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加速,档案大数据的到来,历史档案数字化的加剧,对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对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档案人员要做好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特别是业务指导人员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以适应档案工作的不断变化,从而更好地做好档案业务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束草根:"业务指导"的重要性不必再说了.大家都耳熟能详.既然"业务指导"那么重要,那么"业务指导"是不是专业呢?我认为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但是,就是这样重要的工作,在档案专业上并没有名分.<档案学词典>中没有这个术语,<档案管理学>论著中没有对它的论述研究.工作难做使业务指导人员沦为"雇佣工".这让人怀疑"业务指导"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3.
<正>档案业务监督与指导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对辖区内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档案业务工作,履行监督、指导的业务行为.如何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笔者认为,要提高对机关档案业务指导的效率,必须方法灵活.形式多样.一、提高业务指导人员的素质人员素质决定工作水平,要想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以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提高业务指导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档案业务指导人员素质、能力的好坏、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其地区、单位档案工作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档案业务指导人员要胜任和完成本职工作,必须在工作中做到"狠、准、快".  相似文献   

5.
1"包外"与"外包"现象 所谓"包外"现象,是指在对外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中全程包办(干)的现象.在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到被指导单位替他们整理档案,从分类到编目直到完全整理完毕.尤其是在村级建档工作中,这种现象更严重.有些村没有档案人员,只是开个会,通知村干部把各自保存的文件材料集中起来,由档案业务指导人员现场整理.还有的村工作场地都不安排,遇到这种情况,只有把收集起来的文件材料拉回到档案局分类、整理,直至打印好目录,装到档案盒内,然后通知他们拉走,并由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再排列装入柜中. 所谓"外包"现象,是指在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将诸如目录输入、原文扫描等工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对外承包的现象.也就是由于某种条件限制使档案部门自身无法完成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只有对外承包,由中标方派人来本单位进行输入目录、原文扫描等,档案部门则只管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6.
业务指导人员所谓干的"雇佣工"工作,不是帮助各单位起钉子、缝档案、盖归档章、抄目录等,而主要的是分档案保管期限.这是业务指导人员干的主要的"雇佣工"工作,也就是应该有谁来做这项工作,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现在,许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人员,在传统组卷方式的指导中可称得上老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但在电子计算机面前却是一筹莫展;而我们许多年轻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坐在计算机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神出鬼没,但对档案的业务指导却是束手无策.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的必然趋势,时代要求业务指导人员必须学会计算机的运用与管理,也要求档案部门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必须粗通业务指导的一般知识.寻找档案与计算机之间的结合点,唯一的办法是努力向对方学习,取长补短,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各行各业对档案工作的指导需求不断增加,各级档案局(档案馆)的业务指导工作任务不断加重,这使得档案业务指导工作量大与指导人员数量少的矛盾日渐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采取分类指导、集中整理归档的方法对基层单位开展档案整理归档指导,对辖区内机关、团体单位我们采取协作组的形式,根据办公地址结合业务性质,将近百个单位分成五个协作组,平时开展工作就以协作组为单位进行集中归档和检查;对于学校、医院等行业我们与卫生局、教育局联合组织进行集中指导归档;对于农村、社区居委会我们以镇、街…  相似文献   

9.
档案工作者须提高“六种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书民 《浙江档案》2001,(10):11-11
档案工作者长期从事档案业务工作,接触面不广,视野不宽,如何使自己的思想顺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思路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笔者认为,要高标准地抓好档案业务建设,必须重视档案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在提高"六种能力"上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强化业务指导,不拘一格引进专业人才,积极组织一线档案人员和档案业务专家加强对馆藏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为全面推进档案"三大体系"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