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新时期青少年的成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中,儒家文化对增进德育的有效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能积极深入地影响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对“大德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大德育体系”的研究,旨在廓清当前德育工作中对“德育”的简单化、片面性理解,以一种现代的德育理念来完整地把握“德育”概念。作者认为“大德育体系”中的“德育”超越了以观念养成、道德修身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德育观念,它涵盖思想(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多项内容  相似文献   

3.
科学建构高职院校“大德育”体系是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点、突破口。高职院校“大德育”体系是一个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途径体系、主体体系、组织体系和评估体系等六个系统整体构成的立体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4.
概念泛化了的我国“大德育”巳步入无所不包却一无所能的尴尬境地。在“大德育”理论框架下,德育方式出现了主知主义与主行主义的两种偏向。德育本应道德教育,德育为教育的道德目的。道德教育应该是社会价值引导与学生个体自主建构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大德育观”是毛泽东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基础上的高度概括和理论升华,内涵极其丰富。从德育三位一体、德育工作要常抓不懈两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大德育观”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7.
什么是“大德育”?笔者认为:一是德育内容的系统性。盲目的、随机的德育难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的,只有有了完整的内容,才能通过多种的形式进行教育。二是德育方法的全面性。德育诉诸于人们的“良心”和“道德信念”而“内得于己”、“外施于人”是德育方法的主要特点。德育的方法决不能仅有教育,它还有赖于熏陶、体验、实践等方法,德育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三是德育空间的全面覆盖性。德育应覆盖所有的教学活动、教育管理活动和后勤服务活动,要求学校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析德育概念在中国的嬗变——兼论“大德育”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这是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的教育事实,也是中国学者们的共识,但却在现当代中国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由最初的道德教育泛化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内容的总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大德育概念。本文考察了德育概念泛化的历史过程,并对其原因及弊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前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适应,需要转换德育思维方式,用“大德育”理念重新审视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发展方向,寻求德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逻辑支点。高校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大德育”理念统领人才培养,构建基于“大德育”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与实施策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11.
学生发展学校德育,是社会秩序、进步、文明的基石。而对学校德育评估的淡化,必然导致学校德育的虚化,学校德育工作空、泛、乏力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天津市杨村一中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进程中,提出了“大德育”的学校德育新思路。“大德育”工作思路是凡学生能够涉足的环境都应该成为德育环境,而在德育环境中,每一个个体的人都被看做德育的传媒,所有的人都应该成为德育工作者。这个思路强化了德育环境的整合,强调了德育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杨村一中的德育工作已有机地把学校、家庭和社…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前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适应,需要转换德育思维方式,用“大德育”理念重新审视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发展方向,寻求德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逻辑支点.高校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大德育”理念统领人才培养,构建基于“大德育”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与实施策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校德育资源整合存在种种困难,基于大德育观,学校应积极探索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对学校德育进行补充,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互联网等合作共建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参与社会的机会,将"大德育"观念更好地落到实处,行稳致远地提升德育活动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德育概念的内涵及历史嬗变,正确认识坚持大德育观的客观必然性,理性思考大德育观与德育泛化的"恩怨纠葛",才能使德育既不失于"狭",又不流于"泛",从而提高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日本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被誉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大德育”体系是一个由六个系统构成的立体网络系统.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途径体系、主体体系、组织体系和评估体系。科学建构高职院校“大德育”体系是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52):107-108
大德育包括丰富内涵,对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不可少。大德育平台将所有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构建起一种新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黄炎培职业教育"大德育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探究其丰富的理论来源,在其职业教育目的观、人才观、爱国观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加上黄炎培受到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和国外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儒家思想中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和国外职业教育德育观也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大德育观"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大德育"格局生动地诠释了中国智慧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现代政治与革命实践之间的紧密关系,清晰地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时代变革的轨迹。"大德育"格局内容体系的构成,是中国社会发展与时代变革的教育表现与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面对当今特殊的办学环境和教育对象,文章从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德育实践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大德育”育人模式的构建,对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