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已习惯说,学校要为学生服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我们已经说了几十年的“为人民服务”了。可是,要教师做一名帮助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教师们或许不愿意接受。因为“服务者”与“服务员”仅一字之差。总使人联想到“谦卑”之义。知识分子的特点就有一点是清高,可是我仍坚持要说,除非我们不再声称我们要为学生服务, 否则就得认真写一写、研究一下,究竟怎么才能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  相似文献   

2.
我们已习惯说,学校要为学生服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我们已经说了几十年的"为人民服务"了.可是,要教师做一名帮助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教师们或许不愿意接受.因为"服务者"与"服务员"仅一字之差.总使人联想到"谦卑"之义.知识分子的特点就有一点是清高,可是我仍坚持要说,除非我们不再声称我们要为学生服务,否则就得认真写一写、研究一下,究竟怎么才能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方面做得不够,也许很多教师会感到是天大的冤枉,因为从幼儿园开始我们的孩子就接受了“长大要为祖国争光”之类的教导。而且有白纸黑字为证,一年级的造句有“我长大了要做光荣的解放军”“我要做光荣的人民教师”,从三年级起每年学生都要写“我的理想”“20年后的我”之类的周记或作。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要着眼于学生的学,“教”要为“学”服务。而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这就是“传之以器,不如授之以艺”。  相似文献   

5.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要为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必须做到“细心观察、广泛了解、努力沟通”,因此教师应该与学生做朋友,与学生零距离。  相似文献   

6.
邵仁赓同志对拙作《复式教学的动静观》表示异议,借此机会再谈一些个人的见解,以就教于仁赓同志。(一)“动为了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动为了静”的基本内涵是说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就是原文所讲的,“要从静的实际需要出发,要服从静的发展需要,要为提高静的活动效益与质量水平服务”。一句话,“教师要把解决学习问题的希望放在学生身上”,心中要时刻装着学生。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就是说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1.要重视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培养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情感。音乐教师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既做“经师”传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又要为“人师”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而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并有效地发挥出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有质量。但是,  相似文献   

10.
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灌输和接受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教”要为“学”服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  相似文献   

11.
羊剑 《四川教育》2013,(11):33-33
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把应有的学习权利还给学生。但是这样的课堂并非要抛弃教师的指导,相反更应该发挥好“导”的作用为学生的“学”服务。如何让教师的“导”高效起来呢?我认为把握导的时机很关键,教师的“导”一定要为学生好学而导,要为学生扫清学习中的障碍,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予以帮助,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它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而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更应该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如何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呢?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以课堂、学科、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必须改变,现代化的学校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尊严。贵州省实验中学从多方面实践“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开放办学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施学清 《陕西教育》2006,(12):30-30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教材等一切教学手段都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充当教学的“主角”。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既适用于文艺工作,同样也适用于其它任何工作。为什么人服务,对人民教师及其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来说,同样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的一个原则问题。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从毛泽东同志发表《讲话》至今已整整50年了,并且我国已经搞了40年的社会主义,难道教育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还没有基本解决吗?诚然,从理论上说,这个问题并非没有得到解决,可是实际上,在不少教师的心目中,学生只是教育对象,而对于“学生是服务对象”却不习惯于接受了。“有其弟子服其劳”这一封建社会师生关系的旧观念或多或少地还残留在某些人的头脑里,他们认为学生为教师效劳是天经地义的事,说“教师为学生服务”则不可思议。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早已明确指出,文艺要为当时的革命战争服务,为广大工农兵及其他劳动群众服务。至今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要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工作如此,教育工作同样也是如此。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这如同作家要为读者服务、演员要为观众服务是一样的道理。当一个读者看了一篇或一部文学作品后,受到了文学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其宣传教育,这也就等于接受了作家出  相似文献   

16.
《湖北教育》2008,(3):15
学校以“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办学宗旨,确立了“规范为源,服务为魂,质量为本”的办学思想:“规范为源”,就是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规范师生的言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后勤人员的服务行为,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使完善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服务为魂”,就是全校一切工作要为教学服务,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质量为本”,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教育质量为根本,不断提高学校的竞争与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关系融洽,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不应该再是严肃与权威,守住“师道尊严”的古训而高高在上,不可亲近。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也有人明确提出,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的主要时空是课堂。一、春暖人心,语文课堂是和风细雨的天地师生人格上的平等,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放大自己眼里的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有序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突现生命华章的个体。而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心理上的相对成熟,知识的相对权威,也让我们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西江教育论丛》2005,(3):26-2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源不断,生生不息,这是一个多么理想的境界。细细品味,这诗句所含的哲理,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亦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的教学不单只是给学生一些“水”,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水源”。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有生发性。所谓“生发”就是生长发展。课堂教学要有生发性.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源头.从中能使学生得到不断的学习动力.持续学习的能力;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逐步培养学生会看、会想、会说、会做及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如何,还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参与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  相似文献   

20.
一、自觉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服务意识   1.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新课程中的教师已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 ,即“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融入了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也就是教育服务的问题。从大处着眼 ,我们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这不只是口号 ,而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每时每刻都应该谨记 ,因为一个社会的发展是否健康 ,完全取决于这个社会中的人 ,而人的培养又绝对离不开教育 ,所以中央提出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的思想 ,从根本上阐明了教师的作用。从小处着眼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