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国际间的人才流动和人才流失早已有之,但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还是在二战之后,尤其是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这时人才流动和人才流失的特点是:①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即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向欠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的人才也流向发达国家(尤其是流向美国);②流动人才的层次渐高,流失情况严重。据联合国开发总署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国外工作的专业人员有近百万人,而且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递增。这使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人才流动激发人才潜能,带动科研资源和成果的交流,促进创新和科学繁荣。人才流动乱象导致高校学术生态恶化,出路在于推动各级各类人才有序规范流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发展性应该成为高校引进人才的绩效考核理念。探索适应学术劳动力市场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围绕"建设信息平台,汇聚天下英才;评价流动绩效,导向引才理性"愿景,构建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绩效评价指标,测算出工作绩效评价值、流动绩效预评值和人才流动绩效评价值,籍此衡量引进人才效果,对引进的人才和高校引才工作进行考核评价。以量化制度为内涵的流动绩效理念引领高校人才引进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都是人才竞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人才培养与人才流动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主要人才大国在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上体现出了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深化;二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三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四是人才的国际流动从一极趋向多极。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源开发所遇到的困难 1.人才竞争和人才流失导致的人才短缺 由于发达国家的科研条件和物质生活相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所以人才流动的结果往往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IY这一典型的高科技企业进行进行人才流动调查,得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一般性的原因: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追求工资待遇;分配不公;工作氛围,人际关系不理想。继而分析人才流失对企业的影响:使企业承担重置成本;无形资产流失;减弱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士气。最后提出高科技企业如何应对人才流动:注重人才储备,防止人才流失所带来的风险;制订法规,加强管理,防止人才流失引起的技术流失和市场损失;创新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沿线国家学术人才流动步入快车道.本文通过对我国109所研究型大学教师简历的分析,初步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面向中国的学术人才回流规律.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的世界一流大学总体占比较低,但对中国学术人才流入也具有重要贡献;流入中国的学术人才来自全球顶级高校的比例较高;东亚地区一流大学与中国学术系统联系极为紧密.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应抢抓"一带一路"机遇,逐渐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亚中心或副中心,并凸显共享发展和双向流动理念,形成中国与沿线国家学术人才流动的良性格局.  相似文献   

7.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人才流失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损失,企业应该正确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作用,树立积极的理念,采取明智有效的措施,对流失的人才加以开发和利用,从而化不利为有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师资队伍流失及对策初探黄玉珍(南通医学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教师也进入了人才大市场,向着效益高、能体现自身价值的领域流动。人才流动是一种积极的现象,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但是,近几年教师的流动多是单向的,高校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9.
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能够激发高校教师队伍的活力,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流动呈现出区域流动失衡与校际流动失衡并发、整体流动率偏低与明星学者流动频繁并存,以及人才违约流动与高校限制流动的零和博弈等困境.推拉理论对分析高校人才流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从推拉理论出发,要实现高校人才流动的良性治理,一是政府要发挥"中间障碍"作用,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监测和约束功利化流动行为;二是高校要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制定合理合法的人才引留政策,发挥"拉力"和"粘力"的作用;三是人才个人要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理念,利用和化解"推拉力",积极参与流动的同时,严守学术道德,拒绝功利化流动.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人才流动激荡的时期。人才流动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社会现象之一,它不仅表现在国别之间的横向流动,更重要的还表现在人才由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转变的纵向流动。人才上下阶层的流动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而这种人才流动更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世界范围内医学院校的分布状况显示,全球医学教育资源分布严重失衡,发展中国家医学人才普遍不足。而医学人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失,导致这一问题更加严重。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医疗人员国际招聘全球行为准则,探讨世界各国控制医学人才流失的相关对策及策略,将有助于开展我国控制医学人才流失的对策及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人才流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员结构的优化.高校人才的合理流动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普通高等学校最突出的人才问题在于人才的严重流失,特别是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流失.人才流失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瓶颈.文章通过对普通高校人才流失成因的分析,以期寻找能有效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流动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根据耗散结构理论,高校教师流动具有必然性,社会因素、高校组织因素及个体因素促使高校教师流动。当前高校教师流动不足与流动过频并存的矛盾凸显,地区间人才单向流动加剧的走向明显,高低层次人才流动不均衡的问题严重,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并进的现象突出,人才流失偏高和无序流动的局面日盛。为此,政府、高校和教师应共同努力,以使高校教师流动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婷 《现代企业教育》2009,(24):127-128
人才流动,从社会角度看,是必然趋势,市场经济需要人才流动。但从企业角度看,人才的流失对于稳定职工队伍,实现企业目标,将产生不利影响。由此产生的弊端成为国有企业管理者最棘手的难题,本文试从所在单位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探讨留住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莫“练摊”要“练志”樊作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员是宝贵财富,随着科技人员地位的不断提高,科技人员应该怎么办?说实在的,人才流动实际上是科技人才流动,纵观“流动”态势,并非完全是因为某单位的人才多了或人才得不到重用而不得不流动,而不少情况属于“这山...  相似文献   

16.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我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典型代表性的高端科技人才项目,以湖北省获杰青项目资助的学者为例,进行人才特征及流动状况分析。研究发现:湖北省高端科技人才的学科领域分布比以往更加均衡,竞争力优势明显,但人才流失较严重,且人才流动呈现年轻化趋势,学者从获杰青资助到实现职业流动的平均时间明显缩短;获杰青资助时,较年轻学者有更大几率遴选为两院院士,且适当的职业流动对高端人才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才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出的必然要求和解决途径.但是人才流动也造成了一些组织人才的大量流失,有的已经严重影响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运用人才流动的理论学说,对组织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定位,因事择人、建立优秀组织文化、加强科学管理、转变员工就业观念等吸引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间日趋激烈的科技人才争夺,导致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更加频繁。人才流失已经成为阻碍人才外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下半叶美国吸引了全球大量科技人才,在全球占有绝对的人才优势。20世纪末21世纪初亚洲国家纷纷出台留住本国人才和吸引外来人才的政策,积极参与国际性的人才争夺,人才的国际流动最终必然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良好的人才政策为人才流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面对人才竞争而出现的人才流失,要认真分析原因,通过加强管理、创新机制等手段实现留住人才、求得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人才流失可能导致区域人力资源风险,境外教育消费是人才流失的重要途径。在人才环流的大背景下,我国人才资源从留学到"流失"的风险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毕业后高端人才首选海外就业市场,留学与移民互为目的,归国后"再归海"等方面。部分国家选择性移民政策和人才战略加剧了优秀留学人员的流失,人才流失的背后折射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缺陷,人才流动壁垒,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制度性障碍是构成我国人力资源风险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