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哲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目前,研究者们在理论上正积极借助中国哲学的智慧传统与当代前沿成果,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哲学学术体系,并为儿童哲学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儒家、道家和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被积极运用到中小学的哲学课堂中。西方哲学的传统智慧及当代成果也不断被引入儿童哲学的思想领域中,从而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话题。在实践层面,无论是作为独立课程还是融合课程,儿童哲学在近期都有诸多突破性的进展,如本土的哲学启蒙绘本得以创生,专用哲学教室正式建立,儿童哲学的专职教师岗位开始在大江南北设立,儿童哲学的区域联盟陆续成立,教研共同体已经形成,并出版了许多由本土教师或校园长撰写的儿童哲学实践用书。未来儿童哲学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呈现多元化、丰富化和深度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儿童哲学启蒙教育是自由教育过程,就是要把美的意识贯穿于这个过程本身,绘本则为这种教育过程提供一种有效媒介。论文以实践教育哲学为视角,结合儿童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特征,从儿童哲学情境的含义及特点出发,探索了儿童哲学情境创立的条件,并分析了绘本在儿童哲学情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绘本哲学启蒙教育包含绘本讲读、绘本绘画、绘本戏剧表演三个方面内容,而三个部分都和哲学情境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的死亡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从儿童哲学本位出发探寻了死亡哲学在儿童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建构,并在揭示当前我国学前儿童死亡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诸如传统文化、大众传媒、托幼机构等多方面因素对学前儿童死亡教育的影响,进而从哲学角度提出了改进和提高学前儿童死亡教育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儿童哲学即儿童学做的哲学。中国有深厚的儿童哲学传统,远有禅宗,近有毛泽东提倡全民哲学。在中学,小学开设哲学课,有钱学森建议在小学开设哲学课,于光远倡导聪明学,智慧学。但是,尽管如此,目前中小学哲学已基本上被取消,中学哲学也正在被取消,根本原因并不是儿童不能学做哲学,而是哲学的教条化。  相似文献   

5.
童年是进化史的产物,是"幼态持续"的结果,是一种自然意志、自然设计、自然趋向、自然目的的体现。儿童本质上是赤子、"天人""自然人"。童心主义乃古代中国哲学的内核,是古代中国人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思想。尼采与海德格尔对赫拉克利特"主宰是儿童"的支援和阐释,揭示了儿童的存在论统治地位。儿童本位不只是现代教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建设现代社会、文化、伦理、政治的根本法则。儿童、儿童世界与儿童研究均是复杂的隐喻系统。童年哲学或成"未来哲学"体系的核心,并将有助于促成中国哲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31):9-10
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儿童哲学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地剖析和解读,不能将人们一直以来误读的内容传递给下一代;不能尽数照搬,要有所拣择,将更适合滋润儿童心灵世界和培养儿童哲学情操的内容摘选出来,将枯燥的说教和训练内容、违背科学常理的内容和宗教性内容果断剔除。同时又要对深奥的哲学内容进行儿童语言转换,使其易于被儿童理解。  相似文献   

7.
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体现了儿童哲学中儿童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主张要尊重儿童、欣赏儿童,将儿童看作独立的个体,尊重儿童的话语权,并且要创设一切有利的条件培养儿童的哲学思维能力。儿童哲学教育的开展,可以通过开发儿童哲学校本教材、提升教师哲学素养、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情境等途径,达到培养智慧探究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启蒙教育历来都是教育界和社会所关注的重点,良好的启蒙教育不仅有利于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且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以传统启蒙读物《弟子规》为例,研究传统文化对儿童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儿童哲学”及其变体内涵的认知偏差持续发酵,甚而有蔓延、扩大之势,有必要得到理性的辨明。“儿童的哲学”与“童年哲学”实为幼童的思想探究,偏于疑问、好奇、追问,而非系统的逻辑演绎与理性判定;儿童哲学教育及其变体并非简单地并进、互通、相融。作为舶来品,“儿童哲学”本是先进观念、新生事物,我们理当批判性地解读、消化、吸收、创造,谨慎地传承先贤的研究成果,勇于探索,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哲学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0.
儿童哲学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断定儿童哲学教育之可能性的判据起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而儿童具有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爱智慧”的天性;其二,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发生之后,就已经开始了无休止的哲学探索;其三,如果说“儿童可以学哲学”是一个假设,那么它就是一个越来越被证实而非证伪的假设.  相似文献   

11.
儿童的天性是爱智慧或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然而,受传统人伦关系影响下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儿童的这种天性慢慢减弱甚至消失。为保持儿童这种爱智慧的天性,应尊重儿童学习哲学的权利、地位和能力,尽可能地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儿童千奇百怪的提问,这是儿童爱智慧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2.
哲学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历史,因而也是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在不同历史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一方面反映和集中了各自国家和民族发展之精神生活的特点和精华,另一方面又蕴含着对人类共同发展之历史命运的思考和智慧。现代化在世界历史过程中的展开和延伸,突显了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使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显得更为重要。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而不是僵化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继承创新而不是复制粘贴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智慧;借鉴参考而不是套用移植西方的理性精神,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中综合创新哲学思想,在哲学思想的综合创新中开展文明的对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要求,也是中国当代哲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30年来,儿童哲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我国取得了一定进展,回顾与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借鉴其学术经验与智慧,反思其研究与探索轨迹,并进行评价与创新,对于儿童哲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阐释儿童哲学的文献概貌、儿童哲学的翻译介绍、儿童哲学的概念阐释、儿童哲学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儿童哲学的实际运用与中国化及儿童哲学的研究综论。  相似文献   

14.
越过儿童与教化之间的纠缠,儿童现象世界作为一种本真的存在,对哲学上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儿童是成人的根,童心是儿童存有的根,童心自然是成人的根,童心乃人类文化与自然历史之根.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童心""赤子之心"是"善端"之发源地;在西方哲学中,善是理性自然进程中之"普遍原理".因此,童心是善之奠基.只有首先护持先验之"童心",个体与城邦之"善"才有可能.以"童心为善奠基"反思儿童研究的地位,儿童研究理应成为未来关于人的研究之中心学科.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不需要教育,教育学的理论逻辑首先在于认识到儿童精神的本性,复归儿童生活的本真,发现作为善之奠基的童心哲学.  相似文献   

15.
一、儿童的哲学大多数人都会在无意识之中把“哲学”看作是成人的专利,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真理”。直到1969年,美国的李普曼教授出版了《哈里斯脱特迈尔的发现》一书(HarryStottlemeier'sDiscovery,中文版题为《聪聪的发现》),旗帜鲜明地提出“儿童哲学”的思想,人们才开始再次思考哲学,挑战传统上对哲学的认识,使哲学得以“委屈下嫁”。其实在李普曼教授倡导之前,已经有过对儿童哲学的真知灼见:皮亚杰主张儿童具有“含蓄的哲学”,雅斯贝尔斯认为“我们常能从孩子的言谈中,听到触及哲学奥秘的话来”,[1]马修斯对《哲…  相似文献   

16.
佛教是一种人文思想,佛教哲学的重心是人生论,同时也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宇宙论思想。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佛教的中国化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极富智慧的中国佛教哲学,并与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艺术相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台山佛光寺作为唐代木构建筑中的典型范例,集中体现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其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佛教哲学思想。文章通过对五台山佛光寺建筑艺术中的彩塑、壁画和塔文化中所展现的佛教文化的描述,阐述了佛教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透视了佛教文化对唐代建筑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儿童哲学与伦理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儿童哲学的主要内容在于“思想的思考”,鼓励儿童验证自己的观点,帮助儿童发现和使用推理的规则,使儿童成为富思考、明事理、具有判断力的个体。儿童哲学与伦理教育的结合,可以帮助教师运用哲学批判与反省的精神来审视伦理道德的价值,从而为传统哲学与哲学教育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李约瑟的"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观点曾在我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从《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最后文本看,李约瑟并没有明确讲"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话,但从内容上看,他确实有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思想.他的这一思想的形成缘于他对欧洲哲学、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不应从"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的论断中推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了中国哲学智慧"的结论.用中国哲学智慧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19.
儿童哲学教育是一个新兴的而又亟待发展的学术视域。李普曼在杜威之后针对美国当时的教育问题提出儿童哲学教育,目的是让儿童能够"做"哲学,从而提升其思想能力,通过儿童的哲学对话和参与探究群体重构哲学教育,进而为教育的重建找到坚实的基础。其儿童哲学教育思考是针对哲学和教育根本问题的奠基性反思。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教学哲学思想源于教学实践的反思,源于教学知识的继承与发展,源于教学实践对教学思想特别是教学智慧的呼唤。滋生于时代文化土壤和当代中国教学哲学丰厚思想的生成论教学哲学,在继承传统哲学智慧,借鉴国内外优秀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在教学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审美观、历史观等领域,形成外部联系愈益密切,内在关联走向统一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即以教学存在的对成交往观、人文化成观、关系进化论、超越艺术观、文化历史观等为核心架构的中国本土教学哲学理论——生成论教学哲学。这样的教学哲学探索,应该承担起以澄清教学价值、涵养教学智慧、引领教学变革等为核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