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云雁 《历史学习》2007,(11):39-39
1.陶器与瓷器 ①陶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精美的陶器,如半坡文化的红陶和龙山文化的黑陶。 ②瓷器:商代工匠在烧制陶器时烧制出原始瓷器。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有独特的造型艺术与实用功能和工艺制作,与人们审美要求相适应。对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陶器造型分析研究可证明,陶器造型艺术的产生、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社会存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作陶器的历史超过了一万年。新石器时代古老的先民,将司空见惯的粘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运作,造出一种新的物质——陶器,从此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此后陶器执著地伴随着我们的祖先涉过岁月的长河来到我们生活的新世纪。中国古代陶器留给人类的是一份无可替代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古陶器,大都来自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半坡等文化遗址。(下转封三)  相似文献   

4.
第二大题(科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彩陶──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现代人了解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考古发掘显示,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都或前或后不约而同地经历了素陶、彩陶、  相似文献   

5.
固原境内出土的彩陶,即以新石器时代为典型代表,形成了固原陶器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出土的釉陶,以两汉时期为典型代表,形成了固原陶器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器是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考古学家往往根据出土陶器的特点来解决确定遗址的文化性质和年代等问题;历史学家也常常依据出土陶器的特定品种、组合规律来勾画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面貌;艺术史家更将原始陶器中优秀品种和作品视为造型艺术发展史上幼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中国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陶器,并在陶器的表面附丽于装饰,继而产生了彩陶。其中以仰韶、马家窑时期的陶器艺术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最具代表性地反映了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艺术的辉煌成就。从现代审美的角度去审视这一时期的彩陶艺术,也不得不赞叹其形式纷繁且巧于变化,充满着现代气息的彩陶纹样。  相似文献   

9.
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以往学者们多关注这些符号的性质。从考古资料来看,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的书写方式分早、中、晚三期。新石器时代的书写工具有尖状骨器、尖状石器、毛笔、鲨鱼牙齿等,载体多是陶器,少量为龟甲、骨器、石器和玉器等。当时已形成固定的书写习惯,开甲骨占卜及契刻之先河,开创并排书写及竖行右书体例。研究新石器时代书写文化对研究中国早期的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陶器制造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黑陶,艺术、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以后历代都有生产,技艺日进。江苏宜兴蕴藏有各色优质的陶土,用以制作陶器,在明清时期已具有很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尤见装饰匠心。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形式,大体上有刻镂、堆贴、模印、釉色、化妆土、彩绘六大类型。图案纹样装饰于陶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现。先民们感受生活的自然现象创造出波折纹、圆形纹、编织纹等图案,以二方连装饰形式呈现在陶瓷器物上,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一件绘有精美的人面和鱼纹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彩陶中的精品。陶器上的纹饰体现了先辈们  相似文献   

12.
有趣的陶罐     
<正>除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和瓜果,我们的餐桌上还会出现什么?当然是盛放菜肴和瓜果的精美容器!精美的器具会令人产生审美上的愉悦,而这种对美的喜好,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烧制的陶器上:陶器匀称的器型、精细的纹饰和图画,无一不展示着人类对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新发现的考古资料中,陶器、青铜器的形制与流传,小麦的起源与传播,可以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中国和西亚的文化交流就已开始,绵延不断,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4.
磁山文化的发现和确立,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较重大的收获之一。它不仅从年代上突破了已知仰韶时期诸文化距今不超过7000年的大关,从文化面貌上跨出了所谓“彩色陶器”或黑、灰等“单色陶器”的界限,而且,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起源、内涵、区系类型的研究及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祭祀等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对学术界较关注的磁山遗址的定性、灰坑的用途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尖底瓶作为新石器时代陶器中造型独特、功能明确、设计制作巧妙的集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虽然其流行的地域局限于黄河的中游、上游地区,也仅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比较多见,但尖底瓶器形与功能的变化、流行区域范围的局限等特征却对研究造物艺术的规律性问题与对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藏族祖先对美的创造来源于他们对石器工具的造型,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以及对自身有实际利益的动物的感性关照,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以实用为主,尚未表现出对美的感性认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及其纹饰则在物以用为先原则的前提下,表现出了有目的的审美意识,其审美特性从“技术为美”过渡到形式美。  相似文献   

17.
从近年来对岷江上游地区考古调查及其对营盘山遗址的勘探和试掘中,发现了84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及遗物采集点,并在营盘山遗址中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类遗物近万件。此次考古工作使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的内涵得以基本明确,并以此建立起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初前序列,为进一步探讨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内涵及古蜀文明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吴燕文 《现代教学》2011,(7):149-150
福泉山遗址坐落在青浦区重固镇中心地段,它完整地保留了6000年以来的各个时期文化叠压遗存,内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与战国时代的遗存。特别是福泉山出土的陶器,由黑土制作,可谓形态各异、制作精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因此,引导学生探寻“福泉山”悠久的陶器文化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少年月刊》2024,(6):34-35
<正>杯碟盘碗、花盆花瓶,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瓷器的影子。瓷器是怎么来的呢?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的食物来源很不稳定,因此需要容器储存食物和水。最开始,人们用石头打造容器,后来发现可以用火烧制陶土容器,于是出现了原始的陶器。后来,人们不再满足于陶器粗糙拙朴的外观,从原料、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摸索,终于在汉代造出了真正的瓷器。瓷器比陶器光滑明亮,也更轻便耐用。  相似文献   

20.
浙江嘉兴南河浜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此遗址揭露面积为1000平方米,发现崧泽文代和良渚文化等不同时期的人工堆筑土台、墓葬、房屋和灰坑,出土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类遗物700余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