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和消费的理论,任何产品的价值都是通过消费主体方面得以实现的。广播新闻产品的消费主体是听众。这些产品中所包蕴的新闻价值,也只能是在听众方面显现出来。而广播新闻又不同于其他产品、它一瞬即过,稍纵即逝,不留痕迹。因此在广播宣传中必须贴近听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也就是紧扣听众心理,才能使听众加深印象,提高宣传质量,最终实现其新闻价值。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群众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活动已成为广播新闻的主题。改革的大潮推动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这种发展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广播宣传如何搞好经济报道?这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一、从选择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入手。要搞好经济报道,首先要研究受众心理。在改革开放中,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受众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交际需求等也日益增强。他们不仅需要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改革的措施,而且需要知道各项经济决策与自己的利害关系以及社会整体效益情况。这些经济报道与听众在空间、心理等方面愈接近,对听众也就愈有吸引力。克拉玛依油田是全国100家国营大中型企业之一。这里的人们工作环境离不开油,经济生活也离不开油。以往的经济新闻总唱“老三曲”:一季度开门红,年中双过半,年终大表彰。年年如此,听众也听腻了。如何换掉老调子,唱出新曲儿,我们动了番脑筋。不论是采油,还是钻井,都离不开人,而人又离不开衣食住行,我们就把精力放在了这上面,把目光投向  相似文献   

3.
正经济新闻是关于经济生活中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解读经济政策,服务经济活动,挖掘经济现象,传播市场信息,内容相当广泛。搞好经济新闻,不仅是新闻单位自身做大做强的现实需要,也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需要把握经济新闻的特殊性、规律性,顺应时代,以创新的手法,贴近读者的形式去报道。用创新思维选择经济新闻报道角度,要着重从与读者心理上的接近性、利益上的相关性两个方面去寻找,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进 《声屏世界》2017,(2):53-54
广播要想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取得突破,就要采写"有趣"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新颖性贴近听众;采写"有料"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接近性吸引听众;采写"有胆"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重要性打动听众;采写"有用"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服务性黏住听众.  相似文献   

5.
本人从1985年起在对内宣传的同时,也开始发对外宣传稿。综合这十六年来的写作实践,我对对外广播节目的写作有如下几点体会: 选题定位体现一个“别”字。即内(宣)外(宣)有别。这就是说外宣稿避免内宣化。例如:“在中国共产党的富民政策的先辉照耀下,铜鼓山区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这类宣传味过浓的节目不仅不符合海外听众的收听习惯,而且容易引起逆反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对外报道的要旨讲究“引而不发、含而不露”,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以我为主,以事实为主的原则基础上,力求接近听众、贴近听众,寓理于事、少作结论,…  相似文献   

6.
邹志伟  洪蕾 《今传媒》2010,18(9):154-156
作为两岸政治对峙的特殊情况,对台广播因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文风、语态上常出现制式宣传、宏大叙述等误区,导致报道的可听性不强,无法"入耳"更难以"入脑、入心"。增强对台广播的可听性,须贴近并服务于台湾听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习惯,文风和语态上淡化宣传味,善用多种表现手法增强感染力,在表现手法上加强"细节描写"、追求"报道艺术"、善于"留白",以增加报道的可听元素。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报道,是县市报宣传的中心.然而,从当前的情况看,宣传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的问题,在于经济报道未能跳出枯燥化、公式化、概念化的旧模式,表现形式基本上是千篇一律、面孔死板,读来倒人胃口.如何让经济新闻“软化”,用生活气息浓厚、接近性强的报道去代替那些生硬的报道,既是读者的要求,也是提高农村经济新闻品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北内工人报》是北京内燃机总厂的企业报。如何办好这张报,一直是我报努力探索的课题。根据本企业的具体需要,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对宣传工作的要求,我们体会到,要使《北内工人报》为改革服务,使本企业职工爱看,就应力求使《北内工人报》增强三性。一、注意本企业特色,增强接近性。我们理解的接近性不光是指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在职工的心理上。因为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性是企业报本身所固有的,而心理上的接近性则需要根  相似文献   

9.
县级广播台站发挥与农村听众在地理、心理等方面的接近性优势,积极争取听众参与,是把广播节目办得生动活泼,吸引听众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们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争取听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话题》是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2004年1月1日开办的一档以直播谈话形式进行深度报道的栏目。每天12:10~12:30播出。《新闻话题》的宗旨是:以平民的视角解读新闻,以思辨的深度引导听众。强调话题的时新性、内容的服务性、嘉宾的权威性和听众的参与性。《新闻话题》着重从听众关心的角度选择新闻,从听众需要的角度解读和述评新闻,给听众有用的信息、思想上的启迪和感情上的愉悦。这可以说是以内容贴近听众。《新闻话题》采用直  相似文献   

11.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主客体相互交换一下位置,来思考某一问题的思考方式。通过这一方式,来促使主客体对某一问题,或对某一观点相互沟通,彼此理解和认同。现代传播学讲求研究受众心理,换位思考可以说是研究受众心理的理想方式之一。把这一思考方式运用到新闻报道中,可大大缩短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距离,使宣传效果大大增强。换位思考在对内报道中不可缺少,在对外报道中的作用同样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由于我们对外广播宣传的对象不是国内听众,而是国外听众。由于对外广播宣传对象所处  相似文献   

12.
《孝感日报》近几年来对市场报道作了一些开拓性的尝试,收到了一定成效。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市场不仅是商品经济的大海,同时也是内涵丰富,魅力无穷的新闻之海。走进市场关注市场拓宽报道领域大有可为我们报纸的经济报道长时间受产品经济宣传框框的束缚,内容单一,题材雷同,报道面窄。新闻改革,尤其是搞活经济报道的要求迫使我们打破框框,走向市场,尽可能地拓宽报道面,寻找与读者的接近点。1987年我们提出“三贴近”(贴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思路后,报纸上市场新闻逐渐多了起来,1988年对彩电市场、冰箱  相似文献   

13.
吕骥 《中国广播》2010,(10):85-86
在众多的新闻事件中,如何筛选有价值的新闻连线、如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素材、如何用最贴近听众的方式报道突发新闻事件成为现场报道需要思考的核心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从业人员本身的职业素质成为决定新闻报道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紧密结合宣传思想工作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新闻宣传工作需要切实把握的重大理论原则问题,是改进新闻工作、提高报道质量的指导方针。作为综合性报纸的晚报,经济报道是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晚报的经济报道更有贴近性,提高经济报道档次,是提高晚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贴近实际,突出经济报道的重要性 这里所说的“实际”,其实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经济新闻的报道面应大大拓宽。经济新闻不再是经济工作新闻,更不是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讯日益发达,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广播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加强自身覆盖、设备等硬件设施外,最重要的是必须改进节目质量,增强可听性,多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稿件,一切从听众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尽可能满足听众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在题材的选择和价值判断方面,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按新闻规律办新闻,把听众对新闻关切度作为主要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16.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经济报道,服 务经济建设,是时代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多年来,特别 是近年来,湖北电视经济频道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按照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不断探索经济报道 的新思路,改进经济报道的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经济报道的 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了经济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经济 报道中,经济频道注意做到:宣传典型,提高经济报道的深度; 与权威部门配合,增强经济报道的力度;经济问题社会化,提 高经济报道的广度。 宣传典型 提高经济报道的深度 经济频道在经济报道中,不局限于经济工作一般的部署、 进度和数字,而是注重发现经济工作中涌现出的各种典型,进 行深入采访和深入报道。通过一个个典型报道,为广大干部和  相似文献   

17.
李晓娟 《视听界》2014,(5):114-116
广播《行风热线》栏目以正面宣传为主,采用的常规形式是将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请进直播间,与听众进行对话和沟通。如此单一和较为正统的节目形式,在一段时间后会让听众产生收听疲劳,栏目制作也会出现疲态。如何让栏目更加丰富和新颖,让听众的参与更加直观,让各政府部门的工作更加贴近民众、落到实处,是《行风热线》需要思考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广播宣传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改革开放、振兴经济鼓劲加油,是我们正在着力探索的一个课题。过去,我们在贯彻落实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过程中,经济报道数量大约占整个报道70%左右,但引起听众注意的却不多。原因之一,就是报道零碎、打散锤,缺乏系统性和一定的声势、规模。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一个时期推出一个重点的战役性报道方法,使经济宣传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结合,有效地加大了经济宣传力度。去年,我们根据地委、行署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区区情,分阶段地突出抓了3次战役性报道。年初,我们集中搞了农业26项常规技术的推广和工业技术改造“857工程”宣传月活动。6、7月份,开展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王艺臻 《声屏世界》2011,(12):55-55
城市广播电台最大的优势是城市性,而城市广播就是城市文化、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它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生活在城市之中,对城市了如指掌。这种城市广播发展的最大局限实际上也成就了城市广播的最大优势——可以达到与听众更亲密的境界。这种接近性、互动性、趣味性是实现广播节目传播价值最大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听众心理最易接纳的因素。如果说以节目作为平台的沟通是以听众为中心的相互靠拢的过程,接近性、互动性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桥梁。认清这层关系,我们可以拓展经营之路,抢占更多的广告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0.
广播是一种将文字或图片转换成声音后传达给听众的传播手段,所以声音是广播的传播媒介,而听众是决定广播兴衰的消费者.由此可见,广播编辑重视听众的意愿,了解并尊重听众的心理,特别是在现今许多新的传播手段不断出现的新环境下,广播编辑心理是否吻合听众心理显得更加重要.由于广播的受众面广,既有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下至五六岁的孩童;既有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也有目不识丁的人,广播编辑心理要吻合听众心理并不容易.广播编辑要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内心贴近听众的内心.本文将对听众心理的两大类别以及广播编辑如何提高自身心理与听众心理的吻合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