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以第7~15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所获奖牌数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近9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情况、各国获得奖牌情况、中国获得奖牌走势以及项目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中国备战2022年东京残奥会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发现:中国在夏残奥会获得奖牌数量在逐年增加,在近4届夏残奥会中均获奖牌榜排名第一。中国的优势项目主要为体能主导类项目,田径和游泳具有较强的竞技能力;在技能主导类项目中,隔网对抗性项目是夺牌大项,最具优势的项目为乒乓球。  相似文献   

2.
为备战2008年残奥会,发挥田径项目的优势,对近3届残奥会田径项目成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采用马尔可夫预测法对2008年残奥会田径项目的奖牌进行分析预测,从奖牌和金牌的分布对2008年残奥会田径项目的竞争格局进行归纳。认为:中国残疾人田径项目发展迅速,有望进一步保持霸主地位;美国霸主的地位逐渐被削弱,传统强国澳大利亚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两国与中国的差距逐渐缩小;南非、加拿大、英国的实力不断增强;残疾人田径项目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金牌分布会越来越分散。我国有望在2008年残奥会获得20枚金牌和48枚奖牌,并针对备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的坐式排球——坐式排球运动的兴起、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残疾人的体育事业得到蓬勃地发展。按照规定,奥运会后必承办残奥会,坐式排球作为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不低,短短三年就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如果措施得力,训练得法,有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冲击奖牌,为国争光。  相似文献   

4.
体能训练对坐式滑雪运动员成绩提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能训练的方法在坐式滑雪项目上应重点采用。为达到夺取残疾人滑雪奖牌的目标,力争下届冬季残奥会实现奖牌零的突破,应将体能训练用于残疾人雪上项目专项能力的提高上,并且提前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5.
漫画     
《新体育》2008,(10):8-8
1998年,24岁的匈牙利击剑运动员帕尔和队友夺得男子花剑团体铜牌。1991年他遭遇车祸,下肢受伤瘫痪,本届残奥会再夺花剑铜牌。他是世界上唯一在夏奥运会和残奥会上夺得过奖牌的选手。  相似文献   

6.
冬季残奥会是国际残疾人最高级别的冰雪体育综合赛事,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残疾人冬季运动的水平和发展趋势.我国残疾人冬季项目发展滞后,在冬季残奥会历史上还未曾获得过奖牌,凭借北京承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这一良好契机,对全面推动我国残疾人冬季项目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开展冬季残奥会项目进行SWOT分析,研究发现,符合残疾人冬季项目级别人数较多,开展项目数量少,基础薄弱,缺乏专业教练员,社会关注度不够.建议整合内外部资源,从政策、资金、专业人才、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等方面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残疾人冬季体育提供有力保障和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奥运会奖牌历来都由该届夏季奥运会组委会负责设计和制作,国际奥委会和国家奥委会并不过多的参与。1896年第1届现代奥运会以来,奥运会奖牌经历了多次变化。从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9届夏季奥运会开始,奥运会奖牌正面图案把竞争与胜利作为主调,以古罗马圆形竞技场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项群理论为研究基础,对现代夏季奥运会美国的优势项目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代表团在参加的26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中获得的金牌占总金牌数的21.19%、获得的奖牌数占总奖牌数的16.89%,是全球获得夏季奥运会比赛金、奖牌数最多的国家;从第1届至第30届夏季奥运会美国代表团获得的金、奖牌占各届总金、奖牌的比列逐渐降低;美国运动员在现代夏季奥运会中所获金、奖牌主要分布在体能主导类和技战能主导类两大项群.  相似文献   

9.
欧洲历来是世界竞技体育的重心。冬、夏季奥运会项目绝大部份是欧洲化项目。欧洲作为一个区域整体,它一直在冬、夏季奥运会上拥有强大优势。为了把握我国体育中、长期发展的外部环境,及时研究和探讨欧洲强大的奥运会实力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估量,是中国体育战略研究必不可少的。如何评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奥运会实力是个难度很大的问题。经过多种方法的测算和比较,本文选择国际上最通用、最简单明了的奖牌统计法。一般说,金牌数代表夺冠能力,奖牌总数代表总体水平。两者有互补性。冬季奥运会统计全部十六届的奖牌。夏季奥运会自1972年以来共举行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对第十三届北京残奥会中、外乒乓球运动员文化、职业、奖牌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残疾人乒乓球队继续发展存在的潜在问题,如训练经费少、赛事组织少,训练时间不能保证、重视程度不够等,对我国残疾人乒乓球队继续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如增加资金支持,加大对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拓宽选材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夏季残奥会项目设置的发展历程及趋势。残奥会的大项设置共经历了起步、发展、调整、稳定四个阶段,小项设置主要受医学与功能分级的影响。残奥会项目发展的整体特征主要有5个趋势:残奥会项目与奥运会项目相互融合;女子项目的比重逐渐增加;分级工作的精确促使项目设置更加合理;分级状态的确定促使项目压缩;残奥会项目的竞技性、观赏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刘军国 《新体育》2021,(4):34-37
3月20日晚,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日本政府、东京都政府、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等五方负责人会谈后正式宣布,今年夏季的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不接待国外观众。日本媒体称,在现代奥运史上。  相似文献   

13.
我国竞技体育备战2008年奥运会项目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结构调整与布局及近几届夏季奥运会美、俄、中三国奖牌项目分布特征分析,旨在探索项目结构与布局调整的基本规律,为我国竞技体育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出对策建议。结果显示,第28届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结构与布局调整的效果已显现,奖牌覆盖面有所扩大。认为应继续坚持奥运项目结构优化与布局调整,将有利于增强我国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缩小与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28-30届夏季奥运会我国奖牌项目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论:我国体育代表团中女子所获金牌、银牌、铜牌数量均多于男子;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发现,优势项目得以加强和巩固,奖牌增长空间不大,潜优势项目逐渐增加,实力薄弱项目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弱势项目不断取得突破,集体性球类项目实力有待加强等。  相似文献   

15.
夏季奥运会是国家竞技体育实力展示的重要平台,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而对其奖牌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为后续奥运战略布局提供前车之鉴。文章在搜集、整理第23-30届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奖牌分布的基础上,运用描述统计、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与时间-序列模型等方法对中国体育代表团奖牌分布的历时演进规律进行研究,认为中国竞技体育实力逐步增强、奥运夺牌实力呈现多元化态势、奥运奖牌分布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奥运战略布局科学合理,随后对中国的后续奥运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继中国女排夺得第28届奥运会女排赛冠军后,中国残疾人女子坐式排球队在雅典发扬自信自强、顽强拼搏的精神,以七战全胜、只负二局的绝对优势获得第12届夏季残奥会冠军,这也是残奥会历史上第一枚女子坐式排球赛的金牌。她们以实际行动谱写了残奥会新的篇章,为祖国争了光。  相似文献   

17.
在近六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以优异的运动成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竞技体育的进步,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48枚金牌数,位列世界第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1世纪以来夏季奥运会奖牌排行榜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获各种奖牌数呈上升发展态势;29个夏季奥运会运动项目取得过奖牌,15个运动项目尚未有奖牌收获;金牌“女子运动员占比较多”,银牌和铜牌“龙凤呈祥”,混合组初步发展;男子运动员获奖平均年龄为24.94±4.12岁,女子运动员获奖平均年龄为23.79±4.28岁。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分析、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近三届残奥会奖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梳理。结果表明: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男女比例趋于"阴阳平衡",部分优势项目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潜优势项目有较大进步,集体项目仍是"短板",残疾人竞技体育地区发展不平衡。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应优化和完善举国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训练体制、发达地区尝试部分残奥项目职业化、倡导竞技体育初步实现"残健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1988年的冬季和夏季奥运会中,苏联运动员贏得16l枚奖牌——66金、44银55铜。美国的奖牌收获则为100枚——38、金、32银、30铜。以下是苏联各共和国1988年对奖牌作出的贡献(成队项目按各共和国运动员代表人数分排)。  相似文献   

20.
从历届夏季残奥会项目设置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总结规律,结合2001年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签署的合作协议,提出残疾人夏季奥运会将会在项目上“瘦身”、赛事的竞技性将提高以及与奥运会相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