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歌 《编辑之友》2018,(5):78-80
质量是出版的生命线.在数字化浪潮中,网络出版物质量参差不齐.文章分析了网络出版物在质量管理上的三大难点,并结合数字出版实践经验,针对"融合创新"中构建数字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提炼出五点可操作、易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高度信息化,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出版物在公众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它的信息功能、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社会在接受它的过程中必然有自己的理解,切合于一个社会的大到政治和经济需要,小到街头巷尾、风物民情,出版物的某一种或几种功能必定更容易为社会认同,产生共鸣,并借此去开发、生产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创新型出版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进入21世纪,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出版产业虽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总体实力还不够强,与出版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出版水平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们的出版物中真正反映当代中国创新成果、科学发现、技术进步、管理经验等方面有影响的重要出版物和品牌出版物在数量上还不够多,质量上还不够高.出版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内容产业,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产品己成为出版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迫切需要大批拔尖的创新型出版人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2003年《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出台后,民营总发企业与新华书店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出版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版业如何创新发行模式,就这一话题,日前,记者采访了科发书业董事长张辉.  相似文献   

5.
出版物是出版活动的直接产物。出版物从其滥觞———我国的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古埃及写在纸莎草纸上的符咒和祷告,到今天不断出现、不断变化着的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新型出版物,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从某种意义来说,出版物的演变史就是人类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出版物主要有以下功能:1.保存文化遗产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极为宝贵的共同财富。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漫长岁月中长期积累的结果,同时,它还处在不断集聚的过程中。由此可见,文化遗产不是静态的凝固体,而是古今中外人们前赴后继不断创造、不断发明、不断发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化遗产未必一定要以出版物的形式保存下来,但不可否认,人类的一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可以借助出版物的形式记录下来、保存下去。历史上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多依赖出版物的记载流传至今,而没有被遗忘或散失。保存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借鉴,更在于创新。“今天”是“过去”的发展,“明天”是“今天”的延伸。出版物是紧密联系昨天、今天与明天的重要纽带。2.传递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指人类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正是凭借着图书、报纸、期刊、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各种出版物,各种人类信息才可以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出版正在向数字化趋势发展.文章从文化创新呈现的内涵入手,了解艺术出版物的分类与特征,分析基于文化创新背景下提升艺术出版物原创力的重要性,进一步阐释提升艺术出版物原创力的措施,为出版机构与相关人士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众筹就是让一群人为一个特殊的项目捐助小额资金的过程,整个运作过程经常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不管你是为一个新闻故事、出版物或广播节目筹集资金,还是为成立一个新的组织筹集资金,众筹为启动一个新的新闻项目提供了另类的资金筹集方式.全球有数百个众筹网站,这些网站发展很快,它们通过各种项目计划筹集了几十亿美元的资金,众筹项目从高科技创业到新产品创新,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8.
名著重译编辑活动展现了出版物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营销策略上的变革,彰显现代编辑对文化创新精神的坚守,以市场为导向、读者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及对版权保护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出版品牌出版物的过程中,除了要开发新的原创作品,还应该关注既有产品的延伸开发和内容创新.社会大众对优秀文化产品的需求,读者对优秀出版物的期待以及出版社自身发展和建设的需要,都要求我们不断开发新的产品.经验表明,对已有品牌出版物的延伸开发和内容创新是一条"捷径",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物力;如果运作得当,还可以凤凰涅槃,焕发品牌出版物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已成大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全球普及,出版业从介质的更新、流程的再造,到内容的管理、阅读方式的改变,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出版业的每一个环节中.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延伸和扩展,这不仅丰富了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改变了传统出版物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11.
ISBN结构特点和资源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号分配使用在书业竞争日盛的当今倍受重视和关注.ISBN是国际通用的图书或独立的出版物(不含期刊等连续出版物)代码,即图书类出版物的身份证.一种出版物一旦取得ISBN编号,该编码将自始至终伴随着该出版物从编辑制作到出版发行的整个过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ISBN清晰准确地辨认出版物的基本属性,明确该出版物所属的国家、地区、语种和第一出版者.一个ISBN只能有一个或一份相应的出版物与之对应.在出版商眼中书号是一种出版资源,是出书许可的象征,是图书商品合法化的外衣.在趋利心理支配下,不合规范地使用书号是当今出版行业一个引人关注的突出问题.买卖书号、一号多书、假冒书号和伪造书号给图书出版流通管理带来了诸多弊端.这除了不法书商有意而为之外,业内人士不理解书号的结构特点和资源分配原则,也是成因之一.因此对书号功能结构和资源特点进行分析,是科学正确地使用书号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鉴别假书伪书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如今,当您随手拿起一册期刊杂志等连续出版物,常常会看到封皮上印有ISSN标识码。大家都知道,ISSN(原名ISDS,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网络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的一个国际性合作组织。1985年,ISSN中国国家中心在国家图书馆建立。截止到2004年底,该中心已向我国的连续出版物分配了1.26万多个国际连续出版物标识码。  相似文献   

13.
文化出版是一个国家、一个历史时代最重要的中介载体,历史与当下的一切都反映在出版物当中.每个国家、每个时代由于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等各种原因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质,具体表现为出版的文化制度、职业伦理和道德素质等诸多外在特征,从一个历史时代刚性的出版法规到出版物的装帧、封面设计等产品形态,再到出版群体的精神追求,都是时代出版特质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与发展,数字出版物--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学术性数字出版物的发展大有完全取代印刷出版物之势.面对如此迅速发展的数字出版业,出版机构为了保证数字出版物在销售上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一方面必须提供像图书的ISBN、期刊的ISSN、录音录像资料的ISRC等让人们很容易检索的标识码,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出版物被轻而易举地非法复制、盗版.这就成为数字出版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刘敏 《出版科学》2002,(3):53-53
社会的高度信息化,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出版物在公众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它的信息功能、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社会在接受它的过程中必然有自己的理解,切合于一个社会的大到政治和经济需要,小到街头巷尾、风物民情,出版物的某一种或几种功能必定更容易为社会认同,产生共鸣,并借此去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16.
纸质出版物和数字产品其实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来说,即并存、互补、融合、创新.所谓并存,是新旧并存,即数字产品的出现并不会取代纸质出版物.所谓互补,就是功能互补,优势互补.所谓融合,是边缘融合.所谓创新,是思想、形态、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本文对并存、互补、融合、创新——数字出版时代传统出版社的生存之路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进入"大数据"时代,体量巨大、类型繁多、处理速度快、商业价值丰富的"大数据"信息,使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理性、科学的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美术编辑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目标,要有新的思路,在既独立于出版物、又配合着出版物的前提下,从非线性思维方式、技术更新意识及用户体验意识这三个方面寻求创新与改变。  相似文献   

18.
由纸媒出版物发展到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一个全新的出版形态让人目不暇接.报纸作为直接影响公众的传播载体,最早实现了网络化,采编工作只需在电脑上操作就可完成,并通过网络传输给照排、校对工序实现报纸快捷迅速出版.  相似文献   

19.
浙江人民出版社的主题出版物《人民公开课》自出版以来,半年时间发行量多达5万册,当当网、京东等网站的日销量达数百册,牢牢占据时政类图书畅销榜.文章从内容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三方面阐述了《人民公开课》畅销的原因,进而总结优秀主题出版物畅销的路径,以供行业借鉴.  相似文献   

20.
学术集刊是与期刊互补的一种学术出版方式,虽然在编辑思想和出版体例上与期刊一脉相承,却具有不同于期刊的传播功能和存在价值,是未来期刊出版管理体制创新的潜在路径.对于学术集刊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不能简单地沿用期刊的既有模式,而应当将其视为一种独立的出版物,赋予其独特的连续出版物标识,有意识地从制度上、物质上扶持学术集刊的健康发展,以推动期刊出版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