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特殊的样式。一幅好的新闻照片,不应只是为报刊打补丁的平淡呆板的“插图”,而要以主角地位占据要闻版面,以瞬间的形象揭示事件的本质,把事物的主题内涵通过生动的瞬间形象揭示出来,让读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和丰富的联想,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2.
最近的媒体喜滋滋地报道说,今年的电视剧题材规划,“现实题材”又占据了规划总数的三分之二,巍巍然稳坐着主角的位置。据说这足以证明,现实题材是受到上面“倡导和鼓励的”。  相似文献   

3.
消息之树常青──本刊“让消息在报上唱好主角”业务研讨会综述本刊记者魏虹1996年5月19日至21日,本刊特邀编委业务研讨会在德阳市景色宜人的旌湖河畔召开。全省20多位地市州报总编辑以及部分编采人员济济一堂,深入广泛地就如何让消息在报纸上唱好主角这一业...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就如何提高消息写作质量问题,于5月13日至14日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陕西日报、省新闻研究所、省电台、省电视台、西安晚报以及各地(市)报、部分专业报、企业报的负责同志共30多人。省新闻协会主席张光、副主席骞国政、任中南、李凡等同志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中国记协国内部和人民铁道报社联合举办了消息研讨会。首都和部分省市的22家新闻单位的代表会聚于广东共同探讨了消息怎样在改革开放的宣传中唱好主角,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等问题。铁道部部长李森茂和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分別写信祝贺。在3天的研讨中,有20名同志发言,对消息的现状及问题成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闻(指狭义的新闻,即消息。以下同)本应是报纸的主角。它在及时记录时代、反映现实方面有着其它新闻体裁不可替代的优越作用。但是,读者中关于报纸上没有新闻或新闻甚少的抱怨却不绝于耳。他们的议论是否过份? 通过对读者的调查分析发现。这主要是指报纸上真正的新闻太少,新鲜的、可读的新闻太少。一向以“新闻纸”自称而区别于其它出版物的报纸,为什么新闻太少或没有新闻? 一向以具备“新闻鼻”而区别于其它职业的新闻记者,为什么不爱或不善于写新闻? 新闻写作到底陷入了哪些  相似文献   

7.
姚福 《新闻传播》2005,(7):62-63
在整个消息写作过程中,交代信息来源似乎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对一篇堪称完整、规范的报道而言,这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消息需要交代来源,事实必须注明出处,这不仅仅是_种写作技巧,更是一种写作观念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9.
从报纸上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消息,开头不是写“最近”、“日前”等含糊的时间概念,就是写“开业或开工以来”、“十多年或近几年来”如何如何。前者多是事件性消息,用含糊的时间概念打马虎眼来掩盖报道事实的“时过境迁”;后者又多是非事件性消息,报道那些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事实,却缺少构成新闻的“由头”。如北京一家报纸刊登的一条消息,开头便这样写的:“北京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13年来累计竣工住宅1000多万平方米,使首都70多万市民搬进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居民小区,为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及本市提前步入‘小康’作出贡献。”读者看到这条消息的开头,就感到这是  相似文献   

10.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给评委们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是:与历届相比,所有送评作品的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消息作为新闻写作中的弱项,这个基本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消息、言论纷的评委们指出:现在许多新闻单位比较热衷f抓热点透视,策划系列报道,搞长通讯、大特写,在消息上下的功夫不够C对于重大题材、重大典型的报道.总觉得写消息不过瘾,没深度,分量轻。可以说,对消息在新闻纸上的主体地位的认识,还远没有到位。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消息本是报纸的主要体裁,可在一些编辑部里消启、却常常成为“缺门货”,编辑手头…  相似文献   

11.
12.
消息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新闻体裁,它主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往往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详细的经过和情节,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然而在实践中,很多记者把消息"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详细的经过和情节"这一特点等同于"报道事情的概念而不讲具体的内容",从而使很多消息读起来空洞乏味,让读者望而生厌,难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好的消息应包含四类事实  相似文献   

13.
《新闻知识》2004,(12):74-75
本刊讯 陕西省委宣传部、省记协会、省报业协会于10月22日联合召开全省新闻传媒“广告导向与品位”专题研讨会。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台、陕西电视台及华商报、西安晚报、宝鸡日报、延安日报等20多家省市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主管经营的领导和广告部门的负责人,省新闻出版局审读中心和省工商局的专家和负责人共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记者》编辑部和《人民摄影》报联合组织的“加强报纸新闻照片地位研讨会”,将于今年8月19日至26日在银川市召开。由首都各大报、中央直辖市和省、自治  相似文献   

15.
琐者,零零碎碎之谓也。就是冠之以“琐”字,也诚惶诚恐得很。然而,又经不起编辑的多次催促和鼓励。于是搜索枯肠,拼凑成文。即使是琐谈,也少不得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作品。为行文方便,除确有必要者外,一般不注明出处。这里,先向被引用者致谢。因手头资料有限,也不敢保证引用部分一字不错;就写作谈写作,很多问题无法谈清楚,所以常常会涉及新闻基本理论和采访学上的一些东西,这难免“横生枝蔓”;又违了“为文之道”——还请读者谅解。凡属我自己的意见,一般写“我认为”之类的字眼,不图显示自己,实怕“鱼目混珠”。若以下所谈能对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有些微帮助,则大喜过望了。  相似文献   

16.
“新闻工作者要牢固确立消息在报纸中的主体地位的思想,把主要精力放在写好和编好消息上,以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对新闻媒介提出的更高要求。”这是全国消息研讨会上,与会者取得的共  相似文献   

17.
一、抓焦点。焦点,比喻问题的关键所在或争论的集中点。好消息的主题,一定是某个特定时刻的社会焦点。具体来说,就是重点、热点、冰点、疑点、难点。抓住了这些“点”,就能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色,反映社会本质,揭示事物真谛。 二、选奇材。栋材可作梁,奇材好为文。何谓奇材?即大材、新材。就是说,消息中要选取有特殊个性、特殊情节的典型材料。新闻为什么能吸引人?一是这个材料与读者有关,对他们有用;二是这材料少见,有新鲜感。 奇材就是偶然之材。但这个偶然中却含着必然:反映本质,反映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一、消息写作中可否有议论消息是一种最基本的新闻体裁,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大家族的主力军。其显著特点是靠事实说.话。消息作品靠事实说话无庸置疑,但是消息写作中要不要有议论成分呢?这一问题一直是新闻界争论的话题。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孙世恺在《“画龙点睛”需妙笔》一文中说:“消息有点议论,是新闻报道发展的历史和读者的要求……”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叶春华在《新闻业务基础》一文中写道:“我们强调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一概排斥议论。”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中心教材《新闻写作…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传播过程就是新闻语言传递各种相关信息的过程,一件新闻作品就是多种相关信息的集合体,或者说是由若干信息构成的高信息形态。其新闻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两方面:一方面,新闻作品中一定要有足以体现新闻价值的信息量;另一方面,一定要让最具价值的信息在新闻作品中得到凸显。所谓新闻写作,就是记者对采访所获素材中各种信息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处理,从而实现信息含量、信息价值以及信息排序相统一的信息组合。  相似文献   

20.
《新闻导刊》2006年第1期发表庄金玉的文章《剖析消息写作的“三度反复”》。 文章说,作为“新闻报道主角”的消息,其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但不论细节如何变化,都是围绕最基本的叙述方式——“三度反复”展开的。从标题至导语,再到主体,三次重复,叙述同一新闻事件。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道新闻事实,起索引作用;导语第二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主体第三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