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讨性说课是说课活动的一种重要类型,在说课活动中要占很大的比例。能否通过说课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讨性说课的效益。当前,研讨性说课存在着三个明显的问题,一是目的不够明确。研讨性说课本应着力研究、议论教学问题,但现在许多研讨性说课在说课后的重点是评价、讨论成败得失,偏离了研讨性说课的目的。二是方法不够科学。现在的研讨性说课通常是一人说,大家听。一说到底,教师满堂灌。枯燥、呆板,激发不了教师参加说课活动的兴趣。三是管理不够严格。学校领导对研讨性说课失控。说课后研究、讨论时,有的教师不肯发言;有的教师发言马虎,随心所欲,泛泛而谈,不得要领,不关痛痒,学校领导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研讨性说课作用的发挥。 笔者认为,要开展好研讨性说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目的 开展研讨性说课,目的是研究和讨论教学的具体问题,要在“研究”和“讨论”上下工夫。不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场所,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公开课、研究课、展示课、研讨课等非常态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轰轰烈烈,甚至有些教师为了忙于这类课,而忽视扎扎实实的常态课教学。笔者认为,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更应该返璞归真,把着眼点关注在我们平时朴实的常态课教学上。常态教学为按照学校教学常规要求所进行的日常教学活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可理  相似文献   

3.
示范课、汇报课、研讨课是中小学学校经常开展的教研活动,这几种教研活动都是学校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对示范课、汇报课、研讨课这三种教学活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李清华 《辽宁教育》2014,(12):91-91
教师是学校的根本,也是学校发展的源泉。一所优秀的学校,不仅要有优良的教学环境,还要有大量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多年来,我校利用微型课这一研讨形式,不断创设集备新模式,省时高效,提升了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微型课的定位 相关资料将微型课定位为:比正常课时间短、教学容量小的课。微型课上课时间一般不多于20分钟,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5分钟用于评委的现场提问;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课例研讨是以一个个实际的课堂教学为例的教学研究方式,它是围绕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而展开的一系列研讨。其核心是对真实的教学情景进行反思与探究,以案例形式反映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教师的教学行为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教研组老师互助讨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缺少外出培训学习机会,缺乏校本教研的理论素养及相关理论指导的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催化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开展课例研讨活动,一般按“发现问题——合作研讨——反思提升”进行,这四部分相互依存,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6.
“同课异构”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教研方式,就是让不同的教师对同一篇课文进行个性化解析,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学生不同,课的目标、结构、策略、风格自然也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在语文教学中,“异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教师参与"课例研讨"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学变革的重要途径。课例研讨驱动了教师教学交流的空间,使教学智慧开放共享;提升了教师教学的自主与反思的能力,使教学富有个性与群体特色;拓展了参与者获取教学智慧的多元化路径,使教师教学有多样化的选择;促进了课例研讨文化模式的形成,使教师深层次思考课堂建设。但课例研讨存在着认知、学科、时空、话语的限度,需要辩证思考,建立以问题为导向拓展研讨视域,以视域融合为基点构建研讨体系,进而使课例研讨走向精致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8.
说课是教学研讨的一种新方法,也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制作图表》为例,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练习五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在2015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分析了评委专家的点评意见,反思说课及以往备课授课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说课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说——研型,多用于集体备课。其操作程序为:先指定1至2人先行说课,然后集体研讨,最后集中,形成最佳教学方案。2郾说——评——研型,多用于观摩教学研讨和教师素质评定。其操作程序为:说课——上课——评价研讨或上课——说课——评价研讨,此类说课是高层次的教研活动和高精确度的教学评价手段,“说”为研评活动提供上课不能反映出来的备课信息,研评者根据教师上课和说课所提供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信息,把教师的主观设想和客观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和评价。3郾示范型,多用于专家或优秀教师传授先进教学经验或提供说课范例。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一把好剑需要千锤百炼,一块好玉需要精雕细琢,一节好课的诞生当然离不开我们反复地推敲,不断地修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磨课”。所谓磨课,就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对某节课的教学反复深入学习、研究与实践,使这节课的教学尽快达到较高水平。通过磨课,可以较快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生成教学智慧,让教师从平凡走向卓越。  相似文献   

11.
探索符合中国教情、学情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之路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中国人民大学以新生研讨课为突破口,系好学生"人生第一粒扣子",积极践行研究性教学,建构科教融合的教学新范式,打造系统全面的教师教学素养提升体系,形成了富有人大特色的新生研讨课模式,进而推进学校整体的教学改革和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说课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师个人教学水平和教学团队教研沟通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说课准备的要点和需注意的事项,以期为教师做好说课准备提供借鉴作用。一、引言说课是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说课活动中,通过教师对课程和单元设计与实施的叙述和展示,以及同行和专家的提问与研讨,使专家了解学校贯彻高职教学理念的  相似文献   

13.
<正>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研究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实践性研究。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对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校本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以"教"为着眼点的教学型教研,以"研"为着眼点的研究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的学习型教研等。笔者认为,教研组(备课组)以课例为载体,就如何上好一节课开展学课、研课、讲课、观课、议课、再上课、反思等教学研讨活动的校本教研,是  相似文献   

14.
面对复习课,教师们常常感到困惑: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知识,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进其理解、提升其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和学校的教学研讨。谈谈我对复习课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目的是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说课,是近年来为落实新课标、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组织教师通过交流研讨,就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说明的一种方式。通常是在十几分钟之内,就本节课所教内容的来源、性质、地位、作用和通过教学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方法以及应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分析说明,并能体现任课教师的基本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这种方式是推进校本研究、提高教师素养的好形式。教师说课一般言简意赅,通畅明快,常见的有以下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时下,许多学校都会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所谓"同课异构",是指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分别执教,或由一位教师先后两次以上执教(本文探讨的多为前者)。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给执教教师提供了展示和成长的舞台,给观课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那么,如何认识并处理同课异构中的"同"与"异"呢?笔者谈几点思考。一、"同解"教学文本说起同课异构,不少教师认为,就是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解读出不一样的"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本文从开展自习研讨课的理念、基本步骤、教师在研讨课中扮演的角色、研讨课中注意的问题等四方面简要阐述了自习研讨课开展的意义以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研讨课是校本科研的重要载体,在校本科研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深化校本科研理念、构建校本科研策略、形成过程性研究成果等作用。合理地组织与实施校本科研中的研讨课,需要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规划研讨主题,根据研讨主题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也需要执教教师在设计教学之前进行独立钻研,对研讨主题形成个性化理解,并把这种理解转化为教学实践。此外,还需要注意把握研讨课的评价标准、保证研讨课特有的品质、使研讨课与校本学习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说课的最初产生于中小学新教师在职培训。为了快速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实际教学效果,学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来听新教师对其所准备的课作出汇报说明,然后提出相应建议,故名说课。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发展需要,说课作为一种简便实用的教学技能展示和教学交流研讨方式,在各层次师资评价  相似文献   

20.
说课活动开展十五年来,已被广泛接纳和推崇。说课研究处于动态的发展完善之中,其魅力在于挖掘内涵,开拓创新。1999年~2000年我区进行的以说课为主线的“教学能手”系列评比活动,将说课与教师素质提高、与教学研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评比研讨活动的真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