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教材中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改进为微型实验装置,可将验证浓硫酸性质和SO2性质的实验一次完成。经改进后,实验现象明显、直观,同时,可避免SO2的逸散,落实绿色化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高一化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一)专题4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中有关浓硫酸的特性(第91页)观察与思考中实验2:取2克蔗糖(C11H22O11)放人大试管中,加入约5 mL浓硫酸,迅速搅拌,然后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将玻璃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在高中化学第二册§4-2中我们已经学过: “在常温下,铁遇到浓硫酸、浓硝酸时,则发生钝化, 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可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被氧化”。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浓硫酸与蔗糖反应实验存在不足之处,反应过程有污染室内环境的有毒气体排出及无法检验蔗糖炭化后的产物.为改进该演示实验,进行了实验探究.把该实验设计在相对封闭的体系中进行,并可对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及水蒸气进行定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反应产物有C、CO、CO2、SO2和水蒸气,且产物炭经洗涤、干燥与研磨后,可作为还原CuO的原料,也可用于吸附气体或有色溶液中的色素.  相似文献   

5.
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143页,[实验6-4]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如图1所示),虽然方法简单:现象明显,但反应所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污染室内环境,影响师生健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认真地研究和改进,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铜与浓硫酸反应在常温时无明显现象,加热时铜丝表面渐渐变黑,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溶液变绿色,随反应的时间推移,铜丝表面有黑色物质扩散到溶液中,对本实验中出现的与教材描述内容不相符的一些现象进行实验探究,找到实验中发生的与教材描述内容不相符的原因,为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教学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8.
杨卫琴 《考试周刊》2013,(76):146-146
微型实验是近年来一个颇为热门的话题,原因在于这种实验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中具有很多常规实验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包括实验成本降低、实验安全性提升、实验污染减少等。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这种新型的实验方式.努力通过微型实验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本文简单介绍了微型实验的一些特点和在实施过程中的诸多优势体现,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微型实验的研究和实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和中师化学教材中用以说明浓硫酸强氧化性的经典实验。人教社2000年版《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对本实验的装置已从敞开式改为封闭式(见P.135),这是环保意识在新教材中的体现。但本实验的设计仍存在如下欠缺:1.为产生稳定的二氧化硫气体,要持续加热浓硫酸,反应完毕将试管内液体例人废液缸后管内剩余物温度仍很高,不能立即加水,观察溶液颜色,故整个演示持续时间较长;2.使用铜片,不便中止反应,若按教参介绍的方法将铜片改为螺旋状铜丝,在橡皮塞内难以上下抽动,若穿过铜丝的孔过大,装置密封性又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
1提出问题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有【实验3-2】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C_2H_5OH+2Na→2C_2H_5ONa+H_2↑)的实验,操作是用干燥的小烧杯罩住燃烧火焰,证明燃烧产物只有水气而无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反应本质。有不少学生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11.
朱德良 《化学教学》1999,(11):47-47,9
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有的教学参考书上认为二氧化硫与饱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开始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随着二氧化硫通入量的增多,浑浊消失,溶液变澄清.其理由是因为亚硫酸钙难溶于水,而亚硫酸氢钙溶于水.开始通入SO2时,生成的是CaSO3这种白色难溶物,随着SO2量的增多,则转变成可溶的Ca(HSO3)2.在许多习题集,甚至在某地区的模拟试题中亦应用了此性质,推出某气体是SO2的推断题.为了搞清这个问题,笔者通过多次实验,不论通入SO2气体时间的长短,还是通入SO2气体速率的大小,都看不到饱和澄清石灰…  相似文献   

12.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常见实验。其鲜明的实验现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因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危害师生身心健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为此,我们以正交实验为设计思路。以绿色化学思想和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为教学理念,采用密封装置,进行多次实验研究和教学实践,并优选了相关反应的控制条件,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必修2(2007年7月第3版),第68~69页:乙烯分别通入试管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笔者认为,教材需要的乙烯气体往往是现场制取的(教材附带的演示实验光盘中同样如此),这样费时费劲,很不方便:而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配制费时,并且四氯化碳有毒、气味难闻.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作以下简单的改进,可使实验效果明显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4.
正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第101页实验4-9: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该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的难得素材。由于实验反应因加热温度、硫酸的浓度、反应物用量等条件不同,反应出现不同现象,为此,笔者组织学生从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几个方面进行科学探究,收到了良好效果。一、实验装置的探究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装置的最大优点是简单,但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缺点。1.不能探究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2.反应加热生成二氧化硫及硫酸酸雾易溶于  相似文献   

15.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较重要的一个演示实验,能否做好实验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浓硫酸的氧化性的理解和把握。其反应原理如下:2H2SO4(浓)+Cu=CuSO4+2H2O+SO2↑然而不论是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或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都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不足:1.利用铜丝伸缩进退虽能取得控制反应进程的效果,但铜丝从胶塞侧面挖出的凹槽进入试管,一面与胶  相似文献   

16.
杜平  彭万寿 《中学理科》2005,(10):80-80
问题一:在加热过程中,为什么出现了白雾?是亚硫酸酸雾还是硫酸酸雾?  相似文献   

17.
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对乙炔的制取和性质演示实验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虽然教材中介绍可用分液漏斗控制水的流速,进而控制反应速率,但生成乙炔的速度还是太快,造成教师在演示实验时总是手忙脚乱,往往不能边讲边做性质实验。二是教材中没有对杂质气体进行处理的装置,硫化氢、磷化氢不仅可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且污染环境。三是在实验中若不能及时进行下一个实验,生成的乙炔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从而造成药品的浪费。  相似文献   

18.
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生物以及大学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这一反应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研究存在很大差异,即使同一学科同一层次的研究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因此,对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的实验进行系统的研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实验题部分分析,不难发现,流程设计式实验题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其主要题型有以下两种.一、检验物质组成、性质验证实验的流程设计在实验设计与评价试题中,有关检测物质组成的实验设计是最为常见的一类考题.需要注意的是,在离子检测、气化后的成分检测的过程中,要严格掌握离子检测、气体成分检测的先后顺序,防止各成分检验过程中的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