本人的自然观,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创造与人的自然观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生态视角浅析<创世记>所隐含的自然观,指出上帝创世神话显示的是上帝的万能,然而却导向了一种具有依附性的自然价值现.这一依附性的自然价值观的生态局限性在于,自然的内在价值一旦遭受漠视,自然必将沦为被征服、被利用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重要特征。马克思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自己的人化自然观,对当代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地艺术被认为是重新燃起人们挽救自然环境的意识.重塑现代人类和自然的依存关系.并成为改善人类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我们认为,对于几何、抽象与秩序的强调,表明大地艺术与现代工业文明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过于追求感官体验而忽视对于生态整体性的把握和对于人们内心情感的抚慰。因此.本文认为,如何正确处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作品真正唤起大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对人类生存现状的反思,这是生态学时代艺术的责任与重要使命,也是大地艺术必须要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自然的发展过程和人类有关自然的理论,都是与人类活动不可分割的,是人化了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和人类对人化自然的认识,雨依据人类活动又可以把人化自然划分为实在的人化自然、观念的人化自然和审美的人化自然。  相似文献   

6.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自然观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确立正确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人对自然有着非同凡响的膜拜,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向往,因此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古代传统自然观,传统自然观客观上影响了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同时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中国山水画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自然观是嵇康思想的核心。嵇康认为“自然”是指宇宙的本源,其认识论基础就是他的名实观。嵇康的自然观主要体现在元气自然、人性自然和度、数(规律)自然待方面。  相似文献   

9.
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美学的一个根本问题.海德格尔的自然一词是在古希腊词语(ψ)ú(σ)ηs的原初意义上理解的,指的是自行发生的存在者整体的遮藏着的解蔽,这个含义也是“存在”和“真理”的原初意义.本源(Ursprung)的德语含义是“一件东西所出自并且所安身于其中的本质来源”.艺术作为解蔽(即真理的一种发生方式)源自于(与存在同义的)自然,聚集着艺术的艺术作品是被(与真理同义的)自然规定、创作和保藏的,艺术的本源是自然.  相似文献   

10.
爱德华.艾比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自然文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对六七十年代的环保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他的著作《孤独的沙漠》等,了解其所持自然观。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探讨解读艾比的自然观,将有利于进一步唤醒民众关注环保、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人物爱默生在《自然》一书中颠覆了基督教反自然的传统,强调用直觉和顿悟的方式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他的这种整体主义的自然观,启迪了一种新的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把自然的本质归结于生命共同体,从自然共同体的高度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非洲的青山》中蕴含着浓厚的生态意蕴。海明威在书中表达了既热爱自然又漠视自然,既怜爱动物又捕杀动物的矛盾情感。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揭示海明威自然观的矛盾性在人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自然观是其哲学思想的基础。对于劳伦斯自然观的解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他的文学作品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而且对于当代人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努力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史前有代表性的乐器如骨笛、埙和磬等的梳理比照,判定音乐自然观产生的上限时间大约是在新石器时代,下限在殷商时期。  相似文献   

15.
从古至今,由于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都使日本人一直都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文学影视作品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可以通过其文学影视作品对该民族心理特征有大致的了解.本文将以日本文学和影视创作为中心,简要探讨日本人的自然观及其悲观心理.  相似文献   

16.
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把文学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联系的非常密切。特别是在中国,其关系更加密切,特别是在中国传统农业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人可以在自然中获取自己想要的物品,体悟自身的价值,这种自然观念中已经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模式。当然,从古到今,中国文学多少都会涉及自然,文人也会相应的歌唱自然。我们会发现在中国文人的眼中只有在自然中才有安居的所,只有在自然中才存在真正的美,这种现象在魏晋时期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自然观与自由观的演变历程可以从美学的视角加以考察:实践美学以人化的自然观和理性的自由作为其理论的核心,而后实践美学以感性的自由和对自然观的漠视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新世纪提出的生态美学则以生态的自然观和生存的自由作为其理论的归宿,因而从美学理论的演变可以发现新时期自然观和自由观演变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8.
自然是董仲舒"天"的哲学的基础。经他以见辞求指、深察名号、伍偶物类等方法阐释的自然,具有广博宏富的精神内涵,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体现,象征王道政治的祥瑞与灾异,天道秩序的浓缩,而不是对客观自然的认知。构建理念与实体、精神与物质、政治观念与自然事物感通应合的一体世界,是魏晋自然审美勃兴的思想前奏。  相似文献   

19.
人类自然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以及人类对这种相互关系的认识,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依附和崇拜自然;利用和加强自然;征服和支配自然;警醒和反思自身行为。人类自然观的演变警示我们,对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三个方面分析迪金森的自然观:第一部分涉及当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爱默生和迪金森,以及希金森的思想对迪金森自然观的影响;第二部分表明了迪金森对天国和上帝的怀疑,也说明了她对此生美景的现实态度,其结果是对自然宗教般的敬畏和迷恋;第三部分突出论述迪金森对诗人之名追求的缘由,对诗歌功用的认识,以及作为“新英格兰诗人”对新英格兰四季的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