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应用型大学内涵→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观→应用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价要素分解→指标细化"的思路,构建应用型大学本科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本科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目标层分解成学科建设状况、本科生职业素质、学校管理机制与政策、社会认知程度四大板块,用AHP法进行赋权,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3.
胡琦 《教育探索》2020,(11):87-89
以浙江省应用型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学生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建设及评价指标选取情况为切入点进行探索研究,依据CIPP评价模式形成了包括"目标、投入、过程、成果"等四要素的应用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专业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应用型高校课程评价体系,是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质量的关键。目前,虽然关于高校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是关于我国应用型高校课程评价体系和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评价维度较为单一。基于此,文章结合行业企业需求,以社会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为导向,聚焦应用型高校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现状与问题,构建了基于CIPP评价模式构建应用型高校课程评价体系,以期在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水平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三级指标体系的构成,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有助于构成大众合作、共同创新的新局面,是未来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核和监控系统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卓越绩效模型以促进学生卓越发展为目标,突出评价的目标性、引导性和激励性原则,强调评价指标的系统性,注重评价结果的“增值度”,与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很强的内在适切性。基于该模型可以围绕七个方面构建适用于学院、专业和课程三个层级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S校为例,立足应用型高校在“主力军”“主战场”和“主渠道”三个方面的特点,构建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实践,应在整合评价的多重制度逻辑、确立评价实施主体和改进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民族地区及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特殊性,结合实际,提出民族地区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期建构一个能够适合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本身特征和引领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教育质量的发展性评价系统.丰富和发展教育评价理论.  相似文献   

8.
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构建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基于CIPP模型并结合新时代高职教育特点设计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科学评价劳动教育的实施成效提供参考依据,进而通过评价反馈更好地发挥促改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和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号召,本研究意在构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对从全国选出的20位特殊教育领域评估专家进行两轮调查,构建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赋值,运用平均法和层次分析法明确了各个指标体系中具体项目的权重。最后,运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选取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进行了验证性评估。结果发现,由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和104个三级指标所构建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较好地评估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能够适用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创业教育质量的评价也变得日益重要.应用型高校与其它类型高校相比,更注重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指标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度集权的管理弊端,管办合一的体制缺陷,条块分割的管理壁垒,教育资源市场配置的行政性排斥,社会参与的第三方缺位。创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管理体制,应贯彻"统筹有力"原则,建立跨部门的统筹协调组织机构;加快职能转变,实现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进一步简政放权,落实办学机构的法人地位;推进政校分开,实现管办分离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赋予成人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相应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2.
日本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高校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迄今已形成了由自我评价与外界评价相结合的双轨制评价体系。在建立该体系的过程中,日本政府采用了一系列灵活务实的策略,并成功地实现了政府管理高校的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时代,声誉越来越成为高校之间竞争与高校评价的关键因素。已有的高校社会声誉评价侧重主观的定性评价。因此,本研究尝试采用定量评价方法,以高校社会声誉内涵为基点,从高校社会声誉生成机制出发,构建一套量化测度高校社会声誉的指标体系,并以我国104所公办本科院校为实例,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完善我国高校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校校内分配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高校分配制度模式及高校分配制度改革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调适高校内部“学院之间分配差距”与“特殊岗位津贴”合理化设置问题提出若干观点。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作为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的教育,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基于职业发展的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构建基于职业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为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体制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日益丰富,产生了许多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明确高校财务的重要地位,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加强银校双赢合作等。  相似文献   

17.
Building on a mixed method research approach,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in Egypt in terms of teaching methods, quality assessment approaches and alumni engagement. An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compared the experiences of 1 713 graduates of both private and public HEIs. Qualitative case study data seeks to explain the noted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both types of institutions fall short of providing student-activating teaching methods; engaging students in quality assessment; or supporting graduates through job placement services. The analysis related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institutions to the state governance approach and its focus on education inputs, recommending a shift to an accountability regime that is focused on education outcomes an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8.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合理的考试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考试制度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试制度要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应当做到思想观念的转变,考试目的从保证知识掌握向促进创新意识和能力形成的转变,考试内容从考核基础知识为主向考核创新素质为主的转变,构建考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职高专评估工作亟待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上,分析该评估工作中出现的六大矛盾及其原因,既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八大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财政专家约翰斯通教授提出的。他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应由政府、学生及家长、高校和社会捐赠者共同分担。通过对中美两国私立高校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状的研究表明:我国民办普通高校在性质上类似于美国的私立营利性授予学位大学。因此,借鉴美国的经验,加快对我国民办普通高校的分类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