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平 《教师》2013,(35):34-34
每个孩子都带着美好的梦想走进学校,期待老师能给自己一双飞翔的翅膀。可是,爱孩子的老师们总是急于指出孩子的错误之处而严厉地批评,久而久之,孩子害怕犯错,也渐渐失去自信,为什么爱孩子却变成了“害孩子”呢?如果把教育的方式、教育的习惯改变一下,或许孩子的生命会呈现不同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陪练记     
钟玲 《教育文汇》2009,(11):51-52
假期孩子的古筝需要考级,得强化训练。可是我们却总是记不住时间,午休老睡过头。我不上心记不住,怎么孩子也总是忘记呢?孩子从小到大,上课从没迟到过,为什么她和同学的约会老不忘呢?我打车把孩子送到老师家,便坐下来听课。  相似文献   

3.
崔志新 《现代教育》2014,(11):128-128
"崔老师,你们班的建伟太不像话了,他上课没认真听讲,我批评了他几句,他竟然把书扔到了桌子上。"一下课,语文老师就向我告状。建伟可是我们班的学习尖子,他怎么会这样呢?我陷入了沉思……踏上工作岗位已经二十年了,期间我见证了无数孩子的成长与蜕变。每一年在每个班级里,那些调皮贪玩的"后进生"、性格特殊的"单亲孩子",总是牵引着我的注意力,我总是将精力放在这些孩子身上,帮助他们找到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周模平 《今日教育》2005,(12):54-54
平常父母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总是要求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说话要算数。然而这一切的努力,往往被我们漫不经心的应付、不耐烦的呵斥打碎。因为是漫不经心,我们往往没有在意,可是留在孩子心底里的会是什么呢?一个女孩在一篇题为《永远的诺言》的作文里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5.
于田 《家庭教育》2007,(4S):12-13
山东胶南读利来电问: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体验了太多的爱。我觉得,为了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还应该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能什么事情只考虑自己。可是,该怎样培养热心肠的孩子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爱的延伸     
"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我们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不难,难的是爱有"问题"的"、特别"的学生。在对待"问  相似文献   

8.
许多父母慨叹:现在教育孩子是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做了。你让孩子对人热情吧,可是要是碰到坏人怎么办?你让孩子对弱者充满同情吧,可那可怜人如果是扮演的怎么对孩子说?你让孩子善良吧,可是孩子老是吃亏凭什么?于是我们的教育就越来越多地主张要告诉孩子生活的真实。事实上也就是更多地告诉孩子生活的复杂性。其结果就如李镇西老师在《教育:把童年还给童年》一文中所说:在儿童精神的天空中没有了追逐鸟儿的云彩,没有了随风起舞的花朵;在孩子们的意识中,没有了童话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对善的一往情深的爱连并且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晶煜 《时代教育》2010,(9):232-232
每到放假,孩子们总是兴奋不已,因为他们终于从高负荷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了,可以尽情享受自己的个人空间了。而家长呢?往往叫苦不迭,觉得孩子不听话,不知道利用假期的时间来丰富、提升自己。面对这"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场面,笔者想到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处处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与楷模;时时不忘教育与引领,让孩子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做教育的有心人,就能培育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优秀公民。  相似文献   

10.
张妍 《黑河教育》2011,(11):51-51
作为幼儿教师,有时会觉得自己像是个魔术师。面对不同的孩子,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那份爱。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不乏来自同事的抱怨:"真是不知道如何去教育现在的孩子,没有办法再像爱过去的孩子那样去爱他们,真累!"确实,幼儿教师的一天,真的可以用"身心疲惫"来形容,但爱孩子真就那么难吗?答案是否定的。爱,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丝甜美的微笑、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都奥妙,就是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家长和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呢?我既是一位孩子的父亲,也是一群孩子的老师,下面就来谈谈本人关于孩子爱的教育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赵翔 《家长》2012,(12):37-37
每个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都竭尽所能地培养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错误,许多孩子没有似锦的前程,有的甚至走向歧途。我们不禁要问:"教孩子真的这么困难吗?我们真不会教孩子吗?"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请认真阅读《别以为你会教孩子》一书,该书将告诉你怎样爱孩子才不算溺爱,怎样教孩子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接受。  相似文献   

13.
尚作翼  张颖 《家长》2011,(10):39-39
儿子天天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他聪明、热情、有礼貌、热爱学习,对周围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尊敬长辈,爱帮助他人,善于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身边的朋友总是问我们:"你们是怎么把孩子教育成功的?"每到此时,我总是感到非常欣慰。其实,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并不是有多么成功,只是以身作则,充分调动天天的积极性,和天天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4.
我们班的问题女孩"牛牛"作为老师,经常会在孩子们中做横向比较,谁自理能力强、谁听课认真、谁不挑食……什么都做得好的孩子,老师当然喜欢;什么都做得不好的孩子,作为老师是否一样喜欢呢?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叫牛牛,从来幼儿园开始就不爱说话、动作慢,吃饭总是最后一个上桌,吃饭时候桌子上、地上、衣服上、椅子上也全是饭粒儿,喝水也总是洒水,经常拉裤子,中午也不睡觉……没有什么事情做得好,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也很无奈。  相似文献   

15.
你有没有爱“不好”的孩子呢?好孩子人人喜爱,你喜爱好孩子,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每个孩子并不是生来就是优秀的,好孩子常常是被大家夸出来的。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相似文献   

16.
爱是教育理念不变的主题,爱是构成教育结构必备的元素,爱是进行教育沟通最有效的方法,爱是解决冲突的唯一武器……每个学生说起爱来都能头头是道,可是真正付诸行动的却不多,以至于经常有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一点爱心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以为我们总是用那些纯之又纯,高之又高的理念去教育学生,没有教育他们学会爱自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神吗     
一所学校的大牌子上面刻着这样一行镏金大字:“如果爱自己的孩子,你是人:如果爱别人的孩子,你是神。”读着这句话,心中油然升起一股酸酸的感觉:教师,你为什么总是和“神”联系在一起呢?教师是神吗?  相似文献   

18.
安天宝 《考试周刊》2010,(36):227-228
每当看到资深教师在文章里说:"孩子是夸出来的"时,我就想:"当然了,表扬的话谁不爱听啊?可是有的学生做事真的很让人生气,这时候表扬还能价值几何呢?"  相似文献   

19.
王定文 《宁夏教育》2013,(7):128-128
著名教师斯霞,将她教师生涯成功的真谛,归结为“童心母爱”。作为教师,自从融人了这项远远大于自己的宏伟事业,对爱的珲解就会有一个质的变化。那就是,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爱更是一门艺术。试想,家长为什么认为把孩子交给教师会很放心?在孩子心目中,教师的话为什么总是真理呢?那么,为人师者怎样在教育教学中把情和爱注入教育事业,滋润学生的心田呢?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该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认为奥秘只有一个字——“爱”。我们常说爱生如子,这就是说我们爱学生就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而这种爱是没有血缘和亲情的,更没有私利与企图。那么,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如何体现这种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