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的剩余产品理论,  相似文献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是伟大的和多方面的。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思想家,他认为自己毕生的任务就在于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阐明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建设者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再到实践,有着诸多的理论论述,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以马克思和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最为典型,最具说服力。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文章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和列宁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分析,并进一步对二者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比较,从理论的形成背景、理论的内容以及理论的贡献和价值三方面入手探讨其差异,以促使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得以丰富发展,进一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4.
工资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一个伟大贡献。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和批判,继承了古典经济学派工资学说中的科学成分,创立了自己的工资理论,区分了劳动力和劳动两个范畴,不仅揭示出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也揭示出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还展现了对无产阶级生存境况的深切关注。社会主义工资反映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因此,社会主义工资改革应全面体现人的价值,要有助于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党的十二大所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的前提,也是经济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主义经济效益,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对于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经济效益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思想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最终目标的思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关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未来和谐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的思想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探讨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的继承和重要发展。学习马克思的发展理论,有利于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理论创新、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科学的发展观,需要对广大人民最关注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重点目标、市场经济的两重效应与宏观调控、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发展的先导地位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国内各地区之间以及各行业各企业之间,“都要打破封锁,打开门户,按照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促进横向经济联系,促进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合理交流,发展各种经济技术合作,联合举办各种经济事业”。目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出现的社会主义股份经济,正是  相似文献   

9.
通过厘定马克思的交往范畴,透察交往与生产、交往与世界历史以及交往与人自身发展的关系,揭示人类社会特有的交往现象的一般本质和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发展生产力,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中心课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经济效益的理论,对我们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即提高经济效益,要通过多种途径,作出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比如要正确处理好各种比例关系,改革管理体制,厉行节约,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合理布局生产,作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职工积极性等,就直接生产过程看,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理论的分析,尤其是其市民社会理论中内涵的自由、法治和民主精神,对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教育具有现实的时代意义。当前,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教育十分必要,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在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教育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前提,以民主和法治精神的培育为核心,以切实扩大基层民主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的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和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主要源于实践根据。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之间,有两方面的关系值得研究。第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为我们在更大的历史跨度中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13.
14.
理论上,社会主义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它的生产力水平应高于资本主义。而现实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国家还得追赶主要资本主义发达,为解决这个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章试根据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分析现实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前景,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立足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赋予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新的内容和时代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出发,论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研究社会主义必然牢牢把握生产力标准;②研究社会主义必须把社会主义理论和当前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③社会主义应该是多科性的统一;④社会主义理论应当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从而揭示我国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本从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出发,论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研究社会主义必然牢牢地把握生产力标准;②研究社会主义必须把社会主义理论和当前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③社会主义应该是多科性的统一;④社会主义理论应当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从而揭示我国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资本问题是马克思毕生关注的焦点,关于资本范畴的界定、资本逻辑的揭示以及资本发展趋势的预见等内容,更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核与基石。事实证明,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像某些人所宣称的已经"过时"被历史淘汰,而是始终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前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我们重温马克思的资本理论,研究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探讨其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有助于我们汲取丰富的理论营养、获得宝贵的理论启示,同时又开拓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贺伊娜 《考试周刊》2008,(50):235-236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奠基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运用,阐释了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现阶段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是人际和谐的深刻启示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末,社会主义的起落与沉浮,使人们意识到为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反思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重新认识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价值的意义。准确定位社会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科学主题,积极探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多元把握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合理性等问题,是当前展开对社会主义重新研究和思考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