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厌学心理”是差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由于厌学,进而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差,表现差。厌学的原因及类型大致有这几种情形:逼迫、不堪重负性厌学;迷恋课外兴趣性厌学;失败、绝望退步性厌学;疲倦性厌学;环境性厌学。教师对这些厌学现象一定不能小视,如果不及时矫正.发展下去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2.
"厌学心理"是差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由于厌学,进而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差,表现差.厌学的原因及类型大致有这几种情形:逼迫、不堪重负性厌学;迷恋课外兴趣性厌学;失败、绝望退步性厌学;疲倦性厌学;环境性厌学.教师对这些厌学现象一定不能小视,如果不及时矫正,发展下去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3.
所谓差生,本文主要是指行为偏差且学习也差的学生.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会碰到这类学生.在全国推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大环境影响下,促使我们更加重视这类学生.在平时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师为达到教育目的,对这类学生花的时间量大,精力多,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对症下药.本文就造成这类学生的原因作一分析、探讨,以便在教育上有的放矢,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造成行为偏差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大致可归类为:  相似文献   

4.
(一)很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沿用“差生”、“优生“、“中等生”的概念来划分学生群体的学业成就和操行品行的等级,把学业成绩处于两级的称为“优生”和“差生”,如果连带操守  相似文献   

5.
所谓差生,即道德不良者,或学业不良者,或两者兼而有之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类为数不少的“差生。造成学生道德不良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从客观方面说,主要有家庭的不良教育、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腐朽思  相似文献   

6.
我们所说的差生,是指那些功课不好、表现较差的学生。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一部分,就是在重点学校,或在按成绩编出的好班、快班,也相对存在着这样一些差生。分析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征,做他们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差生的心理特征不想学习,亦即厌学,是中学差生普遍共有的心理现象。就其程度而言,大致可分为惰性心理、自卑心理,戒备心理和逆反心理。先说惰性心理,差生因基础不好,功课较差,加上家庭、社会的消极影响,极易滋生成绩好坏无所谓,“大学生赚小钱、小学生赚大钱”的想法,认…  相似文献   

7.
殷曙光 《课外阅读》2011,(4):109-110
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当前“差生”厌学的三大心理特征:惰性心理、消极心理和你放心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心理疏导、教学管理、寻找闪光点及学校与家长配合等四个方面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所谓“差生”,是一个客观存在,只要选拔性的教育体制存在。那么“差生”就会普遍存在于各级各类学校,就会存在于教育的各个阶段。根据多年的教学观察,我发现“差生”基本上有这么几类:一是不爱学习的:二是不会学习的:三是不遵守纪律的。不论哪类学生,最终结果无一例外地都是学习成绩差。我们也因此把这些学生定为“差生”。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兼任班主任,对"差生"的转化工作,我的具体做法和深刻体会是:应在"订、导、帮、树、捕、变、补、换、爱、联"等十字上狠下功夫,才能将"差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轨道,健康地成长。订:每学期开学初制订管理差生的条例,将转变差生的工作纳入自己教育教学的目标管理项目。做到开学有措施,周周月月有检查落实,期中期末有经验教训总结。导:经常指导差生看有利于学习的课外书籍、电视节目,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例如:歌咏比赛、朗诵会、讲故事等,让他们通过这些活动形式受到感染熏陶、开阔视野、增长知…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目标教学是以实现绝大分数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最佳发展为目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机制。在实施目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与学双方面诸多因素的干扰,往往出现一些偏差和不足,从而导致比例失当的优差生的出现,处理不好,会积累至严重的两极分化。因此,在课堂强学中想步设法转化差生,避免两极分化就成为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育学家布卢姆曾指出;”学生间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只占5%,能力低的也占5%,介于两者之间的约占90%。“那么,在实际教学中优、差生的比例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禁想道:“差生”真的很差吗?到底怎样才算“差生”?我采访了我们班的几位“差生”。问:A同学,你对学习有兴趣吗?A答:没有。问:为什么?A答:因为父母让我参加了许多兴趣班,堆积如山的作业让我根本没有时间出去玩。问:B同学,你害怕考试吗?B答:害怕,因为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所以考试对我来说简直是“世界末日”的来临。问:你父母对你的学习成绩有何看法?B答:他们看到我考试成绩不好,就对我大声指责,有时甚至来一顿“竹笋炒肉丝”。我真怀疑他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问:C同学,你在乎老师对你的看法吗?C答:当然在乎,…  相似文献   

12.
“师生之间的误解是教育效益低下甚至造成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对学生采取冷漠、嫌弃甚至粗暴的行为 ,这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解形式。真正的‘理解’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熊川武教授的箴言。  最近半年来 ,熊教授把“理解教育”的模式应用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附中 ,在广西建立了第一个理解型素质教育实验基地。所谓“理解教育” ,就是依据反思性教学理论和主体间性原理 ,在素质教育这面旗帜下 ,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非认知因素发展 ,关注全体学生进步 ,关注素质教育具体化的新教育模式。  理解教育的观念系统主要是三句话 :一是理解学生 ,教在心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兴趣、需要、态度和个性 ,善解学生的意愿 ,解读学生的心灵 ,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 ,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二是理解教师 ,勤学奋进。要求学生形成如下观念 :老师教我不容易 ,莫将教诲付东流 ;真诚交往 ,与人为善 ;心中苦闷及时吐 ,常叫愉悦驻心田 ;熟读精思诚可贵 ,标新立异价更高 ;理解少烦恼 ,误解生祸殃。三是理解自我 ,塑造人生。要求师生都应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自己” ,不断规划和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附中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熊川武  相似文献   

13.
所谓“需要心理饱和症”,是指学生在物质条件富裕、充足、生活在过于幸福安逸的环境中,对周围环境及美好事物缺乏兴趣、失去热情和好奇心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4.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就初中来讲,差生的数量相对增多。造成差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初中物理的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抓好优等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抓好差生的转化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转化一个差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15.
8月16日《检察日报》报道:“你的孩子成绩这么差,去医院查查智商有没有问题吧。”记者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童智测室遇到了焦虑的刘女士。她10岁的儿子思阳(化名)正在诊室里接受智商检测。暑假期间来检测智商的孩子格外多,一般都要提前1个月预约。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做到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互动、活泼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对待差生应有更多的关爱。要热心帮助他们矫正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一、从情感沟通入手。消除学生惧怕数学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7.
人的心理在正常情况下都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而且具有调控功能。在遇到不幸时会焦虑和忧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境会逐渐恢复;在可怕的情况下会恐惧,但时过境迁就会消失;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产生了某种负性情绪,而刺激撤除后很长时间内仍不能使心理平衡,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有了心理障碍或是不良心理。学生的不良心理能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中学生中的早恋、偷窃、出走、暴力等事件的星增长趋势已经向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学生的不良心理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由于异常心理得不到矫正和平衡所致,这样,矫正学生异常心理。预防不良心理的产生就摆在了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教师)的面前。本文就怎样矫正中学生异常心理、预防不良心理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些是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与各位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8.
人的心理在正常情况下都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而且具有调控功能,在遇到不幸时会焦虑和忧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境会逐渐恢复;在可怕的情况下会恐惧,但时过境迁就会消失;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产生了某种负性情绪,而刺激撤除后很长时间内仍不能使心理平衡,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有了心理障碍或是不良心理。学生的不良心理能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中学生中的早恋、偷窃、出走、暴力等事件的呈增长趋势已经向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学生的不良心理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由于异常心理得不到矫正和…  相似文献   

19.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自卑心理,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病态。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同时存在的自尊心和自卑感是经常支配其行为的一对矛盾,自卑又虚荣,自己轻视自己却又害怕被别人瞧不起。深度自卑者,常自我感觉事事不如人,怕在众人面前出头露面,课上耽心老师提问,作业或考试时犹豫畏缩、不敢下笔,题目做完后总要和别人对对答案才放心,几乎完全失去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产生前途渺茫的失望感,有的还可能发展到弃学、轻生的地步。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多数是因为学生羞于落伍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挫折心理”及其矫正湖南师范大学陈成文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挫折是人的心理发展由不成熟过渡到成熟的必经阶段。由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自我调适能力不同,反映出来的强度大小不同,因此,大学生遇到挫折后,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总体上大致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