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2009版《高中数学学习指导要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修订思路、教育目标以及数学教育内容3个角度比较了2009版和1999版的日本高中数学学习指导要领,发现:新要领的理念是深化生存能力,切实保证学生掌握生存所必须的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要领的大的教育目标是围绕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这个理念来制定的,强调智德体均衡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素养;新要领的教育科目恢复到6个,其中3个核心、3个辅助,它们分别为《数学Ⅰ》,《数学Ⅱ》和《数学Ⅲ》以及《数学A》,《数学B》和《数学活用》.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建构《课程标准》的基石,是数学课程的灵魂,是实施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数学课程中的体现。《课程标准》的每一个部分都与基本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就应该从理解并确立基本理念开始。《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部分,分为6点进行阐述,文字不多,语言简炼,内容却比较丰富。概括起来,可从下述6个方面来学习和理解。一、关于数学的价值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模块教学时,可对模块的学习顺序、模块内容进行组合,并注意体现各模块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高中课程方案提出的课程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三大原则,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四套新课程标准教材,参照师生知识现状,整合具有时代气息的生活中的地理事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模块化的开发(即该开发满足“模块”两大属性:标准性,达成课程标准的共同要求,实现课程的基础性;可替换性,实现课程的时代性和选择性),有助于体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4.
日本高中数学设置有“数学基础”必修课程,以教学发展的历史为主线.社会生活中的数学内容为依托,来呈现对应的数学知识.本文就日本实教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数学基础》前两章和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选修3—1·教学史选讲》的内容,从日本数学教育和教科书背景、中日教科书在“数学史”的异同比较以及《数学史选讲》的优点和《数学基础》对其的启示总结.了解日本高中数学教科书的内容、编写特点等,提供给我国数学教育改革争发展一定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8年2月1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中小学教学标准的《学习指导要领》的修正案。新的《学习指导要领》继续贯彻学生“生存能力培养”,加强学生知识获取和活用能力、提高学生求知欲望;在遵循新的教育基本法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公共精神”、尊重日本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放弃了有争议的道德教育的教科书化内容。  相似文献   

6.
科学探究是物理课改的一大特色,《物理课程标准》把它列为内容标准之一,与“科学内容”并重.那么在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课标中考”)如何考查科学探究呢?《2005年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理科科目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指出:考查科学探究应该侧重于检测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2005年各省市课改区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和《2005年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理科科目学业考试命题指导》中的相关意见,对科学探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考查内容几乎涉及科学探究的各个方面,其中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结…  相似文献   

7.
金胜花 《考试周刊》2012,(90):70-70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爱闹。而数学却是一门严谨、枯燥乏味的科目。如果让学生一节课都在沉闷的气氛中学习数学,他们会更觉得无趣,甚至会走神,不愿意继续听课。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他们注意力集中。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呢?笔者认为必须在“活”字上下工夫,活用教学方法,活用教学手段.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兴趣也就会随之提升了。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出台,给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给全体数学教师带来了挑战。新的课程标准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脱离生活多、联系实际少;被动接受多、自主探究少;机械训练多、有效实践少。这样的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很难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如何让数学教学成为“旧瓶装新酒”,迎合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喝”起来有“味”,学起来乐此不疲呢?这就应该落实《课标》中的新理念,从根本上改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训练方式,让数学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统计与概率”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编排了相应的内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在生活中学习“统计与概率”,并应用于生活之中。教学一年级下册中的“统计”(第84页),应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在统计中学习“统计”,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包括:问题的提出——收集、整理数据——制成相应的统计图(或表)——根据统计图(或表)的数据作出解释或判断。因此,教学时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统计”教…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想“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师大七年级下册第八章“多边形”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良好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