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广告业的蓬勃发展,广告文化的社会影响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然而,每每提到广告文化听到的批判声音往往强过赞扬,辩护声音也微乎其微。本文从广告伦理角度出发,客观阐述了广告批判学派的观点,与此同时,运用“购者自慎理论”、功利主义理论、契约权利理论和道德义务理论为广告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哲学辩护。  相似文献   

2.
董西飞 《东南传播》2014,(9):130-132
广告对于儿童来说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意义,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智尚未发展健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引导,当各式各样的儿童广告充斥电视屏幕,其宣扬的价值观念、消费理念,社会人格等,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就目前儿童广告中伦理失范现象进行分析阐述,追溯其失范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对社会产生着直观的、巨大的影响,它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认知心理、接受心理等精神文化品质.而涉及儿童广告,更是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直接关联,因此,儿童广告更要注意自己的文化品位,避免对儿童形成误导,以至于对社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4.
创意是将广告活动所涉及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使之产生新意(原创性原则),同时要使创意符合实现目标的要求,就要使广告主(说话人)期望和消费者(听话人)的欲望相一致(关联性原则),充分利用广告的震撼性引起广告受众对广告的注意(震撼性原则)。本文根据心理学的基础原理并结合实例,阐述如何运用上述创意理论实现广告创意。  相似文献   

5.
广告的巨大影响使许多事物都带上了重在宣传的“广告心态” ,走出神学院和象牙塔进行普世化的普世伦理也未能免俗。内在逻辑上的填补缺失 ,方法手段上的化繁复为简约 ,社会功能上的灵魂麻醉 ,最终目的上的推销自己的主张 ,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普世对象 ,所有这一切都使普世伦理和广告如出一辙 ,而这种将普世伦理等同于广告宣传的做法极易降低人们的思想水平 ,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6.
《大观周刊》2006,(15):F0003-F0003
初见杨杰时是难以把人与名对接上的,一个穿着便装.背着双肩书包的瘦小男孩.活脱一个大二学生,只有脑后至腰的长长辫子可以把他与在校学生区隔开来,因为这一条蓄了七八年的大辫子应该不是一个学生能随便可以留得下来的但是在坐下来与杨杰细细交谈了几分钟后.你马上就会确定面前这个小男生就是广告“江湖”上流传的小才子.因为在谈到广告时.他的热情会马上感染到你.他的专业更是马上就折服了你。  相似文献   

7.
李晓 《新闻世界》2014,(7):217-218
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为我们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为各种消极文化和思想的滋生及其扩散提供了温床。当前,广告伦理在新媒体的语境下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广告伦理的失范现象,使传统的广告伦理架构受到挑战,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阎亚婷 《新闻前哨》2007,(12):86-87
近年来,中国广告业迅速发展。广告传播活动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和公众的生活。少数广告商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在广告制作中不时出现一些违背社会伦理规范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对广告传播伦理的研究,探寻广告传播伦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和广告传播伦理建设的路子,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品牌国际化市场的日趋激烈的竞争,找到一种合适的语言去诠释品牌至关重要,对于广告创意语言的运用是一个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广告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动态媒体这一类别往往是树立品牌的捷径,这一部分的创意语言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与选择。品牌广告的创意是产品的灵魂,它蕴含着企业文化与品牌的消费人群,因此好的创意语言是品牌成功树立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广告文案是指已经完成的广告作品的全部语言文字部分。在平面广告中,广告文案是指广告作品中的文字部分。在广播电视广告中,广告文案指的是人物的有声语言和字幕。广告文案是广告作品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和公众最彻底的沟通,是广告内容最大限度的表现。广告中可以没有画面、没有语言、没有声音,但是不可以没有文案。文案是作品的点睛之笔,是信息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植入式广告与拟态环境的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植入式广告在广告传播拟态环境构建当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其积极的方面值得我们去利用和挖掘,但对其在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也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时代的广告创意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络正以飞快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它的使用预示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并且逐步改变广告的发布方式。由于受众可供选择的媒体剧增,任何可以承载传播信息的工具都可以作为广告媒体应用,因而从前美国的广告主在三大电视网播一星期广告,就能接触全美90%的人口,而进入90年代以来,同样的广告投入,所接触的人口则下降60%或者更少,而且比率继续下滑。平面印刷媒体也存在类似的情况。那种投下一笔广告费就能一炮而红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13.
美国战时广告理事会的成立被视为现代公益广告的发端,本文从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阐述了该机构诞生的背景,指出维护广告行业自身的利益是它创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和研究广告文化传播中出现的伦理缺失的消极表现,并对广告文化传播进行新的科学的价值伦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姜智彬  戚君秋 《新闻大学》2020,(2):1-16,119
人工智能技术颠覆了传统广告运作中的创作逻辑。研究者以动觉智能图式理论为研究框架,以中国广告市场上的智能创作项目为个案研究对象,分析了文字、图像、视频三类广告的智能创作系统,提炼出广告智能创作的学习、生成与反馈模型,以及贯穿其中的机器创作逻辑。未来广告智能创作有三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一是创作内容从传统基础性表达转向人机协同的智能创作;二是创作策略从短期产品创作型转向长期品牌创作型;三是广告公司跨越智能化鸿沟向垂直化或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公益广告十五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公益广告,是指经媒介发布的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广告。它旨在通过传播公益观念,促使人们公益行为的形成,甚至进而促使某些公益事业的发展。非商业性、公益性和非人际直接传播性是公益广告的三个主要特性,正是这三个特性使它有别于商业广告、其他意识形态广告和具有公益性质的口头宣传。所谓公益广告十五年是指公益广告事业史而非公益广告史十五年,换句话说,以《广而告之》问世为开端的中国公益广告事业史的基本事实是本文评述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试析“大广告”时代的我国广告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代广告业发展已经30年,广告专业教育亦已25载。本文试从我们已经进入大广告时代这一时代背景出发,摒弃对我国广告教育就事论事改革创新之讨论,从较为宏观的层面认识把握我国广告教育的地位、观念、责任等问题,以期对我国广告教育的层次结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术研究、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ew measure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avoidance, the Passive/Active Zap (PAZ), as an occurrence of a set-top box switching channels during a commercial break after at least 5 min of inactivity prior to the break. Twenty-seven percent of eligible commercial breaks are interrupted by a PAZ. A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is applied to a unique dataset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advertising content and commercial break characteristics on PAZ behavi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vertising avoidance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movie ads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dvertising for websites, auto insurance and women’s clothing. Ad avoidance also tends to rise with repeated exposures to the same ad creative, advertising aired on general-interest television networks, later hours of the evening, and rainfall.  相似文献   

19.
程明  张蒙 《编辑之友》2022,(1):80-85
从传统广告到数字广告,其信息的认知逻辑随着媒介技术的浸入而不断发生改变.文章从传统广告信息认知的局限角度进行分析,对比建构数字广告下的内容认知逻辑,并深入剖析数字广告的影响能力.研究发现,对于大众媒介下"被控制"的受众而言,企业和媒体在传统广告信息的加工和传播上处于霸权地位.随着数字广告的兴起,不仅将传统的广告信息进行了内容再造,而且令认知的主体与客体在关系连接上发生了改变.此外,数字广告还利用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消解掉传统广告的控制权力,进而通过数字内容的影响能力完成广告的进化.  相似文献   

20.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wo recurrent conceptual issues of measuring media exposure in survey research—content specificity of survey items and whether exemplars should be provided to aid recall. In two population-based surveys, we evaluated three candidate measures of cancer patients’ self-reported exposure to cancer-related direct-to-consumer advertising (CR-DTCA); these measures varied in content specificity and provision of ad exemplars. All three measures performed equally well in terms of internal consistency, convergent, nomological,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Increased content specificity or ad exemplars did not improve performance of the exposure measures. Participants were able to extrapolate from ad exemplars to report their exposure to broad categories of CR-DTCA. The briefest of the three measures posed the lowest level of survey costs and was deployed successfully for mailed and internet-based survey administration. We discussed future directions for application of these findings in DTCA research for other illness and for media exposure research more gener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