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2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这次的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有颇多的亮点,比如学校禁分重点和非重点、督导禁以升学率作标准、对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做出规定、学校收支情况应向社会公布、学校编排设置重点班被叫停等。从法律角度上讲,修订草案所呈现的亮点其实是重新分配了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如说“,学校收支情况应向社会公布”这样的规定界定了学校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权利、义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有规定”这样的规定界定了政府…  相似文献   

2.
“审美性”是和谐校园在感性形态上的特质性显现。具备审美性的和谐校园体现为六个方面的美学形态:校园环境的高雅美、“学校精神”的理想关、管理制度的人性美、校园文化的艺术关、教师人格的境界关、学生修养的纯洁关。这六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才能把和谐校园发展壮大为“和谐与美的校园”,并成为学生、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等“和谐校园主人”共同生活的美好乐园。  相似文献   

3.
黄伟 《上海教育》2006,(9A):55-55
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觉地规划好自我职业生涯,更需要学校提供专业性的帮助。然而,在对“如何帮助”的理解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某些实践甚至走进了误区。如硬性地给教师规定科研任务、发表章的指标、理论作读后感的字数,以外在的一些荣誉和奖励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制定一些远离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基础的量化制度等。这些误区的主要特征就是将“帮助”理解为学校要施加刚性的压力和制定硬性的要求。在这些措施下,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实是无所作为的,处于一种“假性帮助”状态。  相似文献   

4.
对于学校所占有的教育资源,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总体而言,教育资源不外乎分为硬性资源和软性资源两种。学校的师资、教学器材、教材等属于硬性教育资源。对于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来说,硬性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公平的,差别很小。而能够影响学生在教育资源分配的主要就是软性教育资源,其主要包括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学生对其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在学校班级里所担任职务的情况。所以说硬性教育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不会轻易改变的;  相似文献   

5.
一个学校与一个企业一样,要在市场上立足,其立足之本在于高质量的“产品”。而“产品”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它的‘制造者”素质的高低。显然,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尤其在知识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知本人物大谈PC和朝阳,作为“制造者”的老师仍然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向高精尖发展。为此,要把好“四关”:一是把好“进口”关,即对新进学校的教师,要严格考核,不合格的坚决不用,宁缺勿滥。二是把好上岗关,即采取学校考核与学生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严格的“筛选”。凡未过关者一律不予上岗…  相似文献   

6.
史欣 《教育》2009,(4):37-37
想成为一名正式任职教师,首先要闯过学生这道关。 目前,一些学校在教师招聘会上特邀学生做“考官”,引发积极反响。  相似文献   

7.
韩正荣 《甘肃教育》2010,(13):10-10
一、以师为本,坚持和谐管理,保持教师队伍和谐稳定1.树立先进管理理念。学校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集体领导、分层管理、权责明确,使刚性的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和谐统一。学校要通过教师调查问卷、学生座谈会、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对学校管理、校风、教风、学风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听取教职工、学生、家长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合理合法、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感情、利益、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达到“管理与自律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学校能否办好、发展好,校长的作用非常关键,因此,校长的选任也就受到上上下下的严重关注。那么,校长该如何选拔呢?笔者认为,要想当校长必须要“过三关”,即教师推举关、领导审批关和学生认可关。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学校里,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差”的学生和“好”的学生。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即教师在关心“优生”的同时,也要关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我校立足实际,始终把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在这方面,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l 提出要求,分层设标 根据教师现状,学校制定了建设“三合”队伍的总体目标,即个体合格、群体合拍、结构合理,使教师在教育上成为行家,教学上成为能手,教研上成为学者。对刚刚从教的“学生型”教师,我们要求他们“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达标,五年形成自己特色”,实现向“先生型”教师的转变。“入门”即要求教学、教研双入门;“过关’即要求过好思想关、教材关、教法关、教研关及动手操作关;“达标”即要求教育、教学、教研三达标。对教学经验丰富、功底厚实、水平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教育部门和学校“禁游”“限游”的做法,其实是“防卫过当”。国外对学生的风险性活动都有保障机制,如日本学生一年两次的远足、新加坡中小学每年3月份为期一周的体验式活动以及韩国修学旅游等,主要靠集体保险分散安全风险,而不是把学生的“成长风险”统统转嫁给学校。国内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给学校“上保险”,不过如果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2.
目前,“教学反思”在基础教育界是一个十分流行的词语。的确,伴随着新课程的步步深入,教学反思使我们“与时俱进”,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转变,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但我们在教学调研中也发现一些学校对教师“教学反思”作出了不少硬性的规定,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我校实验班是从1999年春(三下)正式启动异步教学实验工作的,迄今接近一年。1999年春,开学初,镇教育组闵晶龙、县教研室郭金明等同志多次来校指导,实验工作正式启动,召开了校长、主任及实验教师座谈会,讨论了“如何加强理论学习”、“如何制订实施方案”、“如何进行学情调查”、“如何训练学生过自学关”等问题,鼓励学校领导及实验教师积极投身于教改实验。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中的“两课”教师对待低考分学生要切忌“三不问”,即一不问学生的出勤情况;二不问学生的听课情况;三不问授后效果如何。而要严把“三关”,即严把出勤关,严把听课关,严把效果关。为切实提高低考分学生的素质,“两课”教师还要做到:第一,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第二,努力提高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实用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第三,提高对学生的期望值,注重“表扬”和“期望”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研究运动必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少数教师在教育改革推动和教育行政部门倡导下,开始教育教学方面的积极探索,如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等。后来由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引导、舆论宣传,学校和教师的“科研活动”成为评价学校发展和教师评职评优聘用的硬性指标,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加入“科研”行列。到21世纪初,轰轰烈烈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运动在全国范围展开,甚至出现无校不“科研”,人人有课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从本质上说,学校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促进人的成长,关注入的发展是教育的目的,也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现代学校管理就是要尊重、关心每个人的发展和需求,校长必须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对此,学校要始终奉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坚持创新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德育观、教学观和人才观。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力,教师首先要有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目前,我国许多学校的教师管理与这一发展要求背道而驰,许多学校对教师严格监控、硬性管理,损害了教师的尊严,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有些学校领导还美其名曰“加强教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将教育等同于企业生产,误认为强化教师监控就可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作为一名老教师,从多年的亲身经历和教师管理中体会到,这种做法不符合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直接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一、营造一个适宜教师…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的学业水平考试业已进行两年,短暂的两年留给我们些许思考。历史学科作为传统的反向学科,历来不被学生重视,且辽宁省的学业水平考试暂时未与高考完全挂钩,测试能够及格就成了学生的最高追求。学生不重视,家长不关心,学校又要及格率。那么历史学科的教师,如何在“四面楚歌”中让学生顺利通“关”?学校、老师就要在复习方式、教学对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维州市黎明街小学“教育生态园”建设的构想就是想让学校按照教育固有的规律发展,让学生和教师按照固有规律发展和成长。一、建设教师工作生态,关注教师生命力量建设教师工作生态就是让教师在幸福、顺心的生态下教书育人。幸福、顺心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下,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一种心灵的自由和满足,一种积极向上,努力进取,追求成功的境界。二、追求学校管理生态,建设好教师队伍学校提“出严密的制度管理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相统一”的管理策略。靠硬性指标来推动教师工作的做法无法达到最佳工作效果,必须靠调动教师内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研究运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少数教师在教育改革推动和教育行政部门倡导下,开始教育教学方面的积极探索,如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等。后来由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引导、舆论宣传,学校和教师的“科研活动”成为评价学校发展和教师评职评优聘用的硬性指标,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加入“科研”行列。到21世纪初,轰轰烈烈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运动在全国范围展开,甚至出现无校不科研”,人人有课题的局面。被教育实践领域俗称为科研”的中小学教育研究活动,应该是面向教育实践,为解决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