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及其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没有完整系统地去研究、讨论,而是分散在从初中到高中的不同阶段去学习,如初中学过CuO是黑色物质、具有氧化性;高中学过新制的Cu(OH)2与含醛基的化合物反应可得到砖红色的Cu2O;铜盐能使蛋白质变性等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一个新的化合物:化合物[Cu(I)2(L)2(HL)2]2(H2 Mo8 P26)(Ⅰ)(L:3-(2'-吡啶基)吡唑)(Ⅰ).单晶衍射数据显示,化合物Ⅰ是由双核单元Cu(I)2 L2(HL)2和ε-[H2 Mo8 P26]簇组成.Cu(I)2L2(HL)2具有中心对称性,其中铜离子被有机配体3-(2'-吡啶基)吡唑的2位氮原子和吡啶氮原子螯合.同时,3-(2'-吡啶基)吡唑的1位氮原子连接另外一个金属铜离子.由此形成了一个CuNNCuNN六边形结构,两个铜的距离为3.907A.晶体数据:C32H28Cu2Mo4N12O13,Mr=1299.50,Triclinic,P-1,α=12.388(3),b=12.893(3),c=15.408(3)A,V=2125.8(11)A3,Z=2,Dc=2.030g/cm3,F(000)=1268,μ=2.202mm-1,R1=0.0214 and wR2=0.0584[I>2σ(I)].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试剂5-呋喃亚甲基若丹宁(FR)与铜的显色反应,在冰乙酸介质中,乳化剂-OP存在下,FR与 Cu(Ⅱ)生成2:1的稳定络合物,λmax=440nm,ε=5.03×103 L·mol-1·cm-1.铜的含量在0~50μg/25mL内符合 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烟草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实验表明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不但与氯化铁溶液是否酸化有关,还与氯化铁溶液的浓度有关.当过量铜与浓度较高的氯化铁溶液反应时,除发生常见的离子反应Cu +2Fe3+ =Cu2+ +2Fe2+外,还得到Cu(Ⅰ)与Cl-形成的配合离子,同时采用数字化实验手段表征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全面剖析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体系的离子行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泽陆蛙蝌蚪体内混合重金属积累实验,研究了安全浓度内的重金属铜(Cu2+),铜(Cu2+)和锌(Zn2+)混合溶液下泽陆蛙蝌蚪体内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Cu2+在泽陆蛙蝌蚪体内有积累,Cu2+和Zn2+两种重金属之间的联合作用为毒性减弱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5—(4—氨基)亚甲基若丹宁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试剂 5 -(4 -氨基 )亚甲基若丹宁 (ABR)与铜的显色反应 ,在 pH为 4 5的HAc -NaAc缓冲介质中 ,Tween -80存在下 ,ABR与Cu(Ⅱ)生成 2∶1的稳定络合物 ,λmax=5 0 0nm ,ε =1 64× 10 4 mol·L- 1 ·cm- 1 .铜的含量在 0~ 5 0 μg/2 5mL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用于烟草中微量铜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题目 某校科技小组对铜与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进行探究与改进 .实验依据 教材演示实验 .理论依据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浓硫酸中S显 6价 ,在反应中可能降至 4、0、-2价 ;Cu可从 0价升至 1、 2价 .查阅文献 ①Cu2 O是碱性氧化物 ,呈红色 ;②CuS、Cu2 S是黑色不溶于稀硫酸的固体 ;③Cu 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 和Cu ;④Cu与浓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⑤金属硫化物高温灼烧生成金属氧化物和SO2 .⑥ 96%浓硫酸加入CuSO4·5H2 O ,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实验设计 可选用药品 :铜片 ,96%浓硫酸、品红溶…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合成的显色剂(3,4一亚甲二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缩写PTSC)与Cu(Ⅱ)的显色反应,且PTSC与Cu(Ⅱ)形成1:1的黄色配合物在λmax=39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7.2×10~4,铜量在0~20μg/25ml符合比耳定律,适用于矿样中低含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对铜的化合物在氨水中的溶解性进行了讨论 ,侧重讨论了铜的难溶化合物 ,认为铜的难溶化合物在氨水中的溶解性主要取决于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和铜氨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  相似文献   

10.
肖中荣 《化学教学》2009,(12):59-62
铜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人教版苏教版新教材专门介绍了铜化合物(氧化亚铜、氯化铜、铜氨络离子和碱式碳酸铜)知识,这些新增加的内容自然成为2009年高考要求(如2009年浙江理综化学科《考试说明》明确要求掌握“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如Na、Mg、Al、Cu等),现对2009年全国部分高考卷有关“铜考点”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1.
以水稻种子为材料,利用水培法研究了短期培养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的铅与铜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测定了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初生根长、苗高、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Pb2+、Cu2+单一处理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出现不同程度的先升后降趋势.初生根长、苗高则与离子浓度呈负相关性.而Pb2+、Cu2+复合处理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乙二醇双(2-氨乙基醚)四乙酸(ethylene glycol bis(2-amino ethy)tetraacetate:EGTA)和氯化铜采用溶液蒸发方法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成功合成双核铜配合物Cu2[EGTA·2H2O]·2H2O.该晶体的结构数据是在单晶衍射仪进行收集的.通过晶体结构分析,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如下:a=21.013(4)A,b=7.5503(1)A,c=13.577(2)A,β=90.877(2)°,V=2153.8(6)A3.在化合物中,铜离子分别与配体的三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以及一个水分子成键,采取五配位四面体构型,铜离子空间构型是畸变的四方锥.另外,游离的水分子与配体的氧原子形成氢键而构筑成超分子.  相似文献   

13.
用铜铁试剂对自制碳纤维电极进行电化学修饰,用于检测溶液中低浓度Cu2+.详细考察了富集电位、富集时间、扫描速度及Cu2+浓度对测定的影响.试验发现在高氯酸溶液中,富集电位-1.2 V,富集时间4 min,Cu2+在0.05 V处有灵敏的阳极溶出峰.试验结果显示Cu2+氧化峰电流在1.0×10-6 mol·L-1至1.0×10-8mol·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i(nA)=555.2c+47.86(其中c为Cu2+的浓度),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71,检出限(S/N=3)为8×10-10mol·L-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4%(n=6).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一个新的化合物:化合物[Cu(I)2(L)2(HE)2]2(H4Mo8O26)(I)(L:3-(2’-吡啶基)吡唑)(I)。单晶衍射数据显示,化合物I是由双核单元Cu(I)2L2(HL)2和ε-[H4Mo8O26]簇组成。Cu(I)2L2(HL)2具有中心对称性,其中铜离子被有机配体3-(2'-吡啶基)吡唑的2位氮原子和吡啶氮原子螯合。同时,3-(2’-吡啶基)吡唑的1位氮原子连接另外一个金属铜离子。由此形成了一个CuNNCuNN六边形结构,两个铜的距离为3.907A。晶体数据:C32 H28Cu2Mo4N12O13,Mr=1299.50,Triclinic,P—1,a=12.388(3),b=12.893(3),c=15.408(3)A,V=2125.8(11)A^3,Z=2,Dc=2.030g/cm^2,F(000)=1268,μ=2.202mm^-1,R1=0.0214 and wR2=0.0584[I〉2σ(I)]。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现行无机化学教材在铜的性质章节中普遍认为:Cu(?)CuX_2(X=Cl,Br)而高中化学教材则明确指出:Cu+Cl_2(?)CuCl_2铜是29号元素,价电子构型是3d~(10)4s~1,它可以失去一个电子形成3d~(10)4s~0电子构型的Cu~+,也可以失去两个电子形成3d~94s~0电子构型的Cu~(2+)。通常我们接触到的是Cu~(2+)化合物,但这并不意味着Cu~(2+)一定比Cu~+稳定,也并不意味着Cu的氧化产物就一定是Cu~(2+)化合物。按洪特规则,铜I的3d~(10)构型比铜II的3d~9构型能量低,从铜的电离能数据上看:Cu(g)-e~-→Cu~+(g) I_1=7.7eVCu~+(g)-e~-→Cu~(2+)(g) I_2=20.3eV在气态时,Cu~+要比Cu~(2+)稳定得多,氧化剂通常只能氧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新型氯桥联铜配位聚合物[(μ-Cl)Cu(BBPY)]+ n [BBPY: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经 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结构,属单斜晶系,P2(1)/c 空间群,由氮、氯原子与铜(II)配位,氮对铜(II)配位形成两个五元环,构成中心铜与配位原子的畸变锥形结构,通过氯原子的 Cu(μ-Cl)Cu 桥联作用形成一维链铜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7.
新制备的Cu(OH)2·yH2O加入到溶有2-甲基苯甲酸、邻菲咯啉的C2H5OH/H2O(1∶1,V/V)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一新的铜配合物[Cu(phen)2(C8H7O2)]·(C8H7O2)·4H2O(1)晶体.化合物结构经单晶X-衍射及红外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878(2),b=11.218(2),c=16.178(2),α=72.74(3)°,β=75.54(3)°,γ=78.72(3)°,V=1 809.8(6)3,C40H38N4O8Cu,Mr=766.28,Z=2,Dc=1.406g·cm-3,F(000)=798,最后残余因子R1=0.055 5,wR2=0.133 9.晶体结构中的中心Cu(Ⅱ)原子六配位模式形成畸变的八面体结构,通过分子间O-H…O氢键及芳环$-$堆积作用构筑成超分子框架.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个单臂氮氧自由基配位化合物[Cu(hfac)2(IM2Py)](hfac=六氟乙酰丙酮,IM2Py=2-(2-吡啶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1-氧基自由基),并对它进行了结构和磁性表征。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Cu(hfac)2(IM2Py)]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每个铜离子通过与二个六氟乙酰丙酮的四个氧原子、吡啶环上的一个氮原子和咪唑环上的一个氮原子配位而处于一个八面体构型中。变温磁化率表明分子内铜离子与氮氧自由基之间在高温下存在铁磁偶合作用,同时发现分子间存在弱的铁磁偶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铜制剂作为一种优良的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Cu2+不仅可以防治病害的发生,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促进残留在环境中的农药降解.本文通过探讨Cu2+对土壤吸附农药的影响、农药光降解的影响、农药水降解的影响,综述Cu2+促进农药降解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铜片和浓硫酸反应,会析出大量黑色物质。为什么会产生黑色物质,而且在热的硫酸中也不溶解呢?因为,浓硫酸与铜的反应,还有副反应: 4H_2(SO)_4(浓)+5Cu(?)(Cu)_2S↓+3Cu(SO)_4+4H_2O当硫酸浓度保持在15摩尔/升以上时,硫化亚铜不过是个中间产物,可进一步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