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两课”教育的现状与原因(一)当前“两课”教育的现状1.高校“两课”教育坚持了培养高度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方向,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主义’教育以及政治方向、立场、信念”为内容的德育教育方针的规定性内容和德育理念。但是,我国大学的现实德育教育,长期以来只重视了总体目标的说教,而忽略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表现在“两课”教育的教学目标上,割裂式的各门课程教学难免产生各自的教学目标,缺乏统一的德育教学目标,2.高校“两课”教育从“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灌输”的观点出发,教…  相似文献   

2.
德育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抓好小学生的德育,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极其重要的。近几年来,我校重视德育工作体系管理的探索和研究,确立了德育新观念,提出了德育高目标,实施了“五化”德育管理工作体系,构建了德育新格局,提高了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形势的发展,对少年儿童的德育工作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党和国家一再强调全社会都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邓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要从娃娃抓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更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作为服务于培养接班人需要的少年儿童德育“一体化”工程,成了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对此笔者谈点看法,以求指教。一、“一体化”德育工程构成的基本依据什么叫“一体化”工程?一体化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化,也叫网络化。少年儿童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4.
1.高校“两课”教育坚持了培养高度政冶方向和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方向,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主义’教育以及政冶方向、立场、信念”为内容的德育教育方针的规定性内容和德育理念。但是,我国大学的现实德育教育,长期以来只重视了总体目标的说教,而忽略了德育月标的层次性。表现在“两课”教育的教学目标上,割裂式的各门课程教学难免产生各自的教学目标,缺乏统一的德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陈桂生 《中国德育》2007,2(1):96-96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思想道德课程是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处于频繁的社会变动中,在不同历史时期,思想道德课程的价值取向不同。这一课程总的演变趋势是:第一,从原先自初中三年级开始开设,到仅在中学开设,再到今天中小学各年级普遍开设;第二,从以政治教育为主,到兼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其中道德成分逐渐增加;第三,从无视学生需要与能力,到适当关注学生的积极需要。这种频繁变动证明我们对现时代的“德育”与“德育课程”缺少专业理论支撑,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德育”一味追求短期效应,“德育课程”只是追求时髦,那么“德育”与“德育课程”的频繁变动便不可避免,甚至也很难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德育经验”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四有”新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本文就中小学如何搞好德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谈点粗浅的认识。1.制定中小学德育目标。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7.
“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不过,事实上我国现行“德育”的内涵已有变化。很难说既定的德育目标与内容所涉及的范围不合时宜;问题在于“德育”外延的扩大,不免在观念上引起许多困惑,更为德育理论的建树出了难题。这里拟就这个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索,并尝试提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国学经典中的“仁、义、礼、智、信”到国家的教育方针,从德育实施纲要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德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时代在发展,环境在改变,理念在创新,社会在进步,德育工作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进程中担负起育人的重任。从多年的实践中我们理解了德育并尝试着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近一个时期以来.“育人为本”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强劲主流话语。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育人为本”为工作方针.强调“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何谓“育人为本”,简而言之,强调的是大学(高教)人才培养的基本使命和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10.
从善良的涵义及其结构出发,阐述了德育是以“善良”为基础的观点,并提出了“善良”和“爱心”为核心一个圆柱式的结构关系模式。这个圆柱式的德育目标的内侧核是由基本层次“善良”到较高层次的“爱心”的连续体构成。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党的领导,保证“两课”在德育中的主渠道地位1.从认识上保证“两课”的主渠道地位目前,抚顺石油学院德育及“两课”工作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但是,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几年来,我们通过学习上级文件,到兄弟院校学习以及教学工作例会、学生工作例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德育不仅“德育内容”的名目繁多,“德育途径”的名目也不少。此外,还有各种“德育活动形式”。看起来令人琳琅满目,眼花缭乱。按理,德育的途径与活动形式越多,实践者的选择余地越大。教育工作既不单调,实践者又可以根据特定的德育目标选择适当的德育途径,根据德育活动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至于我国现今通常采用的“德育途径”与“德育活动形式”的情形如何,其中的问题何在,不妨从一项规模较大的德育调查结果谈起。  相似文献   

13.
德育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抓好小学生的德育,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极其重要的。近几年来,我校重视德育工作体系管理的探索和研究,确立了德育新观念,提出了德育高目标,实施“了五化”德育管理工作体系,构建了德育新格局,提高了德育实效。一、实施管理制度化为了使德育工作实施管理制度化,必须建立和健全“十坚持”的德育常规,即坚持每周一“的升旗教育”,每周举行一次队活动;坚持每天一“次红领巾广播”;坚持每月出一期队报,每月评一次“文明…  相似文献   

14.
传统德育是以“道德人”假设为基础的,由于对“道德人”理解的偏狭,“道德人”在本质上就成为了“义务人”、“责任人”。德育目标过高只是德育低效的表层根源,而“道德人”假设才是传统德育实效性低迷的深层根源。从“道德人”到“经济人”,德育基础的置换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建设是解决德育低效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急剧变化的社会形势 ,人们经济利益、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趋势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不断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新的课题、新的机遇。这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解决德育实效性的世纪难题更增加了复杂性、艰巨性 ,传统的学校德育存在着缺乏整体化育人观念 ,目中无人 ,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大而空” ,“虚而浮” ,德育目标过高过大等弊端 ,使德育实践的有效性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笔者在此提出道德教育“四化”主张 ,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思路。一、生活化的内容生活化 ,是对道德教育目标、功能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三贴近”的原则不仅是编写教材的原则.而且是教学中要贯彻的原则。本文从德育目标的制定、德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德育的教学方式等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德育课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德育工程建设目标的思考我省德育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到2000年,在全省建成20个德育示范县、200个德育示范学校和1000个德育基地,称为“德育211工程”,简称“德育工程”。思考之一:德育工程目标制定采取了先进性和普及性相结合的方法符合我省的...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关于“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指示,“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我国下一代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抵御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阴谋  相似文献   

19.
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在谈到推进素质教育的措施时强调指出:“改革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教材的改革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据此,本文仅就中学教学改革谈点粗浅的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应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五育构成了社会…  相似文献   

20.
也谈“道德教育的伦理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人们普遍感到德育“目标过高”,而这种德育又缺乏实效。问题不单在于过高的目标难以实现,更在于它导致对“道德教育的伦理底线”的忽视,结果就连起码的目标的实现,也不尽如人意。于是,多年来一直呼吁严守“德育的底线”。只是千呼万唤,实际情况并无根本的改变。《当代教育科学》杂志2004年第5期发表的题为《“底线”教育:学校德育的新模式》的署名文章中,尖锐地指出:“社会转型期学校学生品德水平‘一再’滑降的严峻现实,使如何保持学生品德水平滑降到某一个‘底线’后不再滑降,成为我们难以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作者基于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