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对课程设置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要解决科技发展的无限性和课程设置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人的学习心理.基于这一原则,通过对现代课程理论演变过程的回顾,分析探讨不同课程理论的心理学基础,提出当前课程设置中应注意解决的心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是社区教育管理工作者、社区教育教师、社区学习者从社区发展及社区人的教育学习需求出发,以社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居民生活中的障碍为核心,展开的有效适应社区发展及社区人自身需求的社区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社区教育课程开发除了依据课程论的基本原理外,还要以现代社区论、社会分层论和成人学习论作为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改革已全面推行,作为培养教师人才的师范院校课程论也必须应时代呼唤而进行调整,使之发挥真正的实效。本文从总体构想着手。呼吁高师课程论在课程设置方面做一些重大调整,增加课程论的教学时数,加强教学实习的力度,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职课程设置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设置是课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观念和方法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原则提出了改革的意见及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职教课程改革,必须实现职教课程结构的矛柔性化,柔性化的课程结构,必须实现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体现专业设置的灵活性,课程结构柔性化更充分体现了职教课程是一个“多元互动”的动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林润之 《高教论坛》2002,(5):98-100,112
语文教学论是高师中文系学生必修的教育学科课程之一。它在培养学生 成为合格的语文教师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相当部分高师院校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仍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难以达到培养合格的语文教师这一目标,必须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课程是实现教学目的的要素。课程的设置"以人为本",人的学习心理是课程设置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论从史出,通过对课程理论发展历史的分析,揭示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心理学问题,从而得出用学习心理学原理指导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是师生进行建构和解构的文本,教师、学生、课程和教材面向新事件而动,课程应当消解学科边界。课程改革可以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智慧,设置灵活的课程目标,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生成,师生关系走向平等对话,充分发展综合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论职业教育不是培训,都要求学生在学习后能胜任某一项职业(工种、崩位)的工作,具备该职业范围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等素质。有关部门据此制定各类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并通过设置课程予以落实。课程设置后.往往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其目的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又为了提高教学效益。让学生学得更高一些.更好一些。当课程设置和培养要求出现不一致时。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当社会经济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教育要以人为本,高校课程设置更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当前高校课程设置逆人本取向的弊端,其根本原因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不明,高校课程设置价值取向不明。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课程设置人本取向的主要制约因素,指出现代高校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是人的全面发展,得出了高校课程设置必须注意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融合,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比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制衡,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同等。  相似文献   

11.
Increasing numbers of students are entering courses i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out the qualifications which have conventionally been required. A review of educational practices on access and foundation courses designed to facilitate the learning of such students has revealed a consistency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es being adopted. Courses must be flexible and offer a variety of learning pathways to accommodate student diversity. The students require: clear goals and structure; feedback on their progress; opportunities for active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help in developing learning skills. The syllabus must not be overloaded and the assessment system must be appropriate. The approaches developed within foundation courses would benefit many other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y encourage deep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of the skills which employers frequently demand from graduates.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与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同时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特点。这两方面使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无法截然分开,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价值观的使命,而价值现的形成必须要有多学科知识的共同支撑,因此语文跨学科学习是由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语文课程目标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必须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方面采取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网络学习适应性。显性课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课堂与课外的有效衔接。隐性课程中,需要在听、说、读、写、译方面创设全方位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设定明确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民族院校,普遍存在选修课开设不合理、学生对选修课“选而不修、修而不学”、选修课人数过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选修课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等现象。必须努力为学生开设门类多样的选修课,创造便利的选课空间;对选修课的课程进行严格筛选:限制选修人数,规范考核制度;加强选修管理,充分发挥校园网作用等,使选修课尽快适应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满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15.
16.
职业院校学生对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重视程度有天壤之别,如何缩短这个距离,文章从实践的角度,以纪实的手法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商科专业学生的调查显示,目前学生对专业课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不高,专业课学风、教学内容、网络教学以及具体课程的设置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要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强化教师教风建设,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学中网络利用的效率,加强教学与评价环节的过程控制,调整并优化专业课的设置。  相似文献   

18.
学校课程涵盖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经历:为了更好地践行“引领学生更好发展”的学校办学理念,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以培养学生“学习素养”为价值取向,探索有学校特色、立足学生发展的“学养”课程架构和实施策略,加强“学养”课程的开发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与课程实施突破点聚焦在“学养”课程之中,旨在推动学校课程内涵、功能、结构、管理、教学、评价等实践研究,努力使课程成为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要载体,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义务教育的日渐普及,人们上学的机会得到保障,但"教育质量"问题却逐渐凸显出来,追求有质量的教育的呼声高涨。从微观角度分析,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应从课堂质量入手,转化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角色,领悟教与学的新关系,倡导"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模式,从而促进课堂质量的提升,为打造高质量的教育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设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网络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监控学习、保证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设计以学习目标为依据,以关注学习过程、多元评价、评价手段网络化和人文化相结合等为原则,使评价融于课程,实现以“评”促学。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评价设计的一些要点及策略,重点描述了学习目标,非量化评价指标,学习档案以及评价方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