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探索为例,针对我国推行德国"双元制"模式所面临的企业无法主动参与人才培养、教学过程难以对接企业工作过程、教师能力不能胜任双元制模式教学、实训条件无法满足职业技能训练等问题,通过建立"政府支持,学校主体,校企双中心"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和综合性的实训基地难题破解,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极大成效。  相似文献   

2.
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是高职院校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依托康辉旅行社营业部、天元超市加盟店两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市场营销"课程为切入点,探索了"课程架构项目化,教学内容任务化,学习过程工作化"的课程建设模式,组建了校企融合的教学团队,编写了指导实训基地运营教学的实训指导手册,其人才培养质量获得行业好评。  相似文献   

3.
五年制高职装饰专业"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要以培养创意与技能并重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工作室制"模式的建立为核心,全面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和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本文针对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实际调查、实践教学和专家研讨的基础上,针对总思路、课程体系、教学平台、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教学手段等六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法,强调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要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孙峰 《教育教学论坛》2020,(10):334-335
"双院制"育人模式即"书院+院系"协同育人模式,是基于我国高校教育现状与现代社区教育理念,实现全人教育与全程育人的新型教育模式,有利于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同向发展。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双院制"育人模式仍然存在师生认知浅层化、导师制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及协同育人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当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学业导师制及健全共同育人机制等方式,进一步推行及深化"双院制"育人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双证书”制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双证书"制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和考核方法四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计算机"双证书"制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明确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双证书"制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推进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凸显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办学特色的现实意义以及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6.
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以及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上的一些突出特点,分析了我国在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将“导生制”与“导师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中等职业教育数控专业实训教学特色的育人模式—“双导制”,构成数控专业实训教学的基本制度.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坚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建立起“导生制”与“导师制”的“双导”结合的实训教学工作机制,“以导代管”促进数控专业实训教学的有序开展,并通过兴趣小组、技能竞赛等载体,促进广大学生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正在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服务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书院制”创业教育模式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探索,也是学生公寓育人模式的创新.基于“书院制”构想开展创业教育就是在学生专业教育之外,以学生公寓为单位,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开展创业通识教育和创业实训,积极整合创业教育的外部资源,在学生公寓形成优质的创业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9.
跨境电商的发展为商务英语专业带来新机遇,要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校内实训是关键。基于校内建立跨境电商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本文提出"一岗双责"制来建设商务英语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依托企业的跨境平台资源,通过真实的运营把教学和实训融入跨境业务的产业链中,实现教学生产一体化,从而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的“三室制”构想是指文、史、哲类专业设置研究室制、理工科类专业设置实验室制、艺术类专业设置工作室制。“三室”制的实施有利于更好地突出学分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使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与学、教学与科研、师资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等环节之间形成系统工程协调发展,进而提升教学改革的质和量,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再结合我国国情,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为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3+1"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学生在校期间应当接受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技能教育。其中,专业教育是核心,素质教育和拓展技能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徐倩 《时代教育》2015,(5):51+53
在我国,创建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一流的高职高专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工作室为工作平台,以项目任务为依托,在导师的指导和行业专家的带领下,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观察、研讨、反思等方式,获得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实训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的联动,教学环境与制作录播间的联动,学生作业与媒体产品的联动,教师与电视台工作人员的联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联动,构建基于专业群的“校中台”生产性实训课程体系、实训项目资源库、实训教学规范流程以及评价体系,并对“校中台”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人才共育模式进行全面探究,为传媒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敏 《文教资料》2010,(22):105-107
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而艺术类高职教育则特色不鲜明。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能够缓解这些问题,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建立较为完善的艺术类专业教学体系,体现艺术类专业教学特色,加大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促进产学研结合,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能力培养找到载体,缩短毕业生与行业用人单位的距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教、学、做”合一的实训基地建设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实施的保障,笔者结合在建设国家示范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些借鉴与推广的观点和经验,为专业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对五邑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以协同创新培养为基本指导思想,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行"三学期制"。专业实习是"三学期制"的核心,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分析了"三学期制"和专业实习的特点,探讨了专业实习模式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推进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双元制"高等教育是德国"双元制"教育在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导向性是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突出特征,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理念相吻合。近年来,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快速发展。合肥学院从2016年开始,借鉴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和德国大陆集团合作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探索开展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国际间校—企—校协作育人平台,创新了校企双元融合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走出一条产教融合国际化协作育人之路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阐述高职院校的公共实训基地"五融合"建设的内涵,剖析"五融合"建设面临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持续投入资金不足等难题。阐明公共实训基地"五融合"建设难题破解之策主要在于:创新"引企入教"和"引校入企"模式、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以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多元资本投入和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等,以期建设高水平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9.
部分地方高校在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明确服务面向的产业学院。随着产业学院和专业学院协同发展的"双院制"模式的形成,既是来自于经济转型的挑战、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政策推动的结果。依据合作双方不同需求和介入程度,分共建共享型、高校为主型和企业为主型"双院制"三种基本类型,其构建策略为:差异化构建组织,以需求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方式,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数据恢复技术人才培养方向为例,提出了"前店后厂"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分析了模式的可行性,探索了"前店后厂"实训基地的架构设计和生产性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并对该模式的应用价值进行了阐述,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