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核心就是策略性知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很多"问题解决"的内容,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本身,而在于引导学生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反思、提炼、总结、发现其中的方法策略,形成策略性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能力的目的。为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多元学习平台,引导学生体验反思,可以助推"问题解决"策略性知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3.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经验,是他们经历数学活动之后所留下的直接感受、体验与感悟。由"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练习"这一课,谈如何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来积累、提升、内化数学活动经验,使获得数学经验与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并列,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问题解决教学不容忽视。笔者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对“问题解决”教学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习”,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在教学中初步形成了“提出问题——精讲(问题)导学——问题解决——演练巩固——问题深化“为基本程序的五环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7.
沈超 《云南教育》2007,(10S):22-23
一、数形结合。教学论视角的诠释 数形结合是我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九章算术》的“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到现代数学各分支“交叉渗透,学科整合”,无不体现着数形结合长盛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正"课堂转型"是近年来小学数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家提出并探索了一系列课堂转型的理念和做法。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和他带领的名师基地成员,从研究如何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入手,提出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转型,并进行了大量教学实践和研究。究竟潘老师和他的团队为什么要用"问题解决"来引领课堂教学,他们又是怎样基于"问题解决"来开展课堂教学的?相信下面这一组文章能带给您一些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二次函数是中学代数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既简单又具有丰富的内函与外延.以它为素材可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最值性,也可以建立起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者间的联系.尤其以它为载体与不等式知识结合在一起,同时涉及到化归思相、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因此以二次函数为“影子”的不等式综合性问题频繁在高考中出现,本文通过个例题就二次函数在不等式上的体现作一些简单探究,仅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数形结合既是数学学科的重要思想,又是数学科研的常用方法,数形结合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与其所反映的(可能是隐含的)图形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想的有机结合,通过对直观图形的观察分析,化抽象为直观,化直观为精确,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本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来谈一谈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较为抽象,很多教师花了很大的力气在集合图——韦恩图的形成过程上。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确实是第一次接触集合图,但这是否就代表学生对于这块知识的了解是空白呢?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以自己所教学科的立场去看学生的认知起点,却忽略了知识的学科交叉点,难免就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决"的主旨要义,在于指导学生体会思考过程,积累攻克疑难问题的有效经验。"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是一堂典型的应用实践课,教学时应从问题本身的工具价值着眼,从"一般"到"特殊",结合"质疑""分析""解答"与"变式"等程序,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实战经验。  相似文献   

13.
数学研究的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与“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问题”是数学及数学教育的心脏,“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目标,问题解决的核心就是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师专学报》2019,(6):87-90
在当前的碎片化阅读大背景下,如何让学生细读文本并参与课堂互动是文学教学的一大难题。通过提出与发现问题、以问题贯穿讨论和总结,创建"问题化"课堂,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问题化"课堂打开了一个立足经典文本,将文本与现实相关联的空间,在其中师生得以对文本进行批判性理解,同时激发了对现实与时代的进一步思考。这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较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策划人语/张文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数学教育兴起了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1980年4月,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理事会公布了一份名曰《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议程的第一条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解题的定义和方法应予扩展,使之包括范围更宽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应为所有的年级编制传授解题技巧的适当的教材;教学科研应侧重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本质,找到提高解题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尔,世界各国以“问题解决”为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在探索实践中对“问题解决”下了各式的定义。《CockcroftReport》: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21世纪的数学纲要》: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国际教育词典》: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二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虽然对“问题解决”的描述不同,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目的,是过程,是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16.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就是应该注重数形结合,结合实际生活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数学学习能力。幼教阶段数学学习就是通过数形结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知识。获得基本思想,积累基本经验,掌握基本技能,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便是这些重要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既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数学问题解决的质的多种形态表现的基础上,给出了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界定及基本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途径及其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对“问题解决”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问题解决”是当前数学教育中的热点之一,但这一过程出现的5个问题值得反思:如何界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问题解决”内涵;“问题解决”与“问题提出”谁更具紧迫性;“问题解决”有异化为“题海战术”的危险;‘问题解决”是否就是解决“实际应用”;我国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小数的初步认识”几个片段为例,探讨在“星动课堂下”如何用“三个转化”去落实目标、发展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20.
以“电功率”教学设计为例,基于“ARCS”模型,以问题解决为基础、以概念建立为中心、以问题情境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与节能为升华,立足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