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谐趣吧     
看戏有三个人去看戏,一个是聋子,一个是瞎子,一个是歪脖子。看完了戏,有人问他们:"戏怎么样?"聋子说:"还行,就是没有声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是河北人,清朝同治年间进士, 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职。一日,张之洞到江南巡察。南方人自恃人杰地灵,常常会刁难北方的官员。这天, 张之洞被请去看戏,戏还设开演,突然有人跪下来,禀告说:“列位大人,台上还缺一副对联呢,请张大人赏一副吧。”话音未落,文房四宝就已摆了出来。张之洞一看这架势,便明白了这些人的意图,也不推让,饱蘸墨汁,一挥而就,写出: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这天要上演的正是三国戏,张之洞的这副对联既符合这部戏,同时又巧妙地借题发  相似文献   

3.
陈忠实 《中文自修》2023,(Z1):95-98
<正>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在我最久远的童年记忆里顶快活的事,当数跟着父亲到原上原下的村庄去看戏。父亲是个戏迷,自年轻时就和村子里几个戏迷搭帮结伙去看戏,直到年过七旬仍然乐此不疲。我童年跟着父亲所看的戏,都是乡村那些具有演唱天赋的农民演出的戏。开阔平坦的白鹿原上和原下的灞河川道里,只有那些物力雄厚而且人才济济的大村庄,不仅能凑足演戏的不小开销,还能凑齐生、旦、净、末、丑的各种角色。我们这个不足四十户人家的村子,演戏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我和父亲就只有到原上和原下的那些大村庄去看戏了。  相似文献   

4.
86岁的爷爷总好"霸"着央视11频道看戏,大都是京剧。我好奇地问目不识丁的爷爷:"您听得懂吗?"爷爷乐呵呵地说:"我能听懂啥呀,也就是听听唱腔看看热闹。吕剧是咱本地戏,说的唱的都是本地话,我倒是能  相似文献   

5.
梨膏戏     
学到《社戏》,我不由得想起儿时看过的走街串巷的戏班子演的戏来。我也不知那是叫什么戏,只是卖的梨膏糖出了名,暂叫它梨膏戏吧。一般是在仲夏的傍晚,六七点钟,戏班子就来了,敲锣打鼓,在大街小巷里叫嚷:“梨膏糖!梨膏糖!”吃了晚饭,近八点的时候,就隐隐听到丝竹声了,这时天已黑尽。端张小板凳出门,循着人声和光亮走,一路上必有同行的大人小孩。戏班子早找了地方扎下了。两根电线一拉,当中吊个昏黄的灯泡。所谓戏台,就是灯泡下十来平方米的一块圆形空地。我们就围着那圆圈坐下,有端着饭碗来的,有边磕瓜子边大声聊天的。两…  相似文献   

6.
鸡是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司空见惯的小动物,活泼有趣,惹人喜爱,一旦与戏曲结缘,虽然往往是虚拟的,但由于演员借助于戏曲的唱念做舞,就情趣盎然,不同凡响。呼鸡出性格反映农村题材的戏,常有老年妇女呼鸡的情节。"咯咯"的呼鸡声,出情出戏出性  相似文献   

7.
瞎子戏     
李冬庆 《山东教育》2012,(Z1):118-119
他们用心灵去感受世界,用双手去探索人生。那高亢、激昂的声音,只有生活的强者才能发出!——题记"老来难,老来难,劝君莫把老人嫌",路旁的音像店里飘来一曲河南坠子《老来难》,勾起了我对瞎子戏的回忆,一种别样的滋味荡漾在心头。瞎子戏其实就是始于宋形于明而盛于清的"莲花落",又称落离莲或摇钱树,由于大都是盲人行讨而唱的乡间俚曲,所以又称  相似文献   

8.
人生是戏     
<正>戏者是什么?戏者就是演戏的人。演戏的人在哪里?我想,到处都有。演戏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我想,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戏者,她有她的戏里戏外。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只有一部戏,那便是我的人生,我的每次哭笑、每个改变,都在推进戏的发展。我的现在是纪实片,我的回忆是文艺片,我的未来是科幻片。生活总是不等人的,但值得庆幸的是,主角仍是原来的我。  相似文献   

9.
中午,外公外婆请爷爷和奶奶吃饭。席间,看着大人们站起来喝酒,我突然想起在学校里同学们开玩笑的情景,于是悄悄地走到爷爷身后,将他的椅子往后移了移。只见爷爷喝完酒准备坐下时,"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一桌人都惊呆了,只有我一人在为自己的"成功"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10.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在我家就改成了"喜声、怒声、哀叹声,声声育人"了.   你不信?我告诉你,我可是"半个出家人",出家人是不打诳语的.请"施主"听我细细道来吧!   在我家,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雷公爷爷".这可不是浪得虚名,说到这,我可有一本"辛酸账"呢.……  相似文献   

11.
胖嫂     
中秋节,我回老家探亲.一天傍晚,我躺在院里的槐树底下,把一个大白梨削得水汪汪的,捏住梨把在小孙子眼前转来转去,逗得小孙子口水直往下流."好乖乖,喊声爷爷,就给你吃!"小孙子强忍着口水,甜甜地喊了一声:"爷爷好,好爷爷."我乐呵呵地把梨给了他.  相似文献   

12.
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吧?好,就让我来给你放一段录像吧!--那天清早,爷爷的"淘气包"小黑猫,就盯上了爷爷的"黄金早餐"之一的鸡蛋。这小猫脑瓜还不错,趁着爷爷没注意它,便想一个箭步冲上来吃掉鸡蛋,结果爷爷咳嗽了一声,把它吓得措手不及。这下小猫就小心翼翼了,不过,它还是没多虑,又趁爷爷不  相似文献   

13.
回到老家的房子,推开门,看见堂屋里有一只老虎、一条蟒蛇,我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叫醒爷爷、奶奶。我们好像站在瓦房的顶上,把锄头、鞋子朝下扔。一片瓦"咔"的一声碎了,我掉了下去,两张血盆大口朝我扑来……我大叫一声,醒了。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社戏》这篇课文时,学生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它能成为名篇是不是名人效应呢?我没有觉得《社戏》妙在何处。“有何理由呢?”笔者问。“题目既然是《社戏》,那么内容就该着眼于写社戏嘛,但课文的‘正房子’似乎搞成‘偏厦’了:一开始略写‘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和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这是铺垫的笔法,我们理解;接着详写看社戏前的波折,为下文写看戏蓄势,我们也理解;然后详写夜航去看戏,借以烘托看戏的急切心情,我们仍然理解;可是,正当‘我’和少年朋友们的胃口被吊起来的后,课文写社戏又着墨不多,演的戏又让人大倒胃口,这就是…  相似文献   

15.
1楼板上,有一个可以伸进一个指头的圆洞。从那个圆洞里,恰好可以看见楼下仓库里正在和老友下棋的爷爷的秃头。"爷爷!"我喊了一声。爷爷没有反应,显然是听不见。我拿出准备好的樟树果子,一粒粒的从小洞塞进去,再趴在上面窥看。果然,专心致志只顾盯着棋盘的爷爷似乎感觉到了从上空袭来的骚扰  相似文献   

16.
消失的麦客     
一大早,爷爷就拎把镰刀出了门,再进门时,领了个麦客回来。麦客是揽工割麦的。母亲做好了早饭,一看爷爷身边的麦客,惊讶地"咦"了一声,皱着眉头说:"爹,咋是个孩子啊?"爷爷晃了晃手里的镰刀,嘿嘿一笑说:"别看人小,本事不小。刚才我领他到麦地里窜一圈,试试身手,一点儿不孬。"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全家经常会在星期六回到住在农村的爷爷家,而我总喜欢拉着爷爷的手边散步边聊天。这一天,我和爷爷散步时,在路上遇到一位买卖树木的王大伯。爷爷让他去看看爷爷家门口的那棵大杨树能卖多少钱。到了爷爷家门口,王大伯很麻利地拿出卷尺,在举起手能量到的地方量得树干的周长大约是2m。他又目测出树干的高大约是7m。就听王大伯和爷爷说:"二二得四,四八三十二,三七二十一,这棵树的树干大约有2.2m~3,每立方米500元,给您1100元怎么样?如果想卖就跟我说一声,我还有点儿事,先走了!"  相似文献   

18.
与你为邻     
我突然有些怀念,怀念那在汽车鸣笛声中无法找回的米花爷爷的吆喝声,怀念那在全自动米花机中无法听到的"轰——"的一声,怀念那在繁重学业中无法找回的童年的快乐……"爆米花喽——炸米花喽"每当楼下传来这一声声质朴的乡音,我就知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楼下卖爆米花的爷爷准时出摊喽!  相似文献   

19.
五双筷子,一个家庭,一份温情。"今天晚上爷爷要来,不要忘了打招呼。"妈妈推着电瓶车向我叮嘱。"真的啊!"我惊讶极了。大概有好几个月没有见过他了,我总是认为回老家的路太远,回去太麻烦了。"咔哒",刚打开门,便看到一个胖乎乎的黑色身影。"囡囡回来啦!"我放下饭盒袋,有点害羞和生疏地叫了声:"爷爷!""诶!"他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一条又一条的皱纹明显极了。  相似文献   

20.
黄梅戏唱腔有多种不同的板式,其演唱技法各不相同。"花腔"要唱得流畅、自然、丰富而有弹性;"散板"要以情带声,以气托声、收放自如;"平词"要唱得平而不淡,充满韵味;"二行"、"三行"要唱得吐字如珠,实唱似说。只有深入探究不同板式的演唱技法,才能有优美动听的演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